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席:中西建筑艺术,是否有必要分高低?
关键字: 中国木结构建筑西方建筑中西文化对比一席演讲问:建筑师怎么看待建筑的美?他们对建筑有没有一个评判标准?
答:非常棒的问题,越想越有意思了。建筑的这个范围里面,或者各个艺术门类,当然是有学院派和普通大众的区别。因为学院派的教育是作用于你了,你会去学艺术史、建筑史,然后慢慢地接受他所说的那些伟大的经典。
进科班来学习的人,他的眼睛受过了另一种训练,会变得和普通人有一点不同。我们不能说所谓的受过建筑训练的建筑师对于建筑的审美一定高于大众,只能说明由于你受了科班的教育,你真的和他不同了。而且有的时候教育变成一种教条的时候,还会把你教坏。
帕提农神庙正面入口,上部三角形山花已残损©《世界城市史》
建筑师有没有一种共同的观点觉得什么是好的建筑呢?很难找到的。但是比较多会接受的一种是所谓的结构理性主义,就是说你用这个结构做的建筑,比如说混凝土或者大理石的,你就堂堂正正表现自己,不要在外面再加一些虚假的东西。你很诚实地袒露了自己的材料结构所形成的那种空间能打动人的话,我们认为是比较高的建筑的美。
问:古希腊这些柱式是很早以前就定性下来以这三种为主,还是有百花齐放的时期,最后沉淀下来这三种?
答:当然是后者了。原来百花齐放,各种各样的都有过,然后慢慢地找出几个最受尊崇的,在学院派里教。可能有的时候学院派僵死也是因为这个吧,你用它当然棒,因为人家已经筛选过了,非常好用;可是那种勃勃的生机可能就没了,甚至就是这个柱式本身所蕴含的生机你可能都没有体会到。
大家去希腊或者罗马,能够看到各种多立克、各种爱奥尼、各种科林斯。而且实际上被学院派使用的时候,也不能完全就这么往上套,而是根据具体的需要,还会做调整。
当然,我觉得造型艺术的训练有一点还是很重要的,就是看出各种不同的东西哪个真的更美,或者说哪个真的表达了和其他不同的那种味道是你喜欢的,不管它符不符合教科书里说的,可能把握住这个东西就是把握住了它的个性。
所以实际上你的目标是创造美,如果你因为学习规范而把自己捆住了,最后盖出来还不美了,说明你根本没学到,没有学到它的精神。
问:那段时间建筑的传承方式,是口口相传,还是当时有一种文献?
答:很好的问题。西方大概和我们不太一样的就是他们有比较多写书的人。
泛泛来说,中西方普通工匠都是师徒口传心授,可能有点小抄本偷偷藏着,也不是那种公开发表的。
西方能够找到的建筑文献比我们早,他们古罗马时期就有我们前面说的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这本书里柱式什么的都有。而且《建筑十书》讲建筑师要学的方方面面知识,上到天文,下到地理,很好的一个理论文献。
这本书没有到能够探索出万神庙的阶段,因为那个阶段还没那么厉害,还要过很长时间万神庙才来。但是也是非常了不得的了,相当于我们东汉时候的古建筑的书。我们现在能找到的最早的《营造法式》是北宋时期的,差着一千年,这也是比较遗憾的。
万神庙穹顶
记载万神庙建筑技艺的书没有留下来,但是中世纪有,文艺复兴就非常多了。文艺复兴等于是一次从匠人到人文知识分子的自觉,这些匠人会被喜欢他的保护人带去学知识,这和中国匠人就不同了。他们被带去读拉丁文,学诗歌、修辞,真变成一个人文主义者了,他自己就能把毕生所学的这些东西写成书。最后一般是献给那个保护人,然后一代代地传下来。这就实现了从目不识丁只是技术好的匠人,到既是建筑师又是理论家的转变。
这个环节里面中国确实也只有李诫的《营造法式》。再晚一点,我们有计成写园林的书,有清朝样式雷,留下很多图档。计成和李诫应该算是知识分子阶层的,样式雷不太能到那个阶层去。
可是不管怎么样,和文艺复兴那些更有自觉性的被称为人文知识分子的匠人是没法比的。
- 原标题:木结构可不可以产生像石结构的这种崇高感呢? | 问答 一席·万象 建筑史话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李泠
- 最后更新: 2018-07-16 08:39:41
-
流失百年的云冈第7窟头像终于“回家了”
2018-07-15 22:23 -
教育部办公厅发文治理幼儿园“小学化”:禁授小学课程内容
2018-07-15 09:49 中西教育 -
“中国培养一流科学家不太成功?”
2018-07-15 08:19 中西教育 -
日媒:清华大学论文“产出效率”超越东京大学
2018-07-14 16:25 中西教育 -
埃及古城发现“史上最大石棺”,中国网友激动了
2018-07-13 16:19 考古 -
-
广电总局:偶像养成类节目要严格评估后方可播出
2018-07-10 19:12 网络监督 -
康熙和雍正批过的蜜汁奏折 看完笑出猪叫
2018-07-09 14:46 趣读 -
北大教授:今天的年轻人比我成熟,会接受什么是不可改变的
2018-07-09 10:57 -
产业结构调整,让中国足球的版图也变了
2018-07-09 07:21 2018世界杯 -
修理工视频直播教“满语” 方言和民族语直播成趋势
2018-07-08 08:38 -
美国害怕了?日本吓傻了?人民网狠批浮夸自大文风
2018-07-02 15:55 -
注射器呲墨算书法吗?当事人回应了
2018-07-01 09:09 以艺术之名 -
《国家地理》封面女孩的照片是“有问题的”
2018-06-29 10:59 以艺术之名 -
李嘉诚宣布辞去汕大名誉主席,二儿子李泽楷接任
2018-06-29 10:51 中西教育 -
本周六,有人要现场谈谈影视圈乱象
2018-06-26 11:00 观天下讲坛 -
秦始皇可能见过这只“帝国君子长臂猿”!
2018-06-25 10:20 考古 -
“金爵奖”全名单出炉!你看过几部?
2018-06-24 21:15 上海电影电视节 -
上海市教委关于语文教材“外婆”改“姥姥”一事处理意见
2018-06-23 18:50 上海观察 -
美高校:按高考分录取后,中国学生成绩变高了
2018-06-23 12:52 中西教育
相关推荐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64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19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49“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50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