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人另眼看朝鲜:一旦解除国际制裁,全世界冲去和他们做买卖
关键字: 朝鲜现状新加坡人看朝鲜朝鲜现代化李伟明(43岁,仁德亚洲总裁)——朝鲜人做生意讲信用
李伟明可说是一个“朝鲜通”,早在1996年就到朝鲜工作,当时他是一家本地企业的业务代表,每年得到朝鲜洽谈生意。2014年,他决定离开老东家,自己出来创立仁德亚洲(Jentech Asia),专门带领东南亚和欧洲公司参加平壤国际商品展览会。
平壤每年春秋两季都会举行为期4天的国际商品展,展出货品琳琅满目,每次吸引约三万人。(潘君瀚提供照片)
平壤每年春秋两季都会举行为期4天的国际商品展,展出货品琳琅满目,包括电脑、家电、美容保健品等,任何人都可以买票进场,每次吸引约三万人。刚在上个月举行的秋季商品展,李伟明就从东南亚带领了30人的商队参展。
他说:“很多公司对朝鲜有兴趣,却不知道如何接洽。由于朝鲜管制信息,所以外人不可能直接与朝鲜商人联络,反之亦然,因此国际商品展就扮演了重要角色。这展览不只针对当地企业,也直接面向普通消费者,是测试市场的好机会。”
李伟明透露,目前有超过20家新加坡公司和朝鲜有生意往来,一些是知名的本地品牌,例如超级咖啡、猫头鹰咖啡等。不过由于朝鲜受到国际制裁,很多企业虽然做的是正当生意,却宁愿保持低调,避免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朝鲜人喜欢新加坡的什么产品?李伟明说:零食、食用油和饮料。“其实朝鲜人很喜欢东南亚的食品,他们认为我们的产品又便宜又好。由于他们知道中国出现黑心食品,所以虽然很靠近中国,却不太喜欢进口中国货。前几年,当地掀起喝咖啡的文化,年轻人爱喝咖啡,所以朝鲜进口了很多咖啡产品,现在则开始流行运动饮料。”
与朝鲜打交道20年,李伟明是所有受访者中资历最深的。他以吃鸡翅膀为例,说明朝鲜这些年所取得的经济成绩:“我刚去的时候,多数餐馆员工都不会英语,菜单只有韩文。我想吃鸡翅膀,只能拿出韩语字典,指着自己的胳膊,比手划脚,店员才明白。记得当时的鸡翅膀瘦瘦的,营养不良,不像现在售卖的,比较肥美,哈哈。”
朝鲜人爱喝酒,到那里做生意,难免要应酬。李伟明说,当地人爱喝烈酒却不喜欢自己倒酒,喜欢替彼此倒酒,“因为自己倒酒表示赚不到钱,彼此互倒就表示大家有钱赚,我花了一些时间才适应这种饮酒文化。”
朝鲜人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信用第一”,只要找到好的合作伙伴,就算没有白纸黑字,只有口头协议,他们依然会守信用。李伟明说:“我在那边做生意,20年来从没被骗过,重点是要花时间了解生意伙伴,也给他们机会了解我。”
朝鲜并不如外界想象落后,平壤国际商品展上可以看到电脑、高清电视等商品。(潘君瀚提供照片)
对很多外国生意人而言,朝鲜的信息管制对沟通造成很大困扰。李伟明介绍,当地人没有个人电邮,为方便审查,所有电邮只能通过企业的统一邮箱接发,所以与朝鲜人电邮沟通一般会耗上好几天。如果有急事须要打电话,也得先发电邮通知,约好时间,再通过接线员接驳。
此外,朝鲜的国际电话费也很昂贵,一张售价40美元(1美元约1.40新元)的SIM卡其实只有15美元的储值,从平壤打电话到新加坡每分钟是2.50美元。如果要有上网功能,一张SIM卡的售价则是240美元,只有200MB的数据量,超高价令人咋舌。
李伟明笑说:“如果要打国际电话,我会建议参展商先准备讲稿,哈哈……由于信息和行动受到限制,很多本地商人干脆把参展当成度假,白天专心展览工作,晚上就聚在一起喝酒,反而有助于大家建立感情,有时甚至还谈成新的生意合作。”
虽然距离明年春天还有半年,李伟明已开始为春季国际商品展招商。面对朝鲜的各种负面新闻,他说那些都与政治有关,外国商人只要遵守联合国制裁,谈生意就好:“不是所有消息都是真的,我鼓励大家亲自到朝鲜走一走。其实,朝鲜人挺尊重外国人的,因为他们相信我们是有一点身份地位才能来到他们的国家。入乡就要随俗,我们也要尊重他们的法律和文化。希望朝鲜未来能更加开放,人民消费能力增强。”
苏炳强(63岁,三太星餐馆经营顾问)——对经济有贡献 获颁金日成徽章
2009年5月,平壤开设了朝鲜第一家快餐店“三太星”(Samtaesong),当时这可是一件大事,全球媒体竞相报道。三太星其实是一家联营企业,幕后推手有三个新加坡人,其中一人是苏炳强。
回忆起当年的决定,苏炳强说:“我拥有一家美国快餐店的连锁经营权,另外两个新加坡投资者没有餐饮业经验,于是邀我一起进军朝鲜。我认为是个商机,便决定放胆一试。”
三太星目前在平壤有三家大型餐馆,29家外卖店,一个中央厨房和最大冷藏库,员工超过130人。餐馆售卖汉堡、薯条、炸鸡、华夫饼、热狗等,售价介于1.70欧元(约2.50新元)至5.40欧元(约8.20新元)。
苏炳强在三太星的外卖店外留影。(苏炳强提供照片)
三太星在平壤有三家大型餐馆和29家外卖店,售卖汉堡、薯条、炸鸡、华夫饼、热狗等快餐。(潘君瀚提供照片)
在朝鲜开快餐店,本以为苏炳强会碰上一大箩问题,他却说一切相当顺利。“或许是因为我的朝鲜伙伴有很好的背景,所有员工都很合作、好学、有纪律、有礼貌,没有黑箱作业。这跟中国很不同,我曾经在成都和上海开过连锁餐馆,很快就撤出,因为实在太黑暗了。”
开店初期,苏炳强曾在平壤呆上两个月,现在他一年会到朝鲜两次,很多朝鲜人从生意伙伴变成了他的好友。有趣的是,鉴于他对朝鲜经济做出贡献,当地官员还颁给他一个金日成徽章。
他自豪地说:“这个徽章不随便给外国人,这表示他们把我当成半个朝鲜人看待。有一次,我从平壤搭飞机到北京时碰到一位朝鲜外交官,他很惊讶我竟然有这个徽章。这应该是个传奇吧,新加坡有几个人有这个徽章?”
过去八年,苏炳强见证了平壤市的翻天变化,高楼林立,新地铁线,新机场等基础设施相继建成,民生获得极大改善。“以前连原子笔和纸都难找,现在能买到LCD电视、平板电脑、国产车等。路上汽车也越来越多,人们的思想变得更开放,女性穿着自由多了。”
物质生活不断改善,但朝鲜人纯朴善良的个性依然不变,苏炳强举例说:“我每次到朝鲜公干,当地导游觉得酒店洗衣费太贵,所以会主动帮我洗衣服,分文不收。我活到这把年纪,在新加坡都没碰过这样的事,他们还保留儒家的敬老思想。记得三年前,三太星员工在我生日当天送我一束花,还带我到凯旋门前照相留念。”
苏炳强特别欣赏朝鲜人的民族性,面对国际制裁,他们依然充满自信,不屈不挠,不抱怨,对未来充满憧憬。“我觉得制裁对朝鲜不公平,大家都是人,应该有各自的生存权利,不该因为某种政治原因而打压它的发展。”
由于平壤市的快餐市场接近饱和,三太星现在也进军资讯和房地产业。苏炳强也被朝鲜生意伙伴介绍到高丽航空集团,协助训练餐饮部员工,并提供咨询服务。他认为,朝鲜在食品和基础建设上有许多商机,新加坡人应该抓紧机会,到朝鲜做生意。
“当初很多人笑我进军朝鲜,嫌他们穷、封闭,根本赚不了钱,结果我的生意做到今天,还看到朝鲜的进步。朝鲜人对新加坡没有戒心,我们应该利用这机会去做生意。其实他们的现代化不逊于新加坡,一旦国际制裁解除,相信全世界都会冲去跟他们做买卖。”
两名朝鲜女生在游乐场玩碰碰车,重拾童年。(潘君瀚摄影)
每到周末,朝鲜中老年人都喜欢聚集在公园唱歌跳舞,互相交流同时也娱乐身心。(潘君瀚摄影)
三个女生在朝鲜东部的海滩上追逐玩乐,附近也有人在玩沙滩排球,这画面可见到当地人的消闲生活。(潘君瀚摄影)
一对新人在平壤民俗公园拍结婚照,腼腆中带新婚的喜悦。(潘君瀚摄影)
朝鲜逢节日或重要场合都会举行大型歌舞活动,年轻男女都会盛装参加。(潘君瀚摄影)
潘君瀚在朝鲜东北部的清津旅游时,一群学生用手机拍他,他后来索性与她们一起玩自拍。(潘君瀚摄影)
朝鲜估计有超过300万个手机用户,他们使用的都是国产品牌手机。(潘君瀚摄影)
- 原标题:新加坡人另眼看朝鲜:一旦解除国际制裁,全世界冲去和他们做买卖
- 责任编辑:朱敏洁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5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243“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17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16“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90最新闻 Hot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