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帅:布鲁塞尔硝烟散去,三问欧洲何去何从
关键字: 布鲁塞尔恐袭比利时爆炸比利时爆炸视频比利时布鲁塞尔爆炸布鲁塞尔爆炸最新报道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我应该在3月24日早上乘坐地铁,经过欧盟总部,转车到机场,然后办理登机手续。
这个世界的残酷就在于,没有如果。比利时当地时间3月22日早上7点50分和9点11分,布鲁塞尔机场和地铁分别发生恐怖袭击,整个比利时都陷入恐慌和悲痛。首相主持工作,公布嫌疑人照片,国王鼓舞民众,逐步恢复公交、地铁,全国降半旗,市中心自发进行默哀活动,一切显得井井有条。可是悲痛过后,比利时乃至全欧洲应该做些什么?是不是应该适当的反思一些什么呢?
当地时间下午3点40分,北京时间23日晚上10点40分,在布鲁塞尔市中心大广场,世界文化遗产市政厅降下半旗,为此次恐袭默哀。
当地时间下午3点,北京时间23日晚上10点,在布鲁塞尔市中心德·布鲁盖(De Brouckere)皇家铸币局剧院门口聚会举行悼念活动。比利时国旗边上的红底白字写着unis contre la haine,中文翻译为“团结战胜仇恨”。
一问布鲁塞尔:为什么是布鲁塞尔?
包括观察者网在内的多家媒体在多篇文章中都给过很多种解释。总结起来原因有三:
一是布鲁塞尔地处欧洲文化熔炉中心,各种文明交错碰撞。系统运转正常时,多元文化可以促进社会发展,可现实是系统常常负载,产生出了莫伦比克这个欧洲恐怖主义和圣战者的大本营。据BBC统计,每百万人中,有40个比利时人作为圣战者加入ISIS,远远多于法国的17人、荷兰的15人、英国的10人和德国的8人。其中莫伦比克“功不可没”。
二是布鲁塞尔公共安全设施落后,制度反应能力差,反恐能力不足。
三是情报部门效率低下和国际合作不足。巴黎恐袭后,法国情报系统的低效和无能已为世人所知,然而莫伦比克突击中抓获头号嫌疑人的情报居然来自法国。此前,两国媒体早就深度批判过各自的情报系统,包括不信任阿拉伯裔,致使缺少穆斯林情报分析员;对恐怖组织的渗透和高危人群监控不足等。
我们将问题继续引申:从去年夏天欧洲“大力神号”列车恐袭未遂事件来说,犯罪嫌疑人从哪搞到一只突击步枪、八个弹夹?如果是地下黑市走私,从哪运来?海关、警察为什么追查不到源头?为什么至今火车站依然没有任何安检程序?
再回想巴黎恐袭的规模,至少募集多少人、动用多少资金、调用多少资源?枪支、子弹、炸药从哪买,在哪造,培训和维护要参与多少人?当局之前没有察觉到这么系统的工作就算了,在经过一次系统的袭击之后,按说应该有了反恐工作的目标或者大致方向了吧?为什么同一拨人,换了个地方,用同样的炸弹袭击了布鲁塞尔?而此次第一次袭击之后,为什么官方没有及时疏散人口密集区域,例如地铁干线1/5号线,使得第二次袭击显得如此从容?当局在启动四级反恐预警之后,为什么只抽调了47000现役士兵中的220人进驻首都?平时不都抱怨警力不足吗?
总结上述疑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布鲁塞尔遇袭是情理之中,但是意料之外。说情理之中是因为布鲁塞尔价值高、安保差,人们忧患意识不足。说是意料之外,是因为此次恐袭的社会影响力和破坏性远远大于巴黎:机场、车站6万人滞留,全市公交停运,人们甚至不得不从地下走几公里才回到家,当天全市大疏散,城市瘫痪。
当地时间下午3点15分,北京时间23日晚上10点15分,在布鲁塞尔市中心德·布鲁盖(De Brouckere)皇家铸币局剧院的小广场上,地面人们用粉笔写满了寄语,各种蜡烛摆在上面,成为了一个临时的悼念场所。
二问欧盟:为什么还不修改现行的移民政策?
在大多数人眼中,对行政系统的指责或许只是对表面问题的攻击,问题的实质就在于比利时现有的国家和社会制度无法承受如此规模巨大的难民涌入,从而造成如此严重的社会问题。
传统上来讲,比利时不是一个移民国家。北部法兰德斯区行政区与弗莱芒语区高度重合,近似荷兰语的文化环境,加上良好的工业基础,使得这个地方成为类似荷兰、以高新技术开发、制造业为主导的区域;南部瓦隆区与法语区高度重合,社会风气与法国近似,形成以农业、医药产业为主导的区域。
在和平时期,各地区各政党间的斗争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程度,甚至联手创造了589天无法选出中央政府的历史记录,于是当进入反恐的关键时期,比利时中央政府有多大能力人们也不应抱太大希望。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佳静
-
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