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城尼斯遭遇卡车恐袭:蔚蓝海岸一夜变成杀戮海岸
关键字: 法国尼斯恐袭尼斯尼斯恐袭尼斯卡车恐袭卡车恐袭恐袭法国恐袭蓝色海岸盎格鲁大街当地时间7月14日晚间,法国东南部城市尼斯发生震惊世人的恐袭事件。一辆卡车冲入猝不及防的人群,导致了大量人员伤亡。据称,凶手为一名31岁的突尼斯裔法国人。
时节恰逢法国国庆日,同时也是尼斯当地的旅游高峰季。当天的恐袭为这座古老而又美丽的城市蒙上了一层阴影。
尼斯:历时两千多年的古城
尼斯坐落于法国东南部的地中海沿岸,位于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系该区域第二大城市,第一大城市为马赛——观察者网注),紧邻意大利西北部城市热亚那。
尼斯所处地理位置
尼斯是法国第五大城市,同时也是欧洲历史最为悠久的城市之一。尼斯建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50年,当时一批希腊殖民者为了纪念对抗利古里亚人的胜利,便用希腊女神尼姬(Nike——著名运动品牌耐克也是得名于此——观察者网注)来命名这座新城。
尼斯蔚蓝海岸地区鸟瞰
到了中世纪时,尼斯变成了法国贵族与意大利贵族相互拉锯的据点之一,时常经历易主。最终于1860年,法国拿破仑三世和萨丁尼亚国王签定合约,尼斯成为法国的领地,直到今天。
事发地蔚蓝海岸一夜间变杀戮海岸
地处地中海沿岸,尼斯气候宜人,也是一座风景秀丽的旅游城市。尼斯冬暖夏凉,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性气候。在冬天很少有结冰的时候,几乎不下雪,有时在早春时节气温可以达到20摄氏度。
除了烈士纪念馆、圣女贞德教堂及海军博物馆等人文景观外,尼斯更是拥有引以为傲的自然美景。自法国土伦至摩纳哥,靠着碧蓝色的海景,整个蔚蓝海岸是地中海沿岸风景最为秀丽的地区。
风景秀丽的海滩
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尼斯的盎格鲁大街。五公里长的海岸以及滨海大道“盎格鲁街”是尼斯的重要象征。这条步行大道是19世纪时为冬季来此度假的富有英国游客而建。如今人们可以在这里轻松慢跑、骑自行车或散步。从尼斯的城堡山丘上,可以看到山下的老城以及眺望远处的大海及滨海大道。
盎格鲁大街附近的优美海景,让不少游客发出这样的感叹:
“Nice is nice,very nice(尼斯很美,真的很美)。”
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英国人开始来到尼斯过冬,疗养肺病,欣赏海岸的全景。有一年冬天特别寒冷,来自北部的乞丐大批涌入尼斯,于是一些富有的英国人提议为他们兴建一个有用的工程:沿海岸修筑一条步行道(chemin de promenade)。
盎格鲁大街是当地著名的步行街
尼斯市这条舒适的步行道的前景激起了人们的兴趣,大大增加了工作的机会。步行道最初按照当地方言尼斯语(Niçard)称为Camin dei Anglès(英国路)。1860年,尼斯被并入法国,随之这条街也按照法语改名为La Promenade des Anglais。
不过,14日当天恐袭却让这里欢乐祥和的氛围瞬间破灭。一辆横冲直撞的卡车让蔚蓝海岸一下子就变成了杀戮海岸。
恐袭让蔚蓝海岸一夜之间变成了杀戮海岸
法国当地媒体透露,实施袭击的系一名突尼斯裔法国人。这让人们在惊恐之余,也不得不省察一下当地的移民问题。
突尼斯移民甚众
据透露,制造这起恐袭的系突尼斯裔法国人(第二代北非移民)。这一消息的披露,势必将再度引发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社会对移民及多元文化问题的再思考。
作为地中海沿岸的海港城市,尼斯不仅在航海交通上极为便利,同时还拥有全国第三大机场蔚蓝海岸机场(恰好也坐落于事发的盎格鲁大街附近)。
法国国家统计局(INSEE)最近公布的调查研究显示,80%的法国移民青睐在大城市居住,其中巴黎大区的移民人口最多,占移民总人数的38%。三分之二的中国移民也选择居住巴黎。
幼小的儿童也未能幸免
INSEE于今年4月19日发表了最新的移民统计报告指出,法国移民的首选居住城市除巴黎大区外,移民人口最多的大城市分别是里昂 (Lyon)、马赛(Marseille)、图卢兹(Toulouse)、里尔(Lille)、波尔多(Bordeaux),也包括了尼斯(Nice)。
警方已经封锁了盎格鲁大街
目前,法国总人口达到6662万,其中570万人属于移民,移民占总人数的8.5%。在近600万的移民人口中,非洲移民占43.3%,欧洲移民占36.8%,亚洲移民为14.3%,来自北美和拉丁美洲的移民为5.6%。
尽管恐袭时有发生,但是法国仍然在年初放宽了移民政策。不过,在放宽政策的同时,二代移民无法充分融入经济活动的问题依然严重。
法国移民二代仍难融入
法国国民议会18日通过移民法案,将设立多年期居留证,为居住在法国的合法移民创造便利,省去每年去警察局续居留的麻烦。
据《欧洲时报》此前报道,虽然法国通过了“更便利”的移民法案,但法国移民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依然困难重重。为了更好地了解移民融入过程中的困难,来自法国国立人口研究所和法国统经局的22个研究学者在Cris Beauchemin,Chrisetelle Hamel和Patrick Simon三人的带领下,仔细观察了8300位移民的生活,并将他们的生活与他们的后代,以及本土法国人的生活进行比较。
调查组在Cris Beauchemin,Christelle Hamel和Patrick Simon三人的带领下,对22000人采访调查,试图找出个人出身对其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在法国,1/3的人口是移民或移民后代。他们多数来自摩洛哥、突尼斯、阿尔及利亚等法国前非洲殖民地,以及葡萄牙、西班牙等欧盟国家。
法国境内存在大量的突尼斯移民
此次研究指出:马格里布(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三国的代称)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土耳其移民后代被社会边缘化的现象。Patrick Simon,此次调查的第一协调人指出:尽管融入法国社会困难重重,移民仍然对法国抱有强烈的归属感。
移民二代有文凭,有法国朋友或是伴侣,不仅会讲法语,还会讲父母的母语。在世人看来,他们应该能够更好地融入法国社会。其实不然,调查发现,相比同龄法国人,移民二代常常是失业受害者,而且经常受到歧视。Cris Beauchemin,此次调查的第二协调人总结道:移民二代的经济融入跟不上他们的社会融入,“不同步”出现在这里。
因为难以融入法国人工作世界,移民二代往往被迫找一些不适合自己的工作,晋升之路也比法国土生土长的同事要长。移民二代经常受到歧视。找工作的时候被歧视,找房子的时候也被歧视,甚至去休闲中心也被歧视。
研究证明,移民二代逐渐丧失理论上应有的社会地位。面对这样的局面,Patrick Simon表示遗憾:其实,移民后代一直试图努力融入法国社会。可是,当他们需要法国社会提供一些活力时,阻碍就出现了。
研究还发现,不仅二代移民的经济融入和社会融入不同步,而且大部分男性群体根本没有实现社会融入。
因为学业失败,马格里布、黑非洲和土耳其的移民男性后裔们被社会边缘化了。他们中三分之一的人没有学位,甚至连初中文凭都没有。他们不仅没有文凭这一找工作的敲门砖,还被遗弃在其他族群不愿居住的街区。
(文/观察者网 李晽)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晽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742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54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5“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55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23最新闻 Hot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中方严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狱中赢得市长选举”
-
石破茂再强硬表态:美国,还不降
-
美方吹风会:中美都不想“脱钩”,同意税率下调115%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