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方方:别了,意大利!
——欧洲亲师记(一)
关键字: 意大利泽尔腾美丽心灵纳什博弈论米兰世博会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个四星级酒店的淋浴,上面的蓬头是坏的,只有下面一个手握蓬头但非常低矮,只到腰间,非常麻烦。这还不算,乱喷的水流,噪音大得像是跑小火车,本来准备录像一段永久收藏,行前匆忙可惜忘了。太长见识了,这就是所谓“名牌”之都的四星级酒店,换算成人民币居然是将近一千五百大洋一晚。早上的早餐就几片冷面包之类(知道方便面的美味了吧),来来回回四个工作人员,不知道忙什么,一会儿搬几个碗碟进去,一会儿拿几个杯子出来,根本没多少事,却被她们弄得呯呯砰砰好像世界大战要打起来了、她们马上要上前线去救伤员似的。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太形象了。
当天,我们在当地一家中餐馆吃晚饭时,七、八张桌子,就一个清秀的温州男孩子照顾,井井有条,而且他还客客气气、不紧不慢地招呼,与酒店早餐间里四位气鼓鼓、总是抱怨的意妇,实在是太鲜明不过的对比了。
我想,这四位意国妇人拿到的收入,每位都不会比这男孩子低吧?为什么她们就那么不满,好像所有客人都对不起她们似的呢?这个国家、这些人,出了什么问题?这个酒店距离这个中餐馆至少有十五公里之遥,应该不是这个男孩害她们的吧?我们这些游客来住店,是给她们带来了生意,酒店才能维持和生存(早餐看到的中国游客就有好几家人),肯定应该不是我们害她们吧,为什么给我们脸色看?
罗马termini火车站带闸机投币入口的公共卫生间,一人一欧元(合人民币6.8元左右)
而且这个“名牌”之都,就在市中心就有人堂而皇之摆地摊卖假名牌包包,来来往往的执法人员个个熟视无睹,就当没看见,奇观啊。怎么该国就那么喜欢跑到中国来说事,指责这指责那?有些人谈人权是双重标准,我们在米兰见识的是“包”权也有双重标准,有趣之极。而就在这个卖假包包的地摊边不远,一个本地老太太在卖不知道什么夹子。你卖夹子是你的事,可这个白人老太太实在太有米兰风范了,你不招她、她要惹你,看没几个人买,此人以突然从后面袭击游客、用大夹子夹别人的头为乐,笑得high得不得了。这就叫惹是生非了,而且就在大教堂附近,最中心的地方,我们来回闲逛了好几圈亲眼所见。
意大利的罗马、佛罗伦萨、米兰中心区随处可见卖假冒LV、CHANEL的摆摊。
看看米兰大教堂,发现半天就够了,实在也无聊没什么地方逛了,本来根本没打算去看什么米兰世博会(怕人多),实在没事干了,就去看看吧。在地铁站按照旁边意大利人教的投硬币买票,才发现去世博会那一站的票2.5欧,不是市区的1.5欧元,不巧的是身上只有买两张市区的硬币,要不就是一百欧元的纸币,没办法了也没在意,先买两张1.5欧元的单程票吧,准备去地铁世博站出口窗口补差价(北京、香港、新加坡、日本、英国、德国等都这样)。游客嘛,时常有上了车可能突然想去另外一处地方看看的情形,反正没出站,出站闸口也出不去的,大不了不出站返回就是。万万没想到,米兰可不是“一般的地方”!
从地铁下来,居然在前面通道中间横着一排大约十个人,专门拿着刷卡机出站闸口前堵人。我们主动上前说明情况要补差价,反复解释我们只是游客,头天下午刚到,明天就要离开了。对方不听,只要罚款,一人36.5欧元,只问现金还是信用卡,而且来的人一个比一个凶,还要查护照了,说法律规定游客要随身携带护照。我们的护照总是锁在酒店保险箱的,没人说要带护照啊,这里小偷那么多。不听任何解释,只要钱,罚款。我们说我们实在是不知道你们米兰是这个样,我们不去了,行不行?不行,这些穿制服的声称,返回也不行,不管是游客,还是本地人,要“没有区别”地罚款(看来这些米兰本地人干逃票的事多了),这就太疯狂、太过分了,我们不看世博了还不行?回答是不行,甚至一副要扣人的架势。
我们衣着还算比较整齐的,懒懒散散一副游客的样子,一晚上两百欧元的四星级酒店的房卡也给他们看了,却是毫无用处。他们闲得无聊时间多,我们第二天还要赶路,耗不起,算了,用信用卡付了两个36.5欧元的罚款,也不想出站了(至此连出站闸口都没看到),他们才让我们从另外一个通道坐回程车。现在我们才恍然大悟,故意挡在那里,就是专门收钱的,怎么可能让你们这些游客过去?意大利现在财政情况这么糟糕,得不择手段创收啊,很可能这些人都背有任务、指标什么的,完不成可如何是好?
我自以为是在英国、德国读过几年书,了解一些欧洲,但我其实根本不了解这部分的欧洲:比西班牙语区少了质朴,比北欧少了严谨、苦干,街上流里流气的人遍地,而且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风气,连地铁公司的人员都敢来检查游客的护照(难道只要是个意大利人就可以行使警察的职权?但也没见其治安好转啊)。用36.5欧元长了如此的见识,就当给了米兰财政局一笔小费吧,警示游客同胞们。
后来到了德国,陪老师呆了八天(老人家还非要支付我们的酒店钱),又去海德堡看本科时的老班长,才听他们公司(SAP)的一个成都小伙子赵路工程师说,去年九月他们几个人开车去旅游,路过米兰,光天化日之下就在红灯路口,一个意大利人骑着摩托车过来用匕首在赵路的奥迪车轮胎上扎了两刀,后面汽车上的两个意大利人马上过来问他们修车吗,可以带他们去。在欧洲几年了,知道这些人是什么东东,赵路他们当然不会上这个当,自己打电话通知保险公司叫来拖车。更令他们想不到的是,拖车司机告诉他们,那一天已经是该司机拖的第五辆外地牌照被扎的车了!
别了,意大利,很好,我们没有购物,也不会再买任何标记是意大利的东西。
第二天一到巴黎,我就郑重地给米兰市长写了一封严肃的投诉信,电邮给网上能找到的他和他的团队、助手们的所有电邮地址,客气地请他任何回复都在期待中。一周过去,没有任何回复。第二周,又电邮一遍,包括他的米兰市政府网站上的官方电邮地址,一个对“选民”的电邮地址。没有任何回复。第三周,最后一次电邮此位“民选市长”,并且告诉他,这是最后一次电邮他了,事不过三。没有任何回复。
领教了,一个大量依靠旅游和购物的城市的“民选市长”,就是这样对待一封非常认真、严谨的投诉信的。不禁想起我们人民网的地方留言板,那可是执政党督办的,每年各地政府至少处理十万件相关地方的留言,有兴趣的网友们请去认真看看,中国的地方官员们如何处理民生问题,再来对比一下意大利似的“民主”,是如何治理和问责的。我国能有今天的发展,不是自己吹出来的,是一步步、一天天脚踏实地干出来的!这种所谓的“民主”,并不意味着有效的、现代化的城市治理,更不意味有效的监督,这样毫不负责的政府和官员,绝不是我们中国今后需要的。一堂生动的公共管理教学课,这个学费非常值得。
匆匆谨记,告诫华人游客们,如果非要去这毛贼遍地、“制服党”拦路明抢的地方,千万要注意人身安全,最多看看斗兽场之类(其实也就是照片上拍出来好看),赶快离开这早已不是文艺复兴的地方,哈里路亚!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苏堤
-
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