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立迫使官员守法的制度(三)
“良法”是自然形成的,“恶法”是“立”出来的。当法律由眼前的那些人来制定,立法、法律、统治三位一体,良法问题就转化为“善治”问题。“善治”与立法原则连在了一起,与政府体制紧密相关。换言之,“善治”取决于“善制”,即恰当的政府制度。基本的立法原则分成两类:一是防止政府专权的手段,即强调分权制衡的法治;二是行政体现人民意愿和利益的手段,即强调人民代表权力的代议制民主。分权制衡保障执政者遵循社会基本道德准则;代议制保障集团的即时利益。混合使用两类原则的政府体制就是混合制。[全文]
-
建立迫使官员守法的制度(二)
“立法”是立“恶法”的源泉。执政者赋予自己无限的权力,这种规矩就是“恶法”。近代以来,立法、法律、统治逐渐合为一体,恰当的立法原则就成了“善治”的关键。从此,政府体制就是立法原则,立法原则就是政府体制。 [全文]
-
建立迫使官员守法的制度(一)
在我国,重要的事不是立法,而是严格执法,让法律真正“生效”。如果执政者不畏惧司法权,居于法律之上,再好的法律也不能阻止“恶治”。分权,用政府权力来限制政府权力,才能迫使政府官员每日每时都尊重和畏惧法律。概言之,解决中国的主要问题要靠法治化,不是民主化。[全文]
-
谈谈苏南模式
90年代中期以来,温州模式成为人们顶礼膜拜的发展模式,曾经风光无限的苏南模式却趋于沉寂。然而时至今日,苏南与温州的不同境况又在促使人们重新思考。19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江苏“苏锡常”等地的发展使得苏南模式风光无限, 90年代中后期以来,温州模式又成为人们顶礼膜拜的地方发展模式。2000年左右,苏南模式沉寂,一度被舆论认为,“苏南模式已经终结”。而时至今日,苏南的发展仍然富有生命力,且其创新转型走在全国前列;而温州因产业外移和民间借贷危机等问题,正在 “卧薪尝胆”,力图二次创业。[全文]
-
潘维:苏联解体二十年祭
20年前的圣诞节,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晚上7点32分,在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74年的红旗被缓缓降下,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一场社会主义实验以如此惨淡的方式画上了句号。 [全文]
-
邓英淘,中华精神文明之子
我们中国古代是有这个东西的,精卫填海也好,夸父追日也好,愚公移山也好,就是这个精神。人类需要这样的精神。一个民族要真正令人尊重,也需要这样的面向未来的精神。5万平方公里的太阳能电池板是什么概念,你从太空往下看是什么样子?[全文]
-
中国模式是出色的利益平衡形式
现实的世界没有尽善尽美的体制,每个现实的体制都有其优势和缺陷。“中国模式”代表了一种特殊而且出色的利益平衡形式。 [全文]
-
“自由”与“中国特色”
欧洲崛起,亚洲衰落,中国兴起,英国衰落,亚洲崛起,欧洲衰落。这此起彼伏的近现代文明之谜,不仅包藏着多条发展道路,还包藏着多个发展目标。若“自由”二字便能解谜,福利国家不会出现,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也早该“终结”了。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