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长和:你看到的是记者会,看不到的是话语权之争
关键字: 两会2016两会王毅王毅记者会外交话语权中国外交大国外交一位网友在3月8日王毅外长两会上关于中国外交的答记者问中,向王毅外长提了个“中国外交非常忙,究竟在忙什么?”这样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中国外交这几年确实很忙,习近平担任国家主席以来出访了20次,累计138天,李克强总理也多次出访,从国家领导人到外交一线工作人员,都很忙,既在忙难事、急事,也在忙大事、喜事。忙,说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分量更重了,任务更艰巨了。
算起来,这是王毅外长自2014年以来第三次在两会上就中国外交回答记者关心的问题了。2014年两会上王毅回答了16个问题,2015年回答了17个问题。这次加上最后一个网友的问题,总共19个问题,前面18个问题涉及到的议题很广泛,大致分布情况是: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3个(20国集团杭州峰会、“一带一路”、国际秩序)、大国关系4个(中俄、中美、中欧、中日)、中国与周边和发展中国家4个(中非、中国-东盟、中国-缅甸、中国-中东)、朝鲜半岛问题和南海问题各两个以及中国大国外交发展和中国海外利益保护3个。我觉得通过以上18个问题,基本上也回答了网友最后提出“中国外交究竟在忙什么”这个问题。作为一名从事中国外交研究的学者,今年王毅外长的答记者问给我以下几点印象,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
3月8日的记者会上,王毅外长回应中外记者提问,充满中国智慧
大国外交办得沉稳自信
从总体看这18个问题,中国大国外交的大事、难事还是在谋大国外交发展上,这是中国大国外交沉稳的一面,咱们的确定性很强,外人喜欢问中国究竟想要什么,其实很简单,中国要的就是更多国家一起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外媒记者可能认为朝鲜半岛和南海问题是中国外交的大事、难事,这些事情确实比较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中国的大国外交有自己的规划和章法,不为浮云遮眼,也不为乱花迷眼,集中精力投在“一带一路”、争取全球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稳定和发展不同类型的大国关系、促进同周边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上,这也是中国大国外交应有的方向和定力。
至于媒体所问的朝鲜半岛和南海问题,王毅的回答实际上是在为问题的解决定规矩、定方向,这体现了中国大国外交的自信。所谓规矩,王毅说了“两个不会坐视”,也就是中方不会坐视半岛稳定受到根本破坏,不会坐视中方的安全利益受到无端损害,这与外交部以前说的“绝不允许朝鲜半岛生战生乱”是一致的,说到底,这就是为各方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确立的最大政治规矩,对各方都有利。中方欢迎有的国家同亚洲国家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遵循遵从这个地区一些国际政治规矩,按照规则和规矩来办事。
王毅的答问中,同时也为半岛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建设性的方案,也就是在朝鲜半岛核问题上,中方提出半岛无核化与停和(停战到和平)转换机制并进的思路。这种双轨并进的思路,体现了中国方解决半岛核问题的诚心和智慧。这些年来,六方会谈陷入停顿,有的国家甚至要另起炉灶,搞小多边,这不是认真解决问题的方式。中国人办外交讲留有余地,所谓留有余地,就是为多种可能性留下了可能,不将所有的大门关上,不是将路走绝。在南海问题上我们也是这样,我们除了反对有些国家在这个地区搞军事化,同时积极同相关国保持合作沟通,将问题解决引向谈判协商的轨道。这是一种外交智慧。
在争取制度性话语权上要有所作为
王毅的回答中(例如20国集团、“一带一路”、中国的周边和发展中国家外交等等)还多次涉及到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问题,尤其是提到近几年中国的制度性话语权显著提升,除了王毅强调的在国际组织中的制度性话语权以外,答问还有多处与中国的制度性话语权有关。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评论 18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442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64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66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100最新闻 Hot
-
“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
果然,英国被用来“立规矩”了
-
印度官员:印军正做出回应
-
印方:一高级官员在巴方炮击中身亡
-
巴基斯坦发起“铜墙铁壁”行动:已打击20多处印度军事设施
-
华春莹:你好呀,丁真
-
克宫回应:支持30天停火,但得妥善安排“细节问题”
-
特朗普:鲍威尔不爱我
-
“讲真,印巴打仗我们管不着”
-
普京:welcome,卢卡申科:现在都用英语了?
-
X平台:印度要求封禁8000多个当地账户,否则重罚
-
4月中国对东盟出口激增20.8%,美媒惊了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