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谭骁天:天舟小哥送快递没人签收,为什么还要发射
关键字: 天舟天舟对接天舟快递太空生物实验空间生命科学空间站微重力生物实验载荷随着我国载人航天项目的发展,航天员空间驻留时间也不断加长,与人在太空长期驻留有关的生命科学实验所受重视的程度也在不断地提高。2016年4月,我国利用一颗改造过的尖兵返回式卫星进行了实践十号空间科学实验任务,令人激动的是,其中就大量涉及了我国长久以来没有涉足过的空间生命科学实验。
上图为实践十号返回式卫星结构,下图为实践十号搭载的生命科学相关载荷
实事求是地说,实践十号上搭载的生物实验设备并没有很令人惊艳。其中大部分的实验仍然是在近地轨道上利用失重环境进行特殊条件下的细胞和组织培养并显微观察细胞形态,绝大部分项目仍以采集随卫星返回后的生物样本为最终目的。经过查阅相关资料,实践十号任务似乎也没有采用国际上较新的自动化实验方法。
但无论如何,受益于小型化显微检测技术和天地通讯技术的发展,本次任务仍然取得了如实时观测失重状态下小鼠的胚胎发育等意义比较重大的科学成果。
实践十号上进行的一部分空间生物学实验
万事开头难,哪怕实践十号迈出的第一步并不惊天动地,但它也标志着我国的空间生物实验技术走入了进步的快车道。本次发射的天舟一号,就可以作为这种进步的一个例证。
由于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既不载人也没有货物下行能力,这就要求上面搭载的实验载荷必须具备在太空自动化运行并且长期读取实验数据的能力。据报道,本次搭载的载荷中也有利用了微流控技术进行在轨细胞培养、观察、分析的高度集成自动化的实验设备。这就意味着相比实践十号而言,本次天舟一号的所携带的生物实验载荷的含金量要上了一个大台阶。
随着我国空间站项目的不断推进,航天员也将由在轨中期驻留走向长期驻留。届时,不仅进行有人参与的更为复杂的科学实验成为了可能,航天员的身体本身也将成为研究的对象。
现如今,针对航天员的医监医保系统,只能进行如心跳、体温、血压、呼吸、血糖这些较为简单的测试。这对于较短期的驻留来讲也许将将够用,但如果有人需要在太空长期生存,谁能保证在这期间一定不得病呢,总不能把航天员的血样也寄回到地面上进行检测吧。也许到那个时候,一个针对太空人的血相快速检测系统就会应运而生。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在天宫空间站建成的那天,我国的空间实验技术也能继续现在快速进步的趋势,再上一个台阶,并拥有一个可以和国际空间站匹敌的空间实验平台。我愿意相信,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也能做出不少可以独步天下的空间生命科学实验成果。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轩甫
-
“谁都不想挂电话” ,美俄元首两小时都聊了啥? 评论 70“中国提出需求,俄方愿保障:就差技术方案了” 评论 201“比美国先进20年,但中国稀土业要居安思危” 评论 211俄美元首通话超2小时,俄乌停火谈判有戏? 评论 91“特朗普的耳朵成了关键战场” 评论 28最新闻 Hot
-
“谁都不想挂电话” ,美俄元首两小时都聊了啥?
-
雷蒙多焦虑:美国每天都要有“落后中国”的紧迫感
-
“中国提出需求,俄方愿保障:就差技术方案了”
-
讲个笑话,这就是“全球最大的民主国家”…
-
“G6要告诉美国:要对华施压,还要被你胁迫,臣妾做不到”
-
“比美国先进20年,但中国稀土业要居安思危”
-
黄仁勋:全球一半AI人才都是中国人,根本阻挡不了
-
特朗普要查哈里斯
-
英法加谴责以色列:震惊!再不收手就制裁!
-
特朗普还是忍不住,暗示拜登“隐瞒癌症病情”
-
“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张永宁,任宁德市委书记
-
孙杨退赛
-
特朗普拟对中国起重机加100%税,“美国这行80年代就黄了”
-
安徽凤阳鼓楼瓦片大面积滑落,当地通报
-
陈奕迅发文报平安
-
“特朗普的耳朵成了关键战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