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光耀:如果全盘抄袭美国 新加坡到不了今天
关键字: 李光耀谈美国李光耀当美国媒体表扬韩国、菲律宾或泰国成为民主国家、践行了新闻自由时,美国人的文化优越感再一次得到了明显的体现,这是一种带有傲慢情绪的表扬,就像优势文化拍着劣势文化的头表扬它一般。正是这种文化优越感导致美国媒体揪着新加坡不放,指责我们是威权主义、专制主义,说新加坡社会是一个管理过严、约束过多、令人窒息、缺乏生机的社会。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没有遵循美国的社会管理理念。但我们不能让其他人拿我们新加坡人的社会搞试验,万一失败,我们承担不起后果。他们的理念都是理论,都是没有经过证实的理论,没有在东亚得到证实,甚至没有在菲律宾得到证实,要知道,美国殖民统治菲律宾长达50 年。此外,他们的理念也没有在泰国或韩国得到验证。
多元文化会毁掉美国。大批墨西哥人以及其他国家的人会继续从南美洲和中美洲涌入美国,在美国的土地上传播他们自己的文化。如果这种文化比新教徒的盎格鲁– 撒克逊裔美国人(WASP)的文化传播得更快,那么最终占据上风的是谁的文化呢?是新教徒的文化打败移民的文化,还是移民的文化改变现有文化呢?他们肯定会相互影响并改变对方,但美国文化即便有一部分被改变了也是很悲哀的事。
从长远来看,比如100 年或150 年以后,到22 世纪,美国能否保持顶尖地位取决于美国社会将变成什么样的社会,因为如果当前的问题继续存在,那么美国社会中就会掺杂进其他种族的成分,比如西班牙人的成分在美国社会中所占的比重有可能达到百分之三四十的水平。因此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文化方面,你是把西班牙人改造成盎格鲁– 撒克逊人,还是把盎格鲁– 撒克逊人改造成西班牙人呢?如果他们是陆续地来到美国且居住得比较分散,那么美国人就会改变西班牙人的文化,但如果他们是大批涌入美国,就像在迈阿密那样,而且居住得比较集中,就像在加利福尼亚州那样,那么他们就很有可能深刻影响周围的盎格鲁– 撒克逊人的文化。 这才是美国文化面临的真正挑战。
我不赞成美国或英国的竞选模式。我不确定欧洲现在是否还会在选举过程中曝光竞选者的家庭琐事,但在美国的确会这样。因此,在奥巴马竞选期间,为了引导舆论,便大肆渲染奥巴马的妻子米歇尔· 奥巴马及其孩子,甚至连奥巴马家里养的狗都被当作炒作题材。也许这会让选民觉得候选人具备很强的家庭责任感,但这又如何帮助选民判断奥巴马能否成为一位好总统,是否会集中精力采取正确措施推动美国经济复苏呢?
3 有效的政府需要“守护者”吗?
对新加坡而言,基本的挑战依然未变:如果我们无法源源不断地培养高素质人才担任总理和部长,那么新加坡这个世界地图上的小红点终将变成一个小黑点……要想找到能力超群、敬业奉献、正直廉洁以及愿意把年富力强的人生阶段奉献给国家的人,并且让他们参与风险系数很高的选举过程,那么我们给我们的部长提供的待遇就不能太低,我们不能告诉他们:他们唯一的回报就是社会对他们所做贡献的赞誉。
新加坡从第三世界国家跻身第一世界国家之列,靠的不是物色那些愿意在担任公职期间牺牲子女未来的部长。我们的方法很务实,不需要高素质人才为了公共利益放弃太多个人利益。新加坡的部长们待遇很高,我们要敢于直面这一点,不能为了回避外界对高薪的质疑而降低人才的待遇,那样做只会让新加坡重返第三世界。
美国或英国的政治制度认为人都会为自己着想。实际上呢?你真的相信那些连小学都没毕业的人在回答关于语言、文化和宗教方面的问题时明白自己的抉择引发的后果吗?但我们知道这些后果,我们将会挨饿,我们将会爆发种族骚乱,我们将会解体。要想建立高效的政府,你必须选择优秀的人担任政府职务。在过去40 年间,我观察到即便一个国家的政体落后,但如果由优秀的、强有力的领导人掌舵,政府还是令人满意的,能取得相当大的进步。另外,我还见过很多非常理想的政体都以失败告终。英国和法国曾经为其殖民地制定过80 多部宪法,这些宪法、制度、权力制约与平衡都没有什么问题,但这些社会没有出现有能力运作这些制度的优秀领导人,而且这些社会的成员也不尊重这些制度……继承了这些制度的领导人是不称职的,结果爆发了骚乱、政变或革命,他们的国家失败了,政体也崩溃了。
如果一个民族因为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运作民主制度而丧失信念,那么无论这个制度多么完美,终将消亡。归根结底,一个国家的制度能否产生效力,取决于本国人民。
有必要在社会顶层培养这样一批人,他们具有优秀领导人的所有品质,能给其人民带来启发和动力,领导本国人民取得成功。简言之,这样一批人就是所谓的精英……所有具有发展潜力的人都必须得到培养机会。这些人是社会的先导,国家的进步就取决于他们。
总体来讲,无论是跟从传统型领导人,还是跟从代议制下的领导人,人们只能管理自己,只能满足自身需求。一个秩序良好、历史没有出现中断的社会,比如英国或日本,其民族团结和国家制度赖以建立的根基是皇室、宗教及宗教领导人、轮流掌权的执政党的精英、公共服务领域的精英、武装部队,以及商业、工业和技术领域的精英。
要治理好一个国家,最佳方法就是让最优秀的人做难度最大的工作。
4 美国有欧洲化的风险吗?
如果美国继续追随欧洲的意识形态导向,那么美国肯定逐渐欧洲化。社会冲突也会越来越多,因为弱势群体将要求更多的政府援助,但要满足他们的需求,必须避免损伤其他人工作的积极性。
美国和欧洲国家的政府认为自己总是有能力救助那些贫困的人群,比如寡妇、孤儿、老人、无家可归者、弱势群体和未婚妈妈。这些国家的社会学家提出的理论认为,个人的不幸与失败不是由个人性格造成的,而是由经济制度的缺陷导致的。因此,慈善就变成了“津贴”,依靠慈善生活本应带来耻辱,但在西方,这种耻辱感却消失了。不幸的是,福利成本的增长速度比政府筹措税款以支付福利的速度还要快,而增税的政治成本又很高。政府为了避免自找麻烦,为了拉选票,索性通过借债向现有的选民提供更优厚的福利,却把恶果留给了还没有成为选民的下一代人。这导致政府预算赤字和公共债务居高不下。
我不希望新加坡人效仿美国人心安理得地依赖救济过日子,而是希望新加坡人学习美国的自强文化。这种文化特质使美国诞生了很多伟大的企业家,他们有魄力、有活力、有勇气创立和调整他们的企业,因此也就改变了美国经济,在这一点上,美国人比欧洲人和日本人做得好。
如果美国的欧洲化特征再多一点儿,也就是说建立广泛的社会保障网络、给失业人员提供救济金和医疗保险,将在未来十年内给美国政府增加1.2 万亿美元的成本,我不知道这些钱从哪里来,如果美国走上了这条路,即便私营企业接管美国经济,美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也会放缓许多。
本文为瞭望智库书摘。摘编自李光耀口述著作《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原标题为《霸权下的忧虑:美国的未来》,中信出版社出版。
- 原标题:李光耀这番话让人警醒:如果全盘抄袭美国,新加坡到不了今天
- 责任编辑:郭光昊
-
“美国对华这么干,简直是全球贸易末日” 评论 183美国安顾问将来访,格陵兰岛总理不满:来干嘛? 评论 94“特朗普想联俄抗中,但这不过是一厢情愿” 评论 214这国总统致信特朗普:帮我们打败叛军,给你关键矿产 评论 248“特朗普是对的,都怪泽连斯基对美国的天真幻想” 评论 236最新闻 Hot
-
又来!美国施压马来西亚:别让中国拿到手
-
德媒揪心:中国跻身高端产业链,德国工业还有救吗?
-
追赶SpaceX,中国正靠它们?
-
“美国对华这么干,简直是全球贸易末日”
-
以色列计划对加沙发动全新地面攻势,民众:还打啊?
-
“对等关税”生效前特别提中国,特朗普用了这个词
-
《卫报》为黎智英撑腰,邓炳强怒斥:误导、诽谤
-
白宫为何“喜欢”这座南美监狱?
-
“敏感时刻,中日韩走得更近了”
-
以防长:已打死新任哈马斯加沙地带领导人
-
“俄新任驻美大使下周前往华盛顿”
-
驳回!韩国总理复职
-
佩斯科夫:马克龙的言论极其危险
-
特朗普要搞中国造船业?美媒:别做梦了
-
“英国此举意味着屈服于特朗普的霸凌”
-
美国特使:普京不是坏人,就看乌克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