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全国两会 潘建伟委员:关于“诺贝尔”,谁也无法预测
关键字: 潘建伟2016全国两会诺贝尔奖两会潘建伟委员“咱们国家能不能实行诺贝尔战略?下决心把得诺贝尔奖当成一个目标去努力,进行相关顶层思考。”5日上午的政协小组讨论上,中科院院士郭华东委员提议道。
郭华东委员和中科院院士潘建伟委员在同一小组。今年1月,潘建伟作为第一完成人的项目“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郭华东拿他举例说,中国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诺奖级别或接近诺奖水平的科学家,“就在我们组,像潘建伟教授,就是典型”。
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潘建伟(右)在小组讨论中认真聆听。
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潘建伟(右)与高鸿钧在小组讨论中交流。
虽然突然被“@”了,但潘建伟只是低头翻着摆在自己面前的资料,在讨论会上他也显得低调少言。
会议结束后,潘建伟向科技日报记者表示,关于诺贝尔奖,很多人都在传说需要“游说”。“从这个角度来说,国家可以尽可能地把本国好的科学成果向全世界推荐,做到这一点,也就够了。”至于被同组委员指出自己有捧得诺贝尔奖的可能,潘建伟一笑:“谁也不能预测谁能得什么,我觉得只要把自己的科研工作做好就行了。”
作为长期在科技一线工作的委员,46岁的全国政协委员潘建伟对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基础科研、人才培养等领域的问题有着深刻理解。除了科技领 域,潘建伟还把目光聚焦于日常生活,交通信号灯设置、垃圾分类也成为他持续关注的话题。“作为全国政协委员,除了对涉及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建言献策,还应该 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小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潘建伟说。
潘建伟在两会期间还透露,我国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通信卫星有望在今年7月发射,相应地,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也将在今年下半年全线开通。这意味着一个“天地一体化”的量子通信网络将初步形成,也意味着自上世纪80年代起,历经30多年的量子信息研究,终于走向实用。这种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在全球范围也将是首次实现。
- 责任编辑:孙武
-
离谱!涉华汇报,欧盟官员竟用这个词… 评论 33国产芯片迎来资本“及时雨” 评论 35“《士兵突击》该拍的都拍了,我没糟蹋这部剧” 评论 56北约叫完“爸爸”,欧盟想着:帮特朗普搞定下中国 评论 141“中方已批准”,欧盟仍喋喋不休… 评论 289最新闻 Hot
-
离谱!涉华汇报,欧盟官员竟用这个词…
-
国产芯片迎来资本“及时雨”
-
日本人怒了,日本政府却…
-
公开决裂?洪森4小时超长直播指控:他信父女“叛国”
-
中国记者受伤事件,俄方已按恐袭罪立案
-
“又一座!乌四大锂矿俄已夺其二”
-
“大协议”即将达成?特朗普高调预告,印方却称“没进展”
-
“编剧不能因噎废食,因害怕男女对立而拒绝女性叙事”
-
还来?以防长:必要时会再次袭击
-
党内初选失利,“科莫将以独立人士身份竞选纽约市长”
-
发布会上“大发雷霆”,美防长怒斥福克斯新闻前同事
-
“香港四大才子”之一蔡澜去世
-
中国菜谱+越南厨房:中美博弈下的越南式“突围”
-
“《士兵突击》该拍的都拍了,我没糟蹋这部剧”
-
“馆长”:这次大陆行打了民进党一巴掌,台湾有60%的民意不支持民进党
-
美驻俄大使即将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