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仁巍:不拥抱中国,英国只能继续茫然下去
关键字: 中英黄金时代搁置争议求同存异聚同化异中英联合声明英国脱欧不过在脱欧之前,2015年英国曾迎来一段短暂的窗口期。时任英国首相的卡梅伦和财相奥斯本逆转英国百年来的外交逻辑,在接触欧洲之外更出人意料地将目光投向了中国。乔治·奥斯本在讲话中提出中英关系的黄金时代已经来临,并准备在2025年之前将中国提升为英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突然之间,英国领导人开始以创造性思维定位英国的全球角色。英国之所以想推行“中欧两手抓”的政策,是因为欧洲虽是英国头号贸易伙伴,但过去十年里欧盟经济增长率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家;反观中国则在至少保持着7%以上的增速,未来很快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卡梅伦和奥斯本没有退回陈腐的旧范式,而是锐意开辟新路线,可谓开窍恨晚!
英国本应严肃思考自己未来要在世界舞台上扮演什么角色。然而可惜的是,它又一次落入了旧思维的窠臼。脱欧派获胜后,特雷莎·梅取代卡梅伦和奥斯本掌权,英国又一次对全球定位采取狭隘、倒退的视角。
脱欧之后英国两大潜在自由贸易伙伴浮出水面。第一个是澳大利亚,可以说是对梅首相“全球英国”绝佳的讽刺,毕竟这块前殖民地的经济规模在世界上只排第13位。另一个选项更加糟糕,那就是美国,它似乎成了后脱欧时代英国最大的希望。这无疑是朝着盎格鲁-撒克逊世界倒退。特雷莎·梅不久前在讲话中老调重弹,再次提及英美之间的“特殊关系”。总结下来就是,一个缺乏民主授权的领导人,暴露了她无比空洞的英式思维。
如前所述,即使在英美“特殊关系”最受重视的年代,它也不过是英国自欺欺人的幌子,只能用来逃避国力衰弱的现实。更何况,与英国确立“特殊关系”的50年之后,今天的美国也经历着严重的政治衰朽,如今特朗普上台,连美国自己的自由民主体制都受到了威胁。现在选择朝美国靠拢,绝不是个明智的主意。
更糟糕的是,尽管与中国共建“黄金时代”是英国脱欧后的最佳出路,英国方面却显得比较冷淡。这种冷淡从此前特雷莎·梅对欣克利角核电项目的态度中就可见一斑。她先是因为怀疑中方投资可能有国家安全隐患而暂停了项目建设,恰巧呼应着英国社会上泛起的某些“黄祸论”沉渣,与前任财相奥斯本的远见形成鲜明对比。
此后,英国又妄言香港实行的“一国两制”政策已经失效,导致中英两国关系吃紧。习近平主席“求同存异、聚同化异”的提法完全正确,双方必须搁置意见分歧。对英国来说,香港无足轻重,绝不可任凭它给英国通往未来之路添堵。更吊诡的是,英国居然批评中国不让香港实行“民主选举”,这是怎样的历史健忘症?英国殖民统治香港的155年里,28任港督全部由6000英里外的伦敦直接任命,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民主?
英国还指责中国违反人权,再次暴露了自己的历史健忘症。整个20世纪,英国以英美之间“特殊关系”为豪,然而美国长期资助沙特等专制政权,推翻智利的阿连德、伊朗的摩萨台等民选政府,近年来又爆出关塔那摩监狱的虐囚丑闻。与之为伍反映出英国外交政策的双重标准。
英国再这么自以为是下去真的不行了。特雷莎·梅——最好是科尔宾——政府必须发挥创造性思维,为英国打造21世纪的新角色。英国不能再回到老路上去,而要努力朝亚洲和中国靠拢,把目光投在高速增长的国家,千万不要在旧世界固步自封。英国最好能成为通往亚洲和中国的贸易门户,这将大大缓解后脱欧时代的艰难处境。而要达成这一点,英国必须重新思考自己的身份和定位。这是英国早就应该完成的功课,却从1914年起一直拖到现在。
向亚洲和中国靠拢是使英国重新伟大的最佳选择:英国必须发挥能力,塑造自己在国际事务中独特的先锋角色。否则,如果英国无法对自己的身份和未来进行创造性思考,将面临同样茫然的21世纪。
(作者赐稿,观察者网杨晗轶译)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原标题:Britain Must Look to China to be Great Again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杨晗轶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