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正富:理论界可能过于黑化了地方问题
关键字: 中国模式地方政府双层市场战略性基础资产能源产业中国市场经济【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被视作进入“新常态”。要理解这个变化,首先要理解过去为什么能高速增长。10月16日晚,中信大讲堂·中国道路系列讲座第五期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报告厅举办,复旦大学新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史正富教授做出了解答。(本文根据整理自现场速记稿,未经作者审阅。)】
史正富教授人民大学演讲
西方市场经济矛盾是中国的突破点
我说的中国经济“超常增长”是什么意思?超常就是超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状态下所能达到的常态增长率,这叫“超常”,超的是那个“常”。
资本主义200年的经济增长过程可以看到两方面,一个是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体系包括内在的矛盾,我把它叫生产过剩与消费不足并存、资本过剩与基础要素供给不足并存。
第一个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在于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第二个不足,是指是一边资本过剩,另一边有很多投资没人投,也就是基础要素的投资不足。投资被我分为两块,一个是市场导向利润的企业投资,微观投资。另一个,是基础性生产要素,包括生态环境,能源、人力资本的投入,基础科学研究,公益性的社会基础性生产要素。这个社会基础性的生产要素长期短缺的后果是生态危机、环境污染、劳动者的知识机能不适应新就业岗位、财富机构严重两极化。
根源在于私企的资本积累受中短期的利润的限制,不愿意进入规模巨大、周期较长且收益难以排它的领域。这种社会性的、宏观的投资,只有靠国家来干,而如果是标准的社会主义,国家干不起这个事。
资本主义市场有难以克服的问题,就是周期性的生产力过剩。西方国家也曾努力,第一个就是早期的,国家要素供给能力,扩大市场空间。另外就是公共投资,搞新的科学技术的基础研究,扩建基础设施,还有经济学家说的产业分工,扩大市场规模。第三个,是对支撑本国经济的环节,就是战略性生产要素进行控制。通过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组合拳来维护的控制领域,比如石油、货币的战争,现在还有碳交易。先发达国家将这些转化为生产成本优势,转化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
西方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模式有内在的优势,也有内在不可克服的缺陷。中国式的经济增长是超越西方式经济增长的案例。
从基础性生产要素看,世界经济故事变了
改革之后的30年,中国出现了双层市场。两个市场,一个是一般制造业市场,一个是基本要素市场,我把这个叫建构价格理论。均衡价格适用于一般的商品体系,建构价格适用于基本要素价格体系。
一般商品市场,产品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受到基础性要素市场的调控,土地有租金、厂房的价格有租金,劳动价格有租金,石油有油价,生态有碳交易税,等等。
还有一个是更基础性的,战略性的来源,就是国家要素供给能力。这个是在全球市场上决定的,是在遥远的期货交易所金融博弈中决定的,在全球的地缘政治当中决定的。这个战场是由国家和本国的大资本结盟的。一个国家的企业竞争力,或者国民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仅是由企业的创新和竞争的活力所构成的。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钟晓雯
-
“醒醒吧,欧洲!” 评论 1加拿大农民怒了,“快向中国低头,别误了农时” 评论 106“特朗普和普京在房间里谈话,英国只能敲门” 评论 98直播:漩涡中的欧洲——美欧脱钩与中欧关系 评论 19美议员竟致信6所顶尖高校:交出所有中国学生信息 评论 203最新闻 Hot
-
加拿大农民怒了,“快向中国低头,别误了农时”
-
鲁比奥口气超大:中国崛起若不按规矩来,美国不同意
-
黄仁勋:有华为在,美国就“搞不定”
-
特朗普:俄罗斯领土比中国还大,有矿
-
这个领域,“与中国比,韩国节节败退”
-
“太依赖中国了”,特朗普下令增产
-
明抢?欧盟贸易专员:想投资,中国电动车得交出技术
-
对华关系,绍伊古最新发声
-
美政治学者:欧洲右翼崛起是巧合
-
“特朗普面对强者是交易者,面对弱者是掠夺者”
-
“中国在全球南方国家大有可为”
-
英国教授:中国帮欧洲建立和平秩序,这是历史性的一刻
-
德国1/3的火车永远晚点,“欧洲应该把钱花到更有用的地方”
-
欧洲央行行长“罕见直言”:要为特朗普的“勒索”做好准备
-
“俄战略轰炸机基地遭乌军无人机袭击,腾起巨大蘑菇云”
-
“特朗普和普京在房间里谈话,英国只能敲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