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长和:疫情封控中,复旦学生的一个场景震撼了我
最后更新: 2022-06-30 16:38:07【导读】 6月17日下午,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举行了2022届学生毕业典礼,毕业生及其家长、学院教职员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参加典礼。
从3月13日开始,受疫情影响,复旦大学执行了严格的准封闭管理。国务学院院长苏长和在学院毕业典礼演讲中,回忆了学生们毫无怨言、自觉遵守国家和学校防疫政策的点点滴滴,还表达了对2022届国务学院全体毕业生的敬意与期许。
以下为演讲全文:
【演讲/苏长和】
各位国务学院2022届毕业生们,毕业生家长们,尊敬的老师们,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代表学院,祝贺2022届266名毕业生,大家顺利完成了在复旦的学习,今天以后,不少本科生还会继续深造,但是绝大部分研究生开始正式走上工作岗位。
我要感谢你们的父母、我们学院和外院所有老师们,他们付出了很多,培育了你们。父母含辛茹苦养育你们,教师诲人不倦培育你们,我们这个时候最应该感谢的是他们。
今年我们科学学位毕业生总共266人,其中155名本科生、75名硕士研究生、36名博士研究生毕业,另外我们还有347名公共管理专业学位毕业生,他们的毕业典礼会放在年底进行。
我们的毕业生总是心系国家、胸怀天下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今年在就业市场严峻的条件下,仍然有25名同学将去到中央部委、地方党政机关、基层、中西部、国家重点建设单位等,其中绝大部分是选调生。
这届毕业生很特殊,其中本科生是世纪之交出生的一代人,我记得在2019年新生欢迎会上,我勉励大家好好读书,因为你们是我们国家第二个百年建设的绝对主力。
苏长和院长为“院长奖”获得同学颁发证书
这届毕业生还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就是你们从2019年进入国务学院以后就遇上了新冠疫情在世界范围内爆发。同学们是在同疫情的斗争中完成学业的,其中两个学期是在非常规状态下完成学习的,有的留学生可能还没有来过中国和复旦,在家里上课,就完成了学业。
疫情成为这届学生最难忘的记忆,我想向2022届全体毕业生表达我的敬佩。
苏老师敬佩的人有很多,但是敬佩的群体、集体不多。你们2022届全体毕业生就是一个值得我敬佩的集体。为什么要对你们表达敬佩?我敬佩你们什么呢?学术?学习成绩?找了好工作?都不是!
那是什么?这得从过去三个月的故事说起。
今年3月上海突然爆发疫情,我们校园从3月13日开始执行严格的准封闭管理。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节奏——论文、答辩、就业、毕业、包括今天的毕业典礼,一下子进入非常规阶段。在最困难的时候,住在东区18号楼的学生们,三四个人在一个寝室,十几天不能出楼。我们都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能够想象三四个人十几天在十几平米房间里不出门,这得要多大的克制能力!
5月中旬我在校园值班的时候,有天下午去了东区,当时我站在18号宿舍楼下,整幢宿舍楼里静悄悄的,我知道同学们都在寝室里上课或者读书,自觉遵守国家和学校的防疫政策。大家没有任何怨言(当然,有一点小抱怨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个场景给了我极大的震撼。我看到了同学们的组织力、克制力、忍耐力。当时我心里想,这群年轻的孩子太了不起了,太伟大了!
我还想,能有这般忍耐力的个体和集体,将来还有什么样的困难能难倒你们?在全院第一次面对所有学生的线上大班会上,我对着电脑屏幕,看着一个个在寝室中学生们的头像,当时一个感受油然而生,就是世界上优秀的民族很多,但是像中华民族这样有组织力、克制力、忍耐力的不多,我那时就明白了我们这个文明能够赓续不断的原因。
复旦大学国务学院东区辅导员们(作者供图)
22届毕业生们,在三个月的时间中,用牺牲、忍耐、克己、克制、乐观,诠释了什么是更高的自由。你们是学政治学的,你们自己诠释了政治哲学中真正的人道、自由、秩序的内涵是什么。
所以,今天我不是寄语,而是表达我对你们的敬佩——敬佩你们展示出的自我组织能力,坚忍不拔的能力。我觉得,在抗疫这场大考中,大家表现出来的集体意志完全能拿A+这个成绩,这比一门课程成绩A+、发了一篇论文更为珍贵。
大约2400年前,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大约一千年前,苏轼在《晁错论》中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孟子和苏轼这两段话广为传颂。小到一个群体,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这样的精神和意志,一定是战无不胜、无坚不摧的一个群体和民族。我觉得你们在抗疫中,经历了这三个月的人生历练,个个都变得更加成熟了。
所以最后,敬佩之余,我还是有一个寄语,希望大家将这种坚忍不拔的集体精神和意志,带到工作岗位上,我相信大家将来到社会上,有这种坚忍不拔之志,一定也会产生磅礴的爆发力——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谢谢大家!再次向2022届国务学院全体毕业生们致敬,祝大家光华灿烂!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中美关系陷入50年来最低谷,我们更该纪念她
2022-06-27 09:20 中美关系 -
郑州: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小学入学年龄
2022-06-19 07:40 中西教育 -
第28届上海电视节顺延至明年举办
2022-06-10 22:58 -
湖北考生传出数学试卷请枪手作答?官方:发帖人疑患精神疾病
2022-06-07 22:00 高考 -
网友发数学题求答案被疑泄露高考题,教育部考试院:已接到举报
2022-06-07 21:12 高考 -
“《红楼梦》这题真的挺难,对考生要求比较高”
2022-06-07 16:54 高考 -
1193万人创新高!“网课一代”进考场了
2022-06-07 16:13 高考 -
英国地质学家盗窃伊拉克历史遗址文物,被判15年监禁
2022-06-07 10:06 -
陕理工回应“招聘3名教师2人是领导子女”:取消资格
2022-06-06 18:04 中西教育 -
教育部:已关注到“问题教材”,已介入调查
2022-05-26 17:21 -
李强:强化阵地意识,进一步巩固扩大社会面清零攻坚成果
2022-05-05 22:10 抗疫进行时 -
我国2895个县全部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
2022-05-05 15:27 -
《云南映象》公演19年被迫解散,杨丽萍:疫情太残酷
2022-04-30 17:07 -
市监总局关注知网涉嫌垄断:正依法开展相关工作
2022-04-26 11:39 -
治理“饭圈”乱象,豆瓣鹅组等7个问题小组被停用
2022-04-14 17:32 明星那点事儿 -
中办国办:摸清国内外中华古籍资源和保存状况
2022-04-12 09:27 -
中国不缺聪明人,但民族强大靠的是偏执的守望者
2022-04-09 08:27 -
出国参展的俄罗斯艺术品被芬兰扣押,价值近3亿元
2022-04-07 11:30 乌克兰之殇 -
国家电影局:中高风险地区电影院一律暂不开放
2022-03-18 20:30 抗疫进行时 -
演员马绍信去世,曾在《大决战》中饰演林彪
2022-03-16 07:26 中国电影
相关推荐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评论 36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评论 103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评论 170见完泽连斯基,特朗普:普京也许只是在敷衍我 评论 306最新闻 Hot
-
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
“巴基斯坦已向中方提出请求”
-
美国LNG行业明说了:我们无法遵守特朗普政府新规
-
又炒作:想赢中国,这件事至关重要
-
中日友好医院:开除肖某党籍,解除聘用关系
-
日本下一代战机要命名为“烈风”?
-
印巴再交火,印度未事先通知突然开闸放水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
“最美通缉犯”出狱直播当网红?抖音:已封禁
-
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
智方被曝阻挠中方天文台项目,“这不自相矛盾吗?”
-
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
“美国人,包括一些共和党人越来越不满意特朗普”
-
世博会又出岔子了……“飞行汽车”表演时掉零件,被长期禁飞
-
“萝莉岛”关键证人,曾说不会自杀的她“自杀”了...
-
25万人齐聚台北举行“反绿”抗议,朱立伦:全民罢免赖清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