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嬛嬛:乡党,咥泡馍走!
关键字: 连战习近平会见连战连战访问习近平设家宴家宴陕西美食习连套餐羊肉泡馍肉夹馍biangbiang面两岸关系看到习总用“陕西套餐”招待来大陆访问的连战夫妇时,身为陕西妹子的我还是禁不住有些洋洋得意起来。据说,习总为连战夫妇准备的家宴主要有泡馍、肉夹馍以及BiangBiang面(此字以繁复出名,一般人写不出来)。看到这个菜单我当时就震惊了,样样儿都是能把人吃个肚圆的瓷实饭啊,以小女子的饭量,一碗面就已经要扶墙走了。
不过,这个菜单倒是很符合家宴的风格,因为对于陕西人来说,这几样确实是再寻常不过的家常便饭了,绝大多数陕西人从小就是这么吃大的。作为地道陕西关中人,我倒很有兴趣在这个菜单上唠叨几句。
一碗泡馍暖三冬
说起泡馍,其实还是挺心酸的。小时候家里不富裕,泡馍对于我来说可算是奢侈品,以至于都到高中住校了,老爸每次来探视时都把带我去吃泡馍作为改善生活的标志,也让如今流落异乡的我,每次想起泡馍时都一阵温暖。现在每次回家,落地的第一顿饭和走时的最后一顿饭都是泡馍,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安慰漂泊游子心。想来习连二人也是半世漂泊,不知道看到一碗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泡馍时,是不是也心生暖意感慨万千?
说是泡馍,看各大新闻网站的配图,用的却都是煮馍的照片,在外人眼里煮馍泡馍是一回事儿,陕西人自己却分得门儿清。所谓煮馍,是把烧饼(关于烧饼也有讲究,且看下文赘述)切成指甲盖大小,配以大葱、粉丝,加上特制的牛羊肉汤,文火慢煮,直至半干不稠,出锅后再撒上香菜,配以糖蒜、辣子酱,在三九寒冬里吃来暖到心窝。而泡馍端上来时只有一碗羊肉汤,配以烧饼,自己掰开了泡着吃,汤汁清澈,香味浓郁,就着糖蒜,吃起来不干不糯,十分解馋。
羊肉泡馍(左)和羊肉煮馍(右)
虽然是家常饭,吃起来也有讲究。一是吃的时间,一般泡馍在冬天最受欢迎,因为羊肉有暖胃功效,一碗下肚既饱了肚子也暖了身子;一天之内早上吃口味最好,因为一早刚开张锅里的汤最为清澈纯净。二是泡馍的掰法,有些店里是自己切好,无需客人动手,有些要自己来把烧饼掰成指甲盖大小,小山似的堆在碗里,没有一定耐心可做不好,很多当地人都将这作为一种乐趣,还互相攀比技艺,像我这样的女汉子,经常就囫囵着吃了。三是配菜,吃泡馍多配油泼辣子,吃煮馍则多为辣子酱,但不管怎样,糖蒜是一定少不了的。大多数店里都有素拼菜,就着热乎儿冒气的泡馍别有一番脆爽。
是肉夹(于)馍
这是流传很久的段子了,说有人问明明是馍夹肉,为啥要说肉夹馍呢?经考证,此句为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省略现象,补全了为“肉夹(于)馍”。哎,三秦古地,我能说什么呢?!
其实我一直没弄明白像肉夹馍这样的食物到底什么时间吃合适,早餐吧?太肥腻。中餐吧?吃不饱。晚餐吧?要减肥。总不见得当零食吧?后来我暗暗观察了隔壁王二,发现这厮一天三顿顿顿都有肉夹馍!从此再不纠结于此问题,也足以见它的受欢迎度。
肉夹馍贵在腊汁肉和白吉饼二者的相得益彰
肉夹馍的肉一般为腊汁肉,由三十多种调料精心配制而成,肉质软糯糜而不烂,看着腻,吃到嘴里却入口即化绵软温厚。在我看来,最讲究的不是肉,而是夹肉的饼。现在很多地方卖肉夹馍都是用电烤炉烤饼,吃起来软塌塌没劲儿,远不及用烧炭炉子烤出的烧饼外脆里软,这才能和腊汁肉相得益彰,互不辜负。
前些日子有新闻传言中国大叔在美国摆地摊卖肉夹馍,日赚800美金,这个数目确实够唬人的。不过说来伤感,现在能在陕西地界儿上随便找到推着炉子卖肉夹馍的小车已经不多了,想吃只能去店里买些电炉子烤的肉夹馍解馋了。
“Biang”到底是谁造出来为难人的!
陕西人爱吃面,为此不知道和以面食著称的山西人打过多少口水仗。这次借习总的光,可算让陕西面食长了回脸。不过这个Biang字可难住了不少人,连习总也不得不亲递纸条告诉连战这个字怎么写。
关于Biang字的来历,有各种版本。民间传说为一秀才所造,年代无从考证。也有一说此字成型于秦始皇时期,传说秦始皇有一日吃厌了山珍海味,想换个口味。一太监就到街上买了碗BiangBiang面,始皇吃后龙颜大悦,觉得既然已成为“御用”食物,再也不能令平民如此轻易吃到,就御赐一个字形复杂的名,有意令平民难以写出此字。后来有人编了首歌谣来描述Biang的笔画,于是就有了那首著名的“一点戳破天”,不知道习总有木有用陕西话给连主席讲这个故事,说到最后“推个车车逛咸阳”时两人有没有会心一笑?
有位外地朋友跟我说,BiangBiang面吃起来挺费牙的
不过要用我老妈的话来说,这字不就是扯面时面条打案板的声音嘛,和小沈阳的“piapia”一样只是个象声词。家里老爸爱吃面,一天不吃就觉得浑身不自在,所以从小我家就是“BiangBiang复BiangBiang”,只是我至今未得到老妈真传,做不出一碗富含维生素B、钙、磷、铁等营养成分的人间美味,每次只能眼巴巴地看她像公孙大娘似的“一舞‘扯面’动四方”……
对于BiangBiang面,我除了纠结于它的写法外,还纠结于它的宽度。陕西面食长短粗细不一,宽度上差一点,口感就会差很多。一般的BiangBiang面应该有两个指头那么宽,比拉条宽很多,比裤带面又窄些。吃的时候一定要配上红光锃亮的油泼辣子和大蒜,还要用老海碗盛着。陕西人吃饭爱扎堆儿,还记得小时候一到饭点,各家老人小孩都端着大老碗儿站在门口边谝边吃,说不尽的家长里短邻里亲情。至于吃面的标准姿势,请参见电影《白鹿原》。
大老碗盛饭,圪蹴(ge jiu)着边吃边谝(pian,三声)是陕西人吃饭的标准照
有人说中国人的胃是最固执的,走到哪里都忘不了家乡的味道,习仲勋生前就经常念叨陕北的小米和关中的面食。这次习连会面以家乡饭招待家乡人,多少泪汪汪都在这一桌饭菜中了。当两位老人味蕾中的乡愁被唤醒时,不知道是不是也唤醒了两岸“乡音未改鬓毛衰”的伤心往事?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87“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81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35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51“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11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
“普京接受了邀请”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