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在反恐和个人权利间极力平衡
关键字: 巴黎恐怖袭击恐怖袭击反恐反恐战争比利时圣战分子伊斯兰国隐私个人权利巴黎恐怖袭击过后,法国和比利时从19日起积极加强了安保部队的力量,这使得欧洲陷入了更为激烈的争论——同样的争论在美国自2001年9月11日起就一直没有停歇,即:如何在反恐行动和保护公民自由间取得平衡?
由于法国和比利时民众被恐怖袭击所震动,右翼势力开始向政府施压,而两国政府已经发表声明:当前两国将保护公民安全置于任何其他考虑之前。
随着美国开始逐渐放松911事件后通过的《爱国者法案》的部分条款。在斯诺登泄密事件后,美国政府也加强了对情报机构以及大规模国内监控的督查管理。
然而,受到恐怖袭击后的欧洲国家却走了另一条道路。这些国家包括:今年遭到多次袭击的法国,多名巴黎暴恐袭击者的母国比利时,以及近年来摧毁了多次恐怖袭击策划的英国。这些恐怖袭击事件都促使各国政府加强了安保力量,同时也引发了关于是否在欧洲境内收紧免护照过境旅行政策的争论。
自从13日的巴黎恐怖袭击以来,法国政府积极启用了应急力量,例如在全国范围内围捕潜在的恐怖分子来摧毁任何可能的恐怖袭击计划。
自从2001年美国遭遇基地组织袭击以来,在个人权利和反恐行动之间找到平衡似乎变得愈发困难了,一部分是由于数码科技对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渗透,导致个人隐私泄露的问题。而在巴黎袭击事件后,法国和比利时这两个受影响最大的国家匆忙加强安保力度,还修改本国的法律的宪法结构来扩大政府应对危机时的灵活度,几乎没有去反思保护个人权利和反恐行动之间该如何权衡妥协。
法国总理瓦尔斯于19日警告国民:恐怖分子可能进行化学和生物袭击。此后,法国国会以551票赞成6票反对1票弃权的投票结果,通过了将国家紧急状态延长三个月的决定。这一切都是极端组织“伊斯兰国”袭击巴黎并致129人死352人伤的后续结果。
比利时首相夏尔·米歇尔表示,将尽快通过法律变革,简化逮捕、审判和惩罚暴恐嫌疑犯的程序。他还表示,将会寻求宪法变动,将嫌疑人被警方扣押而不受指控的时间从24小时延长至72小时。
他的计划要求将引渡回国的圣战分子尽快关押起来,还要求给所有犯罪嫌疑人都戴上脚链。该计划还禁止销售匿名的电话SIM卡,以防止恐怖分子隐藏身份;还将取消对警方搜捕暴恐嫌疑犯的时间限制(即一天之中只有几个时间段允许进行搜捕);还将允许政府逮捕或驱逐“鼓动仇恨”的宗教分子。
米歇尔还设想要让所有高铁和飞机乘客在出发前进行身份登记。
卡内基布鲁塞尔欧洲研究中心主任扬·特肖认为,法国和比利时的反应是正常的。
他说:“在原本的大后方变成了恐怖袭击的场所之后,当前两国政府的举动都是为了保护国土安全。现在流传着一种说法:政府已经无力控制事态了,两国政府的应对措施也是为了争取民众信任。”
然而,公民自由的支持者却在警告政府别做得太过火。他们认为,欧洲国家需要尤其小心,千万不要让政策的打击目标对准穆斯林公民。
比利时的人权观察组织于19日发出警告:政府应当确保安保措施不会导致恣意的围捕,或是对公民言论自由、行动自由和宗教自由的不必要的限制。
人权观察组织恐怖主义和反恐资深研究员丽塔·泰勒说:“与所有国家一样,比利时既有责任保护公民不受恐怖袭击,也有责任保证不会在这一过程中践踏公民的基本权利。每当一个国家遭遇袭击或受到威胁时,总潜藏着这样一种危险:政府会在保证公民安全时反应过度。”
20日在法国国民议会上通过的紧急法案,会在1955年紧急法案的基础上扩大政府的这些权力:解散盘踞在清真寺和其他祈祷地点的激进团体;封禁鼓吹或煽动恐怖主义的网站与社交媒体账号;在特定状况下,允许对被软禁者使用电子标识跟踪系统。
自从1955年紧急法案通过后,这是法国首次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法国各地都有全副武装的士兵日夜巡逻;只要佩戴作为警务人员身份标识的臂章,目前不执勤的警务人员也被允许携带并使用武器。
18日,法国官方宣布已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414起搜捕行动,逮捕了64人,软禁了118人。
在紧急状态下,警方可以在未领到搜查证前进行突击并实施逮捕。然而,一旦公民被逮捕,或者公民财产被扣押之后,便需履行正规法律程序了。法律已经允许恐怖袭击的嫌疑人被关押六天后再接受指控。在美国,即使在911事件之后,这种级别的搜捕也会招致大规模的批评,而在法国,仅仅在伊斯兰极端分子袭击《查理周刊》和犹太超市的十个月后,民众已经普遍认为这种镇压是必要的。
奥朗德还在呼吁,要将国家紧急状态法写进宪法,使得政府更加容易地宣布进入并延长紧急状态期。
奥朗德还提出,要简化法律程序,使得驱逐构成安全威胁的外国人变得更容易;拥有双重国籍者,只要被判恐怖袭击相关罪责,即使出生在法国,也要被撤销法国国籍;关闭激进派清真寺。
在《查理周刊》遇袭事件后,法国已经升级强化了电子监控的法律。由大多数人表决通过的法律给了政府广泛的权力来监视公民。一些公民自由组织对该法律进行了声讨,国际特赦组织也表示,该法使得法国“朝着监控国家又迈近了一步”,还有一些人把该法律称为《法国爱国者法案》。
在比利时,由于政府没能及时识别并将恐怖袭击扼杀在萌芽里,民众对更有力的政府监控的呼声日益高涨。米歇尔还声明要对布鲁塞尔区的莫伦贝克进行严厉的排查,因为这里出现过许多圣战分子。
同法国的情况相似,许多比利时人表示,尽管政府的措施有些激进,他们已经准备好为获得人身安全而放弃一些个人自由了。
布鲁塞尔欧洲政策研究中心分析师史蒂文·布洛克曼斯表示,比利时在巴黎袭击事件中受到了极大震动,人们普遍认为需要采取一些必要手段来加强执法力度,强化情报机构和当地政府的权力。
布洛克曼斯称,米歇尔的政策是对右翼新弗拉芒人联盟的维护,该联盟已经呼吁实施这些政策好些年了。内政部长扬·让邦也是该联盟的成员,他最近声明:要对莫伦贝克进行 “彻底排查”。
比起法国,比利时法律对枪支的管控更宽松,但对监控手段管理得更严格,而新政策将为监控放开口子。例如,莱顿大学的反恐怖主义讲师耶勒·范布伦说,当局只有在强烈怀疑目标人物是恐怖分子时才能拦截对方的电话,并且监控范围也不允许随意扩展到可能的共谋者或是计划中的小角色身上。
比利时负责隐私保护的联邦秘书巴特 汤姆莱恩表示,当局只会限制恐怖主义嫌犯的隐私。
他说:“对于暴恐嫌疑犯或犯下暴恐罪行的人而言,个人隐私是不存在的。所以那些去了叙利亚,或者从叙利亚回来的人,就失去隐私权了。”而其他人还能正常享有隐私权。
他说,政府的目的不是“把所有人都纳入数据库,而是针对那些有嫌疑参与恐怖活动的人,把他们纳入数据库”,并坚称“我们不会将安全置于自由之上”。
(青年观察者黄郁译自《纽约时报》)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杨晗轶
-
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评论 109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评论 54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评论 108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评论 177见完泽连斯基,特朗普:普京也许只是在敷衍我 评论 311最新闻 Hot
-
中纪委点名通报三河牌匾改色事件
-
小特朗普使坏:选美国,别选中国
-
原来,关税战前美国经济就已“步履蹒跚”
-
巴拿马总统:不存在与此相违背的其他协议
-
“中国对美关键矿产的出口管制揭露了一个公开的秘密”
-
“巴基斯坦已向中方提出请求”
-
“若勒庞被禁止参选,那么我上”
-
美国LNG行业明说了:我们无法遵守特朗普政府新规
-
又炒作:想赢中国,这件事至关重要
-
中日友好医院:开除肖某党籍,解除聘用关系
-
日本下一代战机要命名为“烈风”?
-
印巴再交火,印度未事先通知突然开闸放水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
“最美通缉犯”出狱直播当网红?抖音:已封禁
-
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
智方被曝阻挠中方天文台项目,“这不自相矛盾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