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克强阐述中国拉美政策 扩大基建是应对经济下行良方
关键字: 李克强首访拉美李克强会见智利总中国总理李克强对拉美四国的首次访问进入尾声。李克强总理25日在联合国拉美经委会发表演讲,阐述中国的拉美政策,称拉美是全球政经版图中不断崛起的新高地。经委会执行秘书巴尔塞纳和智利总统巴切莱特出席。联合国拉美经委会是联合国五个地区性委员会之一,旨在促进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发展。
李克强演讲时说,我此次拉美之行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推动与拉美国家的产能合作。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各国处在产业链不同位置,有互补优势,通过产能合作,实现全球产业链完整合作,将有力推动世界经济复苏进程。
李克强指出,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曲折艰难,各国需要发挥互补优势,大力发展实体经济。通过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带动装备制造业、基础原材料产业及相关服务业发展,是拉动经济增长,应对下行压力的良方。
分析人士认为,李克强此访在产能和基础设施、贸易、金融领域的一连串大单,将推动中拉经贸合作走进新纪元。
当地时间5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应邀在圣地亚哥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发表重要演讲。
李克强阐述中国拉美政策
当地时间5月25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应邀在圣地亚哥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发表重要演讲。李克强总理夫人程虹、智利总统巴切莱特、拉加经委会执行秘书巴尔塞纳等出席。
李克强表示,拉美地区是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基石,是全球繁荣与增长的新兴力量,是人类包容相处、和谐共生的杰出代表,已成为全球格局中一个不断崛起的“新高地”。
李克强说,习近平主席去年访问拉美,提出构建“五位一体”的中拉关系新格局。中拉关系正迈入全面合作的历史新时期。我此次访问拉美四国期间,分别同巴西、哥伦比亚、秘鲁和智利领导人就深化互利合作达成广泛共识,更加坚定了我们对中拉友好合作关系的信心。
李克强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曲折艰难,各国需要发挥互补优势,大力发展实体经济。通过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带动装备制造业、基础原材料产业及相关服务业发展,是拉动经济增长,应对下行压力的良方。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或是说产业与投资合作,即一国在建设中根据需求引进别国有竞争力的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建材生产线、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能有效降低建设成本,扩大就业,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当前中拉产能合作恰逢其时,中国有性价比高的装备制造能力和集成技术,拉美有基础设施扩建和产业升级的需求。双方建立国际产能合作基金等平台,可把资金集中投向实体经济。合作中还可同美欧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相结合,带动拉美国家低成本、高起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升级,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产能合作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深化南北合作的新途径,不仅是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投资的结合,工业化与再工业化的结合,也是金融与实体经济的结合,必将有力助推世界经济复苏进程。
李克强指出,中国是世界主要经济体,面对较大的下行压力。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继续呈现稳定发展势头,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未来中国将多措并举,促进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中方还将实施新一轮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这会为各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李克强强调,中方愿同拉美各国巩固传统友好和政治互信;共同探索3×3合作新模式,推动经贸合作提质升级;不断深化人文交流;共同开创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新征程。
巴尔塞纳表示,李克强总理此访与拉美四国领导人就深化双边及拉中合作达成重要共识,取得丰硕成果。中方提出的3×3产能合作新模式切合拉美需求,有助于双方对接发展战略,实现务实合作转型升级。拉美国家愿分享中国发展机遇,与中方携手拓展基础设施、工业等领域产能合作,推动拉美地区经济和出口结构多元化,加强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现地区整体发展繁荣。拉加经委会愿继续深度参与拉中合作,为双方关系不断发展前进贡献力量。
现场来自联合国拉加经委会成员和各国驻智外交使节等近300人对李克强的演讲报以热烈掌声。离开会场前,李克强夫妇与巴切莱特和巴尔塞纳亲切话别。
当地时间5月25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圣地亚哥会见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执行秘书巴尔塞纳(右一)。智利总统巴切莱特参加会见。
中拉经贸合作将走进新纪元
产能和基础设施领域合作是李克强此行贯穿始终的主线,成果也最为突出。
所谓产能合作,实质上是产业和投资的合作,即一国引进别国有竞争力的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建材生产线、技术和管理经验。
从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两洋铁路”启动可行性基础研究,到明确同智利开展“两洋隧道”项目合作,再到世界第三大水电项目——巴西美丽山水电站特高压输电项目,一系列“明星工程”获重大进展,成为中拉产能合作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为中国装备的“超级推销员”,李克强还首次提出了中拉产能合作“3×3”模式,即契合拉美国家需求,共同建设物流、电力、信息三大通道,实现企业、社会、政府三者良性互动,拓展基金、信贷、保险三条融资渠道。
中拉产能合作之所以一拍即合,缘于“恰逢其时”。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中国需要推动产能和装备“出海”,帮企业开辟国际市场,消化国内过剩产能。而对拉美国家而言,欲稳定经济增长急需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减少对大宗商品出口的依赖。
“当前经济形势下,中国向拉美出口廉价工业品,进口初级产品的模式已经不可持续,需要找到新模式”,在中国社科院拉美研究所研究员徐世澄看来,产能合作正是中国与拉美新合作模式的体现,也是打造中拉合作升级版的要义。
他指出,借助中国输出的优质产能,拉美可生产并出口更多高附加值的优质产品,提高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中国也可借此实现外贸的“优进优出”。以产能合作为抓手,中拉贸易和投资结构都将得到改善。有鉴于此,“‘3×3’不仅是产能合作模式,实质上也是整个中拉经贸合作的新模式,是中拉合作转型升级的方法”。
中国拉丁美洲学会副会长江时学对中新社记者表示,双方加强产能合作既有利于打造更多中国制造的“金名片”,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有利于提高拉美工业化水平,扩大就业。
李克强此行还深化了与拉美国家的贸易合作。中巴签署了35项总计约27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涉及汽车、飞机等多个领域。在智利,双方同意推进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升级。中方并表示,愿同更多拉美国家签署自贸协定,推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在曾经高歌猛进的中拉贸易增长明显放缓之际,此举有助于释放中拉贸易潜力,并为产能深度合作注入新动力。
作为产能和贸易合作深入推进的保障,金融领域也是此次出访成果的一大亮点。除将设立300亿美元中拉产能合作专项基金外,中方还表示愿与拉美国家扩大货币互换和本币结算等合作,同意给予智利500亿元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RQFII)额度。
实际上,金融合作对中拉双方的重要性已经凸显。中国央行此前已分别与阿根廷和巴西央行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考虑到本币结算有利于规避汇率风险,中国对拉美的贸易和投融资合作将有望得到跃升。
值得注意的是,李克强此行还促成智利、秘鲁为中国公民赴该国旅游、经商提供签证便利。
“要搞好经贸合作,首先要打通民心”,徐世澄表示,扩大人文交流将为提升中拉经贸合作乃至交往水平铺平道路。
徐世澄指出,虽然李克强此行只访问了四个国家,但实际上很多合作内容都适用于中拉整体,“预计此次访问之后,中拉经贸合作将走向一个新模式”。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梁福龙
-
“越谈越僵!最急着签的都杠起来了” 评论 21美欧这事儿闹的,还扯上中国… 评论 57“美国失败了,不只黄仁勋这么想” 评论 60“美国给中国送大礼,共和党人这下该解释麻了” 评论 54特朗普胡诌:有学生2+2都不会,怎么进的哈佛? 评论 232最新闻 Hot
-
“越谈越僵!最急着签的都杠起来了”
-
“推倒重来要几十年!没有中国我们根本无法生产”
-
美欧这事儿闹的,还扯上中国…
-
印军称击毙一名巴基斯坦越境者,巴官员称印方“含糊其辞”
-
特朗普胡诌:有学生2+2都不会,怎么进的哈佛?
-
内蒙古一地突降大雪,多匹马被冻死
-
美议员跑加拿大求“复合”:咱有共同“敌人”,中国啊
-
“美国给中国送大礼,共和党人这下该解释麻了”
-
特朗普威胁三星:25%
-
波音被美司法部“豁免”
-
万斯炒作:美国绝对主导时代结束了,中俄想各个击破
-
特朗普AI顾问叫嚣:荷兰继续对中国限制出口
-
港科大:无条件录取哈佛转学生
-
“特朗普,再次成功让中国人对美国祛魅”
-
数十人突然被裁!“特朗普想强化总统特权”
-
“暴政!”哈佛禁令引众怒,中国学生不敢离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