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诺阿·史密斯:印度若想震撼世界,得先解决这些工业化短板
真正让人担心的是,印度的出口商品中缺少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身影。服装、玩具、家具和电子产品组装,这些产品通常是国家工业化道路的起点——连历史上最早进行工业化的英国也以服装业作为发展起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有助于创造就业机会,将穷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而且根据张夏准的观点,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助于发展广泛的“制造业文化”。然而,印度并不擅长于此,其制造业所出口的更多是资本密集型商品,如化学品。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一心一意地专注于服装生产的孟加拉国。孟加拉国比印度更快地将人们从农业中转移出来,城市化速度也更加迅速。
图源:世界银行
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对印度而言可能更加有所裨益,这也正是印度需要着力提高的领域。
不过,印度巨大的服务业出口并没有囊括在经济复杂性观察站的图表统计中。世界银行的数据表明,印度的服务出口是其货物出口的60%,所谓“印度高度依赖服务业”的刻板印象,至少在出口方面所言非虚。
然而,我们并不真正了解服务业对国家发展到底有多大贡献。得益于互联网的出现,服务真正可以大规模出口的历史并不长,所以服务业出口并不像制造业产品出口那样有长期的历史记录。至少可以根据两个主要原因认为服务业不如制造业“用处”大。
首先,发展依靠集聚效应——生产者、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距离越近越好——而服务业几乎不需要拥有制造业那样的供应链。这意味着服务业产生的本地乘数效应(有时称为“外部乘数”)较小,对城市化和产品多样化的助益也因此大打折扣。
第二,人们普遍认为提高服务业生产力比制造业更难。这一论断或许并不适用于软件工程和各种研究类型服务,因为这些行业也需经历与制造业类似的快速技术迭代和组织改进。但是,对于那些基本上只是通过互联网才走向海外的本地服务出口,例如印度著名的呼叫中心,可能就缺乏进行快速技术升级的空间。
总之,这部分内容似乎是在重复一些陈词滥调,即“印度需要更多的制造业,服务业无法完全替代制造业”云云。但我只想指出,印度的情况并不像人们经常听到的那样严酷:制造业出口实际上在总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且印度已开始在汽车和电子等行业占据一席之地,这些行业的出口发展往往是那些提升到中上收入水平国家所具备的特征。因此,印度拥有发展的基础。
基于以上有关印度基本情况的探讨,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印度最近为改善现状付出了何种努力。
二、基础设施建设进展大,教育领域进展小
关于这一点,我曾采访印度政府前首席经济顾问阿文德·苏布拉玛尼安(Arvind Subramanian)。
我与苏布拉玛尼安谈论的最重要主题,莫过于莫迪政府自2014年以来进行的政策努力。印度需要超越20世纪末的亲商政策和自由化改革,为经济发展付诸更多行动,目前,莫迪本人及其领导的政治运动依然大受欢迎,这一职责自然落到了莫迪政府头上。
推动印度制造业发展的最重要任务之一是改善基础设施。为了生产实物产品,需要将零件和部件运到工厂,将成品运到市场,将工人送到他们的工作岗位。印度在基建领域落后已久,但正如苏布拉马尼安在采访中指出,在21世纪,印度的基建状况已经开始改善: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印政府开始修建农村公路以及连接主要城市的高速公路。随后在21世纪初,私营部门在公路、港口、机场、电力和电信领域发挥主要作用。而在莫迪上台后,印政府继续在基建领域延续发展势头。
2003至2019年期间,印度全国公路总长度增加了一倍多。莫迪上台以来,印度国道的总里程迅速增加,从2013年的79,000公里,增至2019年的141,000公里。另外,从2011年到2020年,印度主要港口的货物处理量增加了近50%。发电量一直稳步上升,在过去十年里,铁路和村庄已经实现大规模电气化。在莫迪的大力推动下,自来水供应和厕所数量亦有大幅增长。
对印度来说,这是一个巨大变化,不仅有助于提高基本生活质量,也有助于激发生产潜力。可靠的交通条件、电力和水供应是制造业投资的最关键因素之一,这也将有助于加速印度缓慢得令人痛苦的城市化进程。尽管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尚未达到中国那样的规模与水平,但其在基建方面的明显不足正在得到迅速弥补。
制造业发展的另一大基础,是受过基础教育,尤其是具备识字和算术能力的劳动力。我们倾向于认为,低水平工资是吸引制造业投资的主要因素,但如果工人不能阅读或进行基本的算术,劳动力即便廉价也无济于事。而印度在这方面历来落后,高中入学率低,学校教师普遍长期缺勤(尽管有人对缺勤数字提出质疑)。因此,印度民众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和识字率远低于越南等国家,更比不上马来西亚这样的较富裕国家。
图源网络
与推动基建发展的努力相一致,莫迪也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发展学校设施建设。印度的高中入学率也正在缓慢上升。但是印度在提高教育和识字率方面,还需进行更多努力。
【本文原刊于2023年2月6日Substack网站】
- 原标题:印度若想震撼世界,得先解决这些工业化短板…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杨珈媛 
-
蔡英文“过境”窜美,台湾网民是这么说的......
2023-03-30 08:24 台湾 -
中欧投资协定短期内会解冻吗?我大使回应
2023-03-30 07:42 中国外交 -
不满尹锡悦让步,韩在野党要求调查韩日领导人会谈
2023-03-30 07:29 三八线之南 -
第十七次中越两党理论研讨会举行 李书磊出席并作主旨报告
2023-03-30 07:26 -
黄坤明王伟中林克庆会见李显龙
2023-03-30 07:26 -
他回应美媒:我有权热爱我们的文化,我为什么不能爱国?
2023-03-29 21:59 -
新加坡部长反对“香港衰退论”:我们不是经济对手
2023-03-29 21:38 新加坡 -
“中国从来不逼我们选边站,希望西方也能做到”
2023-03-29 21:20 博鳌论坛 -
美方以所谓新疆人权问题为由制裁五家中企,中方回应
2023-03-29 21:07 中国外交 -
凶手这个身份,让美国吵成一锅粥
2023-03-29 20:28 -
关于大国竞争,他提到“澶渊之盟”
2023-03-29 19:34 博鳌论坛 -
沙特向加入上合组织又迈进一步
2023-03-29 18:44 上合组织 -
韩国以所谓“越界非法捕捞”为由扣押1艘中国渔船
2023-03-29 18:28 三八线之南 -
洪副外长:建交目标是互惠互利,不是中国要“供养”我们
2023-03-29 18:24 中国外交 -
“中国实际取代了美国这一地位,但方式大有不同”
2023-03-29 17:49 博鳌论坛 -
“我跟菲律宾学生讲1977年的中国,再让他们亲眼对比当下”
2023-03-29 17:24 博鳌论坛 -
欧洲议会议员谴责美国在数字领域的威权挑战
2023-03-29 17:15 -
“美国成欧洲最大原油供应国,如愿取代俄罗斯”
2023-03-29 17:08 乌克兰之殇 -
他也回击拜登:以色列不是美国国旗上的一颗星星
2023-03-29 16:43 -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欧美主要经济体能否控制住通胀有很大不确定性
2023-03-29 16:11
相关推荐 -
“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103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52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708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9“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62最新闻 Hot
-
冲突愈演愈烈,莫迪首发声
-
挪威发布国家安全战略:美国不可靠,需要跟欧洲抱团
-
印度两座水电站已重新开闸
-
“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
夸大对华关税效果,她被打假了
-
突发!巴称击毙约50名印士兵,印称摧毁巴第二大城市防空系统
-
弹射座椅大厂泄露了印巴空战战损“天机”?
-
巴总理:关键时刻,感谢“亲爱的兄弟”埃尔多安
-
日本地铁出现随机杀人事件,男子挥20厘米菜刀砍伤2人
-
“斯洛伐克几分钟前才被通知…现在知道国际政治是啥了吧”
-
“俄罗斯要价太高,但...”
-
乌克兰议会批准美乌矿产协议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
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
“中国远落后于美国的时代已终结”
-
“接到指示,美情报机构加强搜集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