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分三号卫星首批微波遥感影像图公布 系雷达成像
关键字: 高分三号遥感卫星雷达成像卫星新华社北京8月25日消息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25日公布了高分三号卫星获取的首批影像图。首批影像图影像清晰,层次分明,信息丰富,微波反射特征明显,包括北京首都机场、福建厦门、天津港、洪泽湖、黄海海域等卫星影像,涵盖聚束、条带、扫描、全极化等高分三号卫星载荷典型成像模式图像,反映了不同成像模式下地貌影像特点及海洋环境监测等情况。
高分三号卫星拍摄的北京首都机场影像,地面接收于2016年8月16日
据国防科工局介绍,高分三号卫星于8月10日成功发射后,经卫星姿态稳定及状态建立,于15日首次开机成像并下传数据,目前已完成SAR载荷全部12种成像模式等测试工作。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密云、喀什、三亚卫星地面站和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牡丹江卫星地面站负责接收卫星数据,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对获取的数据完成了标准化处理,生产出初级产品。截至8月24日,高分三号卫星已获取并处理数据2.15TB,生产2级标准产品426景。
接下来,高分三号卫星还将继续开展图像辐射定标、几何定标及图像质量提升等优化,数据处理能力和任务规划能力等地面系统测试工作。据了解,高分三号卫星将于2016年12月完成地面系统测试工作后将转入应用测试与评价工作。应用测试期间,高分三号卫星主用户国家海洋局、民政部、水利部、中国气象局及其他用户部门和有关区域,将利用高分三号卫星获取的数据,开展卫星图像质量和应用评价。
高分三号卫星拍摄的天津影像,地面接收于2016年8月20日
高分三号卫星是我国首颗分辨率达到1米的C频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是高分专项“天眼工程”中唯一一颗“雷达星”,与“高分家族”的其他几颗光学遥感卫星相比,最大特点是有全天时、全天候的成像能力,无论白天或黑夜、晴空或雷雨多云,都可以随时对地成像,将为海洋环境监测与权益维护、灾害监测与评估、水利设施监测与水资源评价管理、气象研究等业务提供全新技术手段。
高分三号究竟有哪些特殊本领,它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新华社记者此前在8月10日采访相关专家,解密这颗“浮云挡不住”的高分雷达星。
“蝙蝠”星——穿透黑夜浮云
遥感卫星也叫对地观测卫星,分为光学成像卫星和雷达成像卫星2种,前者携带可见光、红外和多光谱等遥感器,最大优点是分辨率高;后者携带合成孔径雷达等遥感器,最大优点是可以全天候工作。
- 原标题:高分三号卫星首批微波遥感影像图公布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郭光昊
-
马克龙:别天真了!欧盟要暂停对美投资 评论 0“果然,中国说对了” 评论 210“特朗普会让世界团结起来,减少对美依赖” 评论 214“刚刚,我看到了未来,它不在美国” 评论 162特朗普竟对中国征收34%“对等关税” 评论 953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