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2日公布南海仲裁裁决 中方:不接受,不参与
关键字: 柳井俊二菲律宾南海仲裁南海仲裁黄岩岛 仲裁南海仲裁案 结果南海仲裁 仲裁庭组成人员
海牙常设仲裁法院(PCA)成立常设仲裁法庭,庭长是日本籍的柳井俊二(Shunji Yanai)。柳井俊二已任命波兰籍法官斯坦尼洛夫帕夫拉克为仲裁员,代表中国在南中国海仲裁案的仲裁员。柳井俊二又任命德国籍法官吕迪格.沃尔夫鲁姆为仲裁员,代表菲律宾在此案的仲裁员。
柳井俊二,日本人,1999年至2001年曾担任日本驻美大使,2005年起出任国际海洋法法庭法官,2011年当选国际海洋法法庭庭长,任期三年,2014年6月,再次当选国际海洋法法庭庭长,任期至2017年6月。他还担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的私人咨询机构“关于重建安全保障法律基础恳谈会(安保法制恳谈会)”会长,2014年5月15日,他曾向安倍提交关于解禁集体自卫权的报告书。
资料图:柳井俊二
以下是柳井俊二指定出任南中国海仲裁案的五名仲裁员:
1. 波兰籍的斯坦尼洛夫.帕夫拉克(Stanislaw Pawlak),仲裁员 - 指定代表中国。
2. 德国籍的吕迪格.沃尔夫鲁姆(Rudiger Wolfrum),仲裁员- 指定代表菲律宾。
3. 加纳籍的托马斯.门萨(Thomas A. Mensah),主席仲裁员。
4. 法国籍的琼皮埃尔.柯(Jean-Pierre Cot),仲裁员。
5. 荷兰籍的阿尔弗莱德.松斯(Alfred H. A. Soons),仲裁员。
斯坦尼洛夫.帕夫拉克,波兰籍,被庭长柳井俊二指定代表中国在南中国海仲裁案的仲裁员。帕夫拉克,1933年生于波兰的卡利什,1955年获华沙大学硕士学位,1967年在同一大学获博士学位。早期任教于华沙大学(国际法),又曾以客座教授身份任教于美、加大学。帕夫拉克曾出使美国(1967 - 70),加拿大(1978 - 83),波兰常驻纽约联合国大会(1989 -1991),叙利亚(1990-2001)…等国家。波兰驻纽约联合国代表(1973 -78,1983 - 90,2002 - 05)。被选为国际海洋法法庭(InternationalTribunal for the Law of the Sea, 简称 ITLOS)法官,现被任命为南中国海裁案仲裁员。
菲律宾拣选德国籍的吕迪格.沃尔夫鲁姆为其仲裁。沃尔夫鲁姆,1941年生于德国的柏林;1973年获德国波恩大学法律博士学位。沃尔夫鲁姆是国际海洋法法庭法官,也是前国际海洋法法庭庭长(2005- 2008);是德国海德堡大学国际法教授,又是美、加等大学的客座教授。从2008年开始,他是联合国负责调解达尔富尔冲突的调解人之一。
托马斯.门萨,1932年生于加纳的库玛西;1964年获得美国耶鲁大学法律科学博士。门萨是国际海洋法法庭法官,现被柳井俊二任命为南中国海仲裁案的主席仲裁员。门萨是1996年至1999年国际海洋法法庭庭长。主要的国际海洋争端经验包括:孟加拉与缅甸的海洋划界争端,加纳扣留阿根廷海军教学护卫舰自由号的阿根廷与加纳争端,和加纳与科特迪瓦共和国海洋划界争端等。
琼皮耶尔.柯,1937年生于瑞士的日内瓦,毕业于巴黎索邦巴黎第一大学,是国际海洋法法庭法官。柯曾先后任教于亚眠大学/索邦巴黎第一大学,是该大学的国际法教授。曾以辩护律师或法律顾问身份在国际法庭下处理过一些边界争端案件,如布基纳法索和马里共和国边界争端,利比亚阿拉伯民众国/乍得领土争端,博茨瓦纳与纳米比的卡西基里和色杜杜岛屿争端…等案件。
阿尔弗莱德.松斯是南中国海仲裁案唯一没有获得国际海洋法法庭法官职权的仲裁员。1948年,松斯生于荷兰,是名副其实的国际海洋法学者。松斯于1982年获得乌特勒支大学法律学博士后,曾先后任教于美国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国和乌特勒支大学的荷兰海洋法律学院,后来更成为该法律学院院长。松斯的国际经验中,包括以国际法顾问,专家或仲裁员身份参与过国际争端解决等案件。
南海仲裁案简介:
2013年1月22日,菲律宾单方面提起强制仲裁。应菲律宾单方面请求建立的五人临时仲裁庭,选定常设仲裁法院作为该案的书记处。此后,仲裁庭和菲律宾不顾中国一再反对,执意推进仲裁程序并作出裁决。
2013年8月1日,中国政府重申不接受菲律宾提起仲裁的一贯立场。2014年12月7日,中国政府发布关于菲律宾所提南海仲裁案管辖权问题的立场文件,全面阐述中国关于仲裁庭没有管辖权的立场和理据。立场文件指出,菲律宾提请仲裁事项的实质是南沙群岛部分岛礁的领土问题,不属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调整范围,仲裁庭无权审理;中菲达成了以双边谈判方式解决南海有关争议的协议,菲律宾单方面将有关争端提交强制仲裁违反国际法和《公约》;菲律宾提出的仲裁事项构成中菲两国海域划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中国已根据《公约》规定于2006年作出声明,将涉及海域划界等事项的争端排除适用包括仲裁在内的强制争端解决程序;各国有权自主选择争端解决方式,中国不接受、不参与菲律宾提起的仲裁具有充分的国际法依据。
2015年10月29日,仲裁庭就管辖权和可受理性问题作出裁决,裁定对菲律宾提出的7项诉求有管辖权,对其他诉求的管辖权问题合并至实体问题阶段一并审理。这一裁决受到多国海洋法学者质疑,国际法学界担忧仲裁庭擅自扩权越权可能创造危险的先例,破坏《公约》的整体性和权威性。许多专家指出,在南海问题上,菲律宾单方面提起仲裁无助于争端的化解,反而只会激化矛盾。与之相比,中方所主张的通过协商谈判和平解决南海争端才是正道。
(综合/观察者网 周远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周远方
-
“谈了2小时28分,美俄领导人史上最长通话” 评论 53“整个欧洲,瑟瑟发抖” 评论 151“中方在最后一刻续了,但美国牛肉还要等” 评论 122“中国发现NASA反应堆缺陷,探月竞赛天平倾斜了” 评论 154“中国40天没从美国进口LNG,澳企却拿下大单” 评论 131最新闻 Hot
-
“整个欧洲,瑟瑟发抖”
-
“特朗普与普京迎来‘雅尔塔时刻’?”
-
白俄罗斯以间谍罪判处一名日本男子7年监禁
-
被特朗普威胁要承担“可怕”后果,伊朗强硬回怼
-
与前殖民者“切断关系”,尼日尔和布基纳法索退出了
-
“中方在最后一刻续了,但美国牛肉还要等”
-
“欧盟的8000亿欧元计划或让赤字爆炸,这个代价希腊熟”
-
“中国发现NASA反应堆缺陷,探月竞赛天平倾斜了”
-
特朗普关税无力阻挡?“中国车拥有我想要的一切”
-
“中国40天没从美国进口LNG,澳企却拿下大单”
-
“我父亲为你父亲举办了英雄的葬礼,而你却让他进了监狱”
-
这个南太岛国从加拿大转向中国,反对派炸了...
-
加拿大总理首访,选了英法两个“可靠”盟国
-
哄特朗普改口,共和党人故意说:这么做会让中国变富…
-
俄军官:已控制库尔斯克州几乎所有定居点
-
SpaceX确认龙飞船已脱离国际空间站:将带回两名滞留宇航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