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黎恐袭女嫌犯接受伊斯兰国采访:毫无困难抵达IS“领土”
关键字: 巴黎恐袭恐怖袭击巴黎恐袭女嫌犯伊斯兰国ISISIS巴黎恐怖袭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IS)的法语杂志刊登对巴黎恐袭女嫌犯哈亚特·布迈丁(Hayat Boumeddiene)的采访,称她毫无困难地安全抵达“伊斯兰国”的“领土”。
亲ISIS的推特帐号12日发布了“伊斯兰国”法语杂志Dar al Islam第二期,以两页的篇幅、用问答的形式对布迈丁进行了采访。
布迈丁是恐怖分子阿梅迪·库利巴利(Amedy Coulibaly)之妻。在《查理周刊》遭恐怖分子屠杀后,库利巴利于1月9日在巴黎一家犹太超市劫持人质与警方枪战并最终被击毙,该案造成4名人质身亡。枪击案后,法国全力搜捕布迈丁无果,据信她在袭击之前就已离开法国。
土耳其官员上个月称,布迈丁在恐袭案发生五天前就已经在土耳其,并于1月8日逃进叙利亚。
ISIS杂志并没有直接说出布迈丁的名字,而只是说她是库利巴利的妻子。据称,26岁的布迈丁毫无困难地抵达ISIS境内,她在ISIS感觉良好,但并没有提供任何照片或其它佐证。而且布迈丁也没有提及任何她与巴黎恐袭案的相关细节。
当地时间1月12日,土耳其Haberturk报纸发布迈丁1月2日抵达伊斯坦布尔萨比哈格克琴国际机场时监控录像抓取的静态图。
在文章中,布迈丁还被问及库利巴利对ISIS建国理念的看法,说他一直想到叙利亚或伊拉克作战。
法国反恐专家告诉CNN,该杂志是ISIS的官方出版物,因此这可以看作布迈丁到达ISIS的信号。
该期杂志被命名为“愿安拉诅咒法国”,封面上刊登了法国士兵守卫埃菲尔铁塔的照片,同时还刊登了几张巴黎恐袭案后果的照片。据监测“圣战者”网站的组织Memri称,该杂志的第一期于去年12月23日在ISIS的推特官方帐户上发表。
据观察者网此前报道,上周末,在一则ISIS发布的视频中,一名说法语的蒙面持枪女子也曾被怀疑是布迈丁。
26岁的布迈丁出身于北非移民家庭,童年不幸,8岁时死了母亲,与父亲的关系也不好,从小就被寄养在同样来自于阿尔及利亚的移民家庭里。自小生活在巴黎郊区的公共廉租房里的布迈丁,与当地许多郊区青年一样,内心敏感而脆弱。不过据认识她的人回忆,年轻的布迈丁勤奋好学,生活艰苦,读中学的时候就在火车站附近的报摊打工养家。18岁时布迈丁拒绝了寄养家庭安排的婚姻,而之后她遇到了古利巴里。这一对恋人原本并无特别虔诚的信仰,直到古利巴里入狱后,两人与宗教激进分子越走越近,逐渐接受“精神导师”的指挥参与行动,布迈丁在练习用弓弩射击,二人还一同去麦加朝圣。法国反恐机构认为,在丈夫准备用恐怖袭击殉教时,布迈丁已通过马德里的恐怖组织网络,从西班牙逃到了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并进入了叙利亚境内。
巴黎恐袭女逃犯疑似现身IS视频
观察者网综合中国新闻网、环球时报等消息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夏雪妮
-
操心中国,美国“黑手”又要伸向马来西亚和泰国 评论 70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团体急了:没中国不行 评论 122“美国人,真正该担心的时候到了” 评论 165“美国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挥霍,直到…” 评论 142最新闻 Hot
-
操心中国,美国“黑手”又要伸向马来西亚和泰国
-
“特朗普要想访华,先把台湾问题说清楚”
-
“对以色列感到愤怒和警惕,沙特将与伊朗保持和解”
-
特朗普又给日本背后捅刀,逼得台积电没法了…
-
“大而美”法案通过,马斯克表态
-
朱时茂自曝被骗钱,“我还是反诈大使”
-
英F-35“趴窝”印度机场20天,快被“玩坏”了…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团体急了:没中国不行
-
“美国人,真正该担心的时候到了”
-
涉及中国,韩企与美国“一拍即合”
-
欧洲学者:现在,中国能不能反过来帮帮我们?
-
印度“硬刚”:将报复美国
-
“欧洲同行都觉得,未来十年谁将主导已无悬念,不会是美国”
-
普京:全世界都想进入中国市场
-
马斯克:对!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复出口,“不是恩赐也不是让步,是我们斗争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