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骄:民国时期,上海工人究竟过得怎样?
关键字: 民国范儿黄金时代民国工资民国生活民国工人上海工人民国民调民国价格住房也比较惨,平均一家(平均五口人)面积在14平米左右,这个14平米是包含草棚的,大约6成住二、三层楼房的一个房间,3成住平房,剩下的住草棚。平均一家5口人,面积是有点小,配套也不能和今天比。
当年设施好点的房子,亭子间要10元一个月(所谓亭子间文学的文人就住这样的房子),一大间要20-30元,整套要30-60元,想租好房子更是100多元(徐志摩和陆小曼房租是150元以上),工人只租得起小间,或者去设施差点的房子。工厂宿舍要便宜的多,草棚就更便宜了。
当年的燃料、杂费也是大头,总体来说,一家月收入能达到40元基本刚刚收支平衡,没有什么余钱,上学看病都算是不小的负担,需要省吃俭用。
1934年,工人向码头运送装满银块的箱子
文化人工资都不低
在没什么文化的平民中,工人工资在社会上还算可以。同期的店员、苦工、车夫之类的不如工人稳定。保姆这类没门槛的职业工资更低,管吃管住给几个大洋零花就够了。
公务员、老师、编辑工资当年是挺高的,在文盲率高的时代,这些就是人才了。根据《民国暂行文官官等官俸表》,蒋介石这个级别的能拿到800元大洋的月薪,折合人民币48000元。市长级别的也有300-400大洋,相当于18000元到24000元。一等科员这种中低等公务员有140-180元,收入也不低,最低等的办事员收入在60元左右,也比绝大部分工人高,可见在民国公务员也是不错的饭碗。
当年的高级知识分子很值钱,一个大学教授动辄300元-500元的工资,折合人民币18000-30000元,中学校长也有140元的收入,相当于中低等的公务员。
当年的稿费和版税标准都不错,稿费千字2元-3元,著名作者到过7元。鲁迅30年代在上海靠稿费和版税年收入达到过1万元,折合人民币60万,堪比蒋介石的名义收入,日子其实是挺滋润的。
民国所谓文化名人多,实际是有经济基础的。这些人大多在大学任教,有一笔几百元的固定薪水,一周上不了几节课,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写作。当年的稿费和版税都是比较高的,所以还能有一笔不菲的副业收入。
而体力劳动,特别是保姆、厨师的工资低,一般大知识分子家庭都雇得起保姆、厨师、男仆,家务负担基本没有,有更充裕的时间来看书、写作、翻译。
厨师、店员的工资低,顺带的结果是下馆子吃饭很便宜。民国时代菜金与原材料的比例,相比今天要低得多,所以我们看文化名人的回忆录,经常有大吃大喝的记录。
1932年外滩的人力车夫
民国时期生活水平真相
通过上面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民国时期平民生活水平的真相。
抗日战争前30年代的上海,基本就是民国时期平民生活水平的巅峰。从收入水平看,当年的工人远不如现在,即使是在富士康之类的血汗工厂工作,也比当年的大多数工人要幸福;
而特殊行业高技术工人占工人总数的比例很少,他们的生活相对还不错;
自雇劳动者、商业、服务业、店员之类从业者当年还不如工人,保姆之类的收入更是无法和今天相比;
当年的知识分子生活相对比较好,特别是高级公务员和教授。普通知识分子和低级公务员收入也远高于工人和自雇劳动者,这与今天的差异很大。今天一个普通文员薪水不如一线工人,一个普通公务员收入远不如华为的平均收入。这部分人相对当年的生活水平是下降了。
不过考虑到当年极高的文盲率,按照人口比例计算,当年的大学教授比现在院士还少,当年的大学生比今天的博士生还少,这种收入差距也算正常。
所以,民国平民生活的真相是:在最差的时候,它确实是地狱;在最好的时候,它也只是极少部分人的天堂。一个平民在民国最好的年代,也就是勉强温饱的水平。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轩甫
-
机器人国足能拿世界杯?这里也是中国科创的试验田 评论 57“特朗普都没见到,你就往中国跑?”,澳总理黑脸… 评论 70佩通坦被停职,泰国副总理出任看守总理 评论 251加拿大“怂”了,欧盟也要让步? 评论 97最新闻 Hot
-
又闹翻了!特朗普喊话马斯克:补贴你拿的最多,DOGE应该查查
-
“特朗普都没见到,你就往中国跑?”,澳总理黑脸…
-
“在中国果断反制时,欧洲在为美国买单”
-
佩通坦被停职,泰国副总理出任看守总理
-
中国披露新型“石墨炸弹”?“可致目标区全面断电”
-
加拿大“怂”了,欧盟也要让步?
-
特朗普开炮:如果没有补贴,马斯克可能早就回南非老家了
-
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回应带头下馆子:我们都不消费,民生就没有钱了
-
急急急!特朗普拉了一张表,再怼美联储
-
俄方宣称完全占领卢甘斯克州
-
贬值超10%,美元今年开局表现创52年来最差
-
水均益晒新身份证,辟谣移民
-
伊朗警告乌克兰:这么做,将产生严重后果
-
立菲防长沆瀣一气:我们都有个“敌对邻居”
-
“稀土禁令让全球面临抉择:买中国的,不然没得用”
-
小布什、奥巴马罕见联手谴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