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马来西亚好声音要求参赛者中文流利 引发两地民众不满
关键字: 新加坡好声音好声音新马好声音中国好声音中国新歌声【观察者网综合报道】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备受欢迎的“好声音”真人秀终于有了本地版,但有一个要求让不少参赛者高兴不起来。
那就是参赛者必须能说流利中文,并会唱中文歌。
本月初,新加坡MM2娱乐公司宣布,The Voice节目的新马版(中文名为“决战好声”)即将开始海选。
主办方在节目网站上说:“我们欢迎任何十六岁以上,通晓中文并能演唱中文歌曲的选手一起前来发掘自己无限的潜能。”
主办方表示非华裔也可以参加,但必须“能以流利的中文交谈并演绎中文歌曲”。
参加好声音必须要普通话流利,这引发了两地不少民众,尤其是新加坡民众不满。
到底为什么一定要用流利的中文啊,又不是普通话比赛。
这到底是中国好声音还是新加坡好声音?
还有网民表示,这是赤裸裸的种族歧视。
不知道的还以为新加坡就是中国的呢
新加坡音乐创作人海卡尔也表示:“这个节目在文化上有问题的一点是,它的定位是一个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节目。这否定了这两个国家本质上的多元特性。”
新加坡马来诗人亚菲言(Alfian Sa'at)在脸书上写道:“有些华人觉得这根本没什么问题,我对此感到厌倦。他们把华人文化等同于新加坡文化,但新加坡文化是一幅巨大的拼图,而华人文化只是其中的一块而已。”
他说:“我不得不提醒人们,我也存在,我的语言和你的不一样。我对此感到厌倦。”
据了解,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人口构成相当多元,除了华人以外,还有马来人、印度人等等。
尽管新加坡的华裔人口占多数,但该国最通用的语言是英语,华语、马来语和印度的泰米尔语也被列为官方语言。
在马来西亚,最普遍使用的语言是英语和马来语。
所以,为什么主办方要规定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参赛者必须中文流利呢?
据BBC中文网报道,在接受新加坡《海峡时报》采访时,MM2娱乐公司说,主办方只购买了"The Voice"的中文版节目制作权,主要是考虑到节目运作的“商业可行性”。
主办方说,也允许参赛者演唱除中文外的不同语言歌曲,以最好地显示他们的天赋。
但是,参赛者必须会唱中文歌,并且须能与评审人士用中文普通话交流。
这可能涉及市场和经济利益。中文歌曲的市场非常广阔,对新歌手的需求也很大。进入中文市场是娱乐公司和音乐制作人成功的关键。
新加坡音乐创作人海卡尔(Bani Haykal)在社交媒体推特上说,他认为主办方瞄准的不是当地市场,而是中国和全球华语市场。
他写道:“这个地区的英语歌手必须要跟英国和美国歌手竞争,”因此在英语音乐市场上成功希望渺茫。
因此,他认为,主办方的计划可能是要“针对台湾和中国大陆进行营销”,因为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已有不少来自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华裔歌手参加过中国大陆的歌唱选秀节目。
去年,父母是印尼华人的新加坡歌手向洋获得了“中国新歌声”第一季的亚军。
马来西亚的马来裔女歌手茜拉因参加中国歌唱节目《我是歌手》,声名大噪。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林西
-
最新闻 Hot
-
砍1630亿美元!但“马斯克和SpaceX是赢家”
-
白宫宣布阅兵,正好是特朗普生日
-
耐克等美鞋企致信白宫:活不下去了,快豁免
-
“145%关税是站不住脚的”,他们选择放弃美国市场
-
推迟谈判后,伊朗最新表态
-
“特朗普的黄金时代需要工厂,但工厂离不开中国机器”
-
特朗普再对两家美媒“断粮”
-
“美国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的倒计时开始”
-
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
“我们高度依赖中国,特朗普这么干,打残自己”
-
马斯克自比佛陀:佛陀去世后,佛教不是更兴盛了吗?
-
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
三个月了,日本被困下水道的卡车司机终于找到
-
中国批准了,澳大利亚业界“非常振奋”
-
“美国现在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落泪”
-
“群聊泄密门”始作俑者被解雇,原来他早就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