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倪光南往事
关键字: 倪光南往事“为什么经历过失败、非议,还要坚持?”79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日前被媒体问道。
“没去考虑这些事情,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在一定条件下尽可能去争取。1.0往往不太好用,那没人做就不去做了吗?也得做。1.0是一个过程,没有1.0哪有2.0?”
据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ID:hstl8888)6月13日消息,作为改革开放后最早一批下海的科学家,倪光南大半生的心血都倾注在中国IT核心技术,尤其是芯片和操作系统上。全球化的市场浪潮里,他曾被定义为失败的一方,但如今再看陈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图片均来自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
1
1995年6月30日上午,联想集团六层会议室,倪光南和柳传志分坐在第一排的两边。
联想中层以上干部200多人都要参加会议,虽然他们感受到不一样的气氛,但仍静待事情的发生,不敢妄议。
联想董事会宣布解除倪光南总工程师和董事职务。柳传志在随后的发言中声泪俱下,被解除职务的倪光南则镇定自若,他说:“在任何一个岗位上都不会忘记这样一个大目标(科教兴国),而内心感到全心全意为了这样一个大目标工作,永远是最幸福的人。”
会议结束后,倪光南和柳传志各自默默地离开现场。十年间,他们从风雨同舟变成背道而驰。
当年,中关村有“三个企业家找到三个科学家,成就三个知名企业”的经典故事:柳传志找到倪光南,开发联想式汉卡,成就了联想;张玉峰找到王选,开发方正激光照排系统,成就了方正;万润南找到了王辑志,开发四通打字机,成就了四通。
在中科院计算所,与默默无闻的柳传志相比,倪光南是“明星科学家”。他参与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大型计算机,并首创在汉字输入中应用联想功能。
《柳传志心中永远的痛》中记述,柳传志1970年进计算所,老听人说倪光南聪明,记性特别好,于是假装对一个非常长的方程式不会,向倪光南请教,后者提笔就写了出来。倪光南1961年大学毕业,10年不用的方程式居然还能记得如此精确,这让柳传志钦佩不已。
在70年代“五七干校”下放劳动时,两人在一班一个宿舍,倪光南发烧39度,照样坚持打场,不肯下来。这也给柳传志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他觉得倪光南和他一样,都是可以吃大苦的人。但最后横亘在他们面前的恰恰就是各自的坚持。
1984年,计算所发起成立了新技术发展公司,柳传志被选为主管日常经营工作的副经理。这一年年末,王树和、柳传志、张祖祥三人一筹莫展。刚创办不久的公司被人骗了14万,而所里给的开办费一共才20万。冥思苦想后,三人模仿诸葛亮、周瑜、鲁肃,将各自的方案写在纸条上。三张纸条同时打开:“倪光南”“倪光南”,还是“倪光南”。
倪光南心中也有一个科技产业兴国梦。1939年出生的他对“国弱被人欺”有着切肤之痛,“从小逃难的经历,是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它让我明白,国家应该富强起来,才不会受人家的欺负。”
1983年,倪光南毅然放弃了高薪留任加拿大工作的机会回国。他说:“如果我不回来,我此后所做的一切不会对中国制造有所帮助。”
因此,当柳传志伸出橄榄枝后,倪光南没犹豫就接受了。他相信,柳传志能推广好他的科技成果。
因为有一件事让他难忘:下放劳动时,一天晚上,柳传志讲《基度山恩仇记》电影,倪光南看过这部小说,但柳传志讲得绘声绘色,他依然听得津津有味。从此,他对柳传志的文学功底和表达能力佩服不已。
倪光南接受邀请时提了三个条件:一不做官、二不接受采访、三不出席宴请,他想把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在研发上。
2
倪光南将联想式汉卡技术带入公司,它共更新了8个型号,为公司创造了上亿利润,并带动了包括微机产品在内的整体营销,最终联想也成了公司的新名字。
倪光南亲自站柜台推销汉卡,了解用户需求。他还坐在负责接热线电话的工程师旁边,随时准备回答用户的提问。
1988年,在联想汉卡站稳脚跟之后,倪光南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微机上,他带领团队在香港研发成功了“中国制造”的联想主板和扩展卡。1990年,采用自主设计主板的联想微机在国内推出。
联想式汉卡和联想微机分别于1988年和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4年,倪光南被遴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
这十年,也是倪光南和柳传志合作亲密无间的十年。截止1994年,联想的销售额达到47.6亿元。
不过当时汉卡已经江河日下,国外电脑品牌大举入侵中国市场,联想需要突破瓶颈,必须要寻找新的出路。
此时,一个不害怕失败的科学家和一个需要谨慎行事的企业家发生了分歧。他们最终的目的都是从圆底到达圆顶,但却选择相反的路径进击。
力主自主核心技术、想要抢占科技高点的倪光南要对标Intel,从设计入手做芯片。1994年,倪光南与复旦大学、长江计算机公司达成合资建立集成电路设计中心的意向,中科院和电子工业部甚至承诺由联想牵头,组织有实力的计算机企业一起参与,制定一个国家投资计划。
但在最后一刻,此前一直和倪光南步调一致的柳传志第一次说了“不”,他的理由是芯片项目投入和风险巨大,非联想的实力可支撑,倪光南是“技术至上,并不清楚整个市场是怎么回事”。柳传志的路径是先利用成本优势占领市场,再做技术开发。
科学家比拼的是长板,优劣之分只在于能否取得成功,不在乎失败的次数;企业家还要顾及短板,因为一失足就可能成千古恨。
也许二者结合才是从圆底到达圆顶的直径,但是两个都极度自信的人都不能说服对方,坚强固执又让他们更加水火不容,每次工作会议都成了两人的争吵会,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大半年。倪光南还向中科院控告柳传志作风霸道、有严重的经济问题。
1995年6月30日,中科院派出的工作组调查表示,没有材料证明柳传志同志存在个人经济问题。倪光南被解除职务,联想ASIC芯片和程控交换机等项目陆续中止。1996年的一次会上,柳传志第一次把提倡了十年的“技工贸”道路变成了“贸工技”。
媒体把“柳倪之争”称为“市场派”与“技术派”的一次决斗。在那个时代,不仅柳传志,联想其他董事和高层都站在了他这边;不仅联想,彼时绝大多数企业家都选择了同样的方式去应对国际竞争;不仅企业家,是中科院这个政府单位选择了“联想路线”。
中科院一位前领导说:“和倪光南同等水平的科学家,人数多于和柳传志同等水平的企业家。在二选一时,只能选柳传志。企业家在中国是稀缺资源。”所以,不仅倪光南,王辑志也被扫地出门,王选遭遇过“逼宫”。
脱离了时代,用后世之明去要求前人是不公平的,中国的改革就是“摸着石头过河”。但在新时代背景下,尤其是“中兴事件”之后,新人还是忍不住去想象,如果走倪光南的技术路线,今日的联想和中国半导体产业又会如何?
即使被解聘,倪光南依然向联想呼吁:“请不要解聘我的工作成果”,“希望我的这些工作成果,不要受到牵连”。
- 原标题:倪光南往事
- 责任编辑:唐艳飞
- 最后更新: 2018-06-14 13:26:25
-
2018Q1全球智能机出货报告:三星第一,但最畅销的却是… …
2018-06-14 11:07 -
工信部下架“今日头条新闻”等46款不良手机APP
2018-06-14 10:45 -
电商界“黑马”拼多多回应刘强东:我们不一样
2018-06-14 09:41 -
应用比例不到10% 家电巨头造“芯”压力有多大?
2018-06-14 08:59 -
杨子家族企业因信披违规等被深交所出具监管函
2018-06-14 08:56 明星那点事儿 -
“首富”陈天桥和盛大游戏过去的十年
2018-06-14 08:12 -
小心,中国北斗又被盯上了!
2018-06-14 07:40 -
“一旦国外禁售,我国燃料电池产业便没有材料基础支撑”
2018-06-14 07:33 科技前沿 -
总估值超1100亿元 50位文创CEO齐聚青腾大学
2018-06-14 07:16 -
易车网第一季度净利润590万美元 同比下滑76%
2018-06-13 23:00 汽车 -
CES ASIA:华为何刚宣布GPU Turbo升级时间表
2018-06-13 22:56 -
12306和优酷的用户信息也被大规模泄漏?
2018-06-13 22:53 -
亚洲消费电子展在上海开幕 自动驾驶技术集中亮相
2018-06-13 21:57 汽车 -
中兴将向银行申请300亿元+60亿美元的授信额度
2018-06-13 21:43 -
刘强东牛津大学演讲:京东从来不碰很完美的行业
2018-06-13 20:26 -
阿里登顶全球最具科技颠覆力企业:成海外科学家回流首选
2018-06-13 15:02 -
天猫回应腾讯旗舰店“消失”:可能店铺太新,有运营商的锅
2018-06-13 11:36 -
扯掉刘海屏的vivo 能甩掉低配高价的帽子吗?
2018-06-13 10:54 -
来电涉嫌不正当竞争,被街电起诉
2018-06-13 09:00 -
抖音首次公布用户数据:国内日活突破1.5亿
2018-06-13 08:56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