-
王绍光:“标准的市场经济”不会在中国出现
三、关于释放经济活力,需要考虑两个问题
现在,还有一些人认为坚持改革开放,自由市场会释放市场力量,经济就会繁荣,过去资源配置扭曲的一些问题就迎刃而解。该怎么看这个观点?在我看来,坚持改革开放没有问题,但是我们同时要考虑另外两个问题:
第一,仅仅靠改革开放够不够?
一个国家只要进行改革开放,市场就会释放活力,经济就会繁荣,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我在新书《中国崛起的世界意义》的第一章和第二章中也反驳了这个说法。
19世纪末、20世纪初,埃及、土耳其、伊朗等很多国家都进行了市场改革,过去40年进行市场改革的国家更多,它们绝大部分都是对外开放的,但绝大多数此类改革都失败了,至少不是很成功。
这表明:仅仅靠改革开放是不够的,还需要其他一些必要条件。这些必要条件中,很重要一条是国家能力。什么是国家能力?就是国家将自己的意志变成行动、化为现实的能力。
第二,朝哪个方向进行改革开放?
实际上,没有一个国家会将“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作为改革方向。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就更不会这么做。中国不应该也不会把自发调节的市场经济的理念付诸实践,因为那种理念本身是虚妄的,是没有任何历史和理论的基础的。如果中国把它付诸实施,那么一定会导致混乱。
二战结束后,欧美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教训,加入了大量的非资本主义成分,比如企业国有化,增加税收以提高社会福利。所以它们在1945~1970年左右,经历了一个黄金期,经济增长比较快,社会比较稳定,大多数人的生活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二战以后的资本主义的黄金期,实际上扭转了过去“自我调节的市场”的逻辑,中国不应该重走错路。
40年前,撒切尔夫人、里根总统说要建立自由放任的市场。他们是这么说的,但是我们不能只听他们怎么说的,还要看他们怎么做的。在撒切尔夫人任内和里根总统任内,英国和美国的税收占GDP的比重,以及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都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政府支出是政府在经济中间活跃程度的一个指标。即使他们宣称要建立自由放任的市场,他们的政府活动方式还是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他们哪怕想促进那种变化也没有办法促进,因为会引发大乱。
另外,对于“促进自由市场就会释放市场活力,经济就会繁荣”这一种假设、愿望,我们可能首先要问:释放的是谁的活力?谁享受繁荣?会有什么代价?谁来支付这些代价?在这些问题上,我们不能把社会理解成一个整体。社会分成阶级和个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享受繁荣,所有人都会付出同样的代价。
改革开放40年,在政府政策主导下,深圳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四、再分配,说到底是人性的展现
十几年前,我曾经表示,中国没有出现大规模的贫民窟和保护农民宅基地有很大关系。到了十四五期间,有不少专家建议允许宅基地进入市场流通转化为财富,也有一些专家坚持宅基地不能进入市场流通。我们应该怎么看这个问题?
宅基地是一个蓄水池。很多进城务工的人是没有房子的,但是他们在家乡有责任田,有宅基地。在这些宅基地上,基本上也都盖了不错的房子。差一点的地方盖的是砖瓦平房,起码不是一二十年前的土坯房了,好一点的地方是二至五层高的楼房。
在经济形势不太好,城市的就业环境不太好的情况下,这些进城务工的人可以回到乡下来生活。虽然在乡下赚的钱不那么多,但是生活比较便宜,活下来的问题不大,他们在城里面学到的知识技巧,在比较简单的乡村会成为谋生的手段,而不至于在城市沦为贫民或流浪者。
今天,巴西、印度等很多国家仍有大片大片、几十上百万的人聚集在一起的贫民窟。在那些地方,基本上没有太多的政府作用得到发挥。中国也完全有可能出现那样的情况,但是好在我们做得还可以。我们在农村的基础教育虽然可以做得更好,但是总体上还是不错的。
印度最繁华的城市孟买拥有印度最大的贫民窟“达拉维” 视频截图
我们经常讲我们的劳动力很便宜,但其实,劳动力便宜的国家多了去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劳动力不仅便宜而且素质比较高,哪怕进城务工的很多农民工也基本上受过初中甚至高中教育。如果有这些教育的话,从生产技能等方面来看,他们都能够比较快速地融入城市生活,学习新的技能。
有些专家还希望任何土地都可以进入市场,这是仅仅算经济账。很多非常了解农民,一辈子研究农民、农村、农业问题的专家学者,持强烈的反对态度,或者严重的保留态度。我倾向于后一种看法,认为在宅基地和土地进入市场的问题上一定要慎之又慎。
如果看历史,会发现不管是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时期,对要素市场的规管都会比一般的商品市场要多很多。因为这些要素涉及的东西实在太重要,跟我们每个人密切相关。土地、劳动力和货币这几种东西是不能市场化的,否则会出现一系列非常严重的后果。
比如,如果把劳动力完全商品化的话,就等于不把人当人。因为在完全市场交易条件下,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身体,只要愿意甚至可以把自己当奴隶卖出去,以获得一笔钱来养家糊口。这在任何国家都是不被允许的。不仅如此,劳动中还有很多东西是非商品化的。
当然,不要市场化并不是完全排斥交易,而是不能不受限制地交易。现在,全世界各个国家关于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的规管,一定比一般商品交易的规管多得多。在市场经济中,有些人没有得到公平、充分发展的机会,这时候政府要发挥再分配和各种社会政策的作用。
再分配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去商品化,把劳动力等不该商品化的东西去商品化。按波兰尼的说法,一个彻底商业化的社会是反人性的社会;再分配说到底是人性的展现,是恢复人性,具有哲学意义,不仅仅是钱的易手。
标签 市场经济- 原标题:王绍光:“标准的市场经济”不会在中国出现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白紫文 
-
福建省教育厅:将严肃追责
2021-06-09 07:46 高考 -
广东新增7例本土病例,另有1例无症状转确诊
2021-06-09 07:2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教育部通报“湖北考生作弊”:双手高举藏手机的薄衣避开安检
2021-06-09 06:50 高考 -
习近平青海行丨高原上的新生活——走进沙柳河镇果洛藏贡麻村
2021-06-08 22:58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日本奥组委主席称将利用GPS管理海外来日媒体人士行动
2021-06-08 22:55 东京奥运会 -
复旦数学科学学院:我院党委书记遇害,嫌疑人已被刑拘
2021-06-08 22:53 依法治国 -
“说《理想照耀中国》不如《觉醒年代》,这不是一个跑道好吗?”
2021-06-08 22:50 中国电视剧 -
《世卫新冠溯源研究:中国部分》全文公布
2021-06-08 22:3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张文宏:抗击新冠是持久战,打疫苗去,否则真要吃亏
2021-06-08 22:0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习近平在海北州刚察县考察调研
2021-06-08 21:59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习近平在海北州刚察县考察调研
2021-06-08 21:55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白玉兰奖项还是少了,尤其是给他们的”
2021-06-08 21:52 上海电影电视节 -
广州:电影院等密闭娱乐场所暂停营业
2021-06-08 21:4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沪滇对口协作联席会议今天举行!李强龚正与阮成发王予波一行共商拓展两地合作新内涵新空间
2021-06-08 21:43 上海观察 -
王毅会见柬埔寨外相,合照姿势不一般
2021-06-08 21:37 中国外交 -
国务院:每个村(社区)至少设立一名儿童主任
2021-06-08 21:20 -
王毅:支持缅甸各方尽早恢复国家稳定,重启民主转型进程
2021-06-08 21:16 中国外交 -
血与火:新中国是这样炼成的|第8集《星火燎原》
2021-06-08 21:14 -
“《山海情》这一幕,无限的好”
2021-06-08 21:13 上海电影电视节 -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杀得兴起”,欧洲想“刀下抢人” 评论 3“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140“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94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38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51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杀得兴起”,欧洲想“刀下抢人”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江苏、湖北等多地公告:发射火箭弹
-
特朗普政府:移民自愿遣返,奖1000美元
-
“非洲民间兴起人民币支付网络,减少美元依赖”
-
就中俄关系,普京最新表态
-
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
“经济好的归我,坏的全怪拜登”
-
罗马尼亚大选重选:85后“极右翼”领先,反对援乌
-
文旅局局长回应“游客住家里”
-
大米、铁锅、足球……中国使馆为南苏丹2.2万流离失所者提供援助
-
针对贸易保护主义,中日韩东盟一致发声
-
护士论文现男性确诊子宫肌瘤?通报来了
-
野外烧烤遇卡式炉爆炸!7人受伤画面上热搜,回应来了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