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巴马访印度与莫迪互相高调秀亲密 对南海局势表关切
关键字: 奥巴马访印南海局势最新消息
印度要当美国的区域守护者?
25日美印还签了一份关于亚太和印度洋区域的联合战略构想,印度《经济时报》26日称,“这一行动恐怕不会不引起北京的重视”。文章称,4个月前莫迪访美时与美签署的联合声明中就提到了南海局势,对南海所谓“正在升温的紧张局势和海洋领土争端”表示关注。此次的“战略构想”重申前次声明的内容,称“相关国家必须保证航行和空中飞越的自由,尤其是在南海”,并称斯里兰卡政府更迭以及“非亲华”政府上台,对美印新战略构想是一个有利因素。
对于奥巴马与莫迪对南海的关切,并呼吁保障该区域航行自由。中国外交部回应称,中国一直是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坚定维护者、促进者和建设者。我们一贯主张南海有关争议应该由直接当事国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当前,南海局势总体是稳定的,南海航行与飞越自由从未存在任何问题,相信以后也不会有任何问题。希望域外国家尊重地区国家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努力,保持南海地区的风和日丽。
金灿荣对《环球时报》说,美印都是南海区域外大国,他们签署文件为的是使自己在南海问题上的表达更具有合法性,“中国对此不必太在意,只需稳当地继续推进自己的相关政策”。
路透社25日报道称,印度总理莫迪去年5月上任以来推行“向东看”政策,力图抗衡中国在南亚的影响力:协助斯里兰卡反对派把亲中的总统拉贾帕克萨拉下台,跟与中国有领土纠纷的日本和越南加强关系,又跟中国厂商竞标孟加拉国港口工程。这一系列动作让多年来鼓励印度配合“重心转向亚洲”政策的美国很满意。美国国务院亚太助理国务卿罗素上月说:“莫迪用言语和行动展现出,他想把印度的影响力拓展到更大的区域,我们对此非常欢迎。我们开始把印度当成区域守护者。”
除了亲密,奥巴马的第二次印度之行也收获了不少抗议。
亲密背后暗藏芥蒂
一些俄媒对美印走近表示担心,俄纽带新闻网称“不排除俄印两国此前签署的突破性协议将无法履行的可能性,包括核能和石油领域的协议”。俄副外长莫尔古洛夫26日表示,俄印关系具有独特性,奥巴马访印成果不会影响到莫斯科和新德里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俄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专家沙乌缅表示,此次奥巴马访印的一项任务是平衡去年12月普京访印的成果,当时两国达成共同生产第五代战机及建设新的核电站等协议,“美印关系是达不到这一水平的”。
不过奥巴马因为要赶着去见沙特新国王而取消了泰姬陵之行,这令接待方印度颇感失望。此前《印度教徒报》还用电脑合成出奥巴马与米歇尔在泰姬陵前的合影。据该报25日报道,虽然目前印度对此无任何官方表态,但不少已为此准备数月的北方邦官员流露出惊讶与失望,有网民自嘲:奥巴马对印度的“友谊”真是脆弱。
不少媒体指出,美印关系基础并不牢靠。2013年,印度驻纽约女外交官科布拉加德遭搜身风波令两国关系降至冰点,莫迪本人也曾因古吉拉特邦的穆斯林被害事件在2005年被美国拒签。
俄新网评论称,莫迪政府希望美国能够将其视作“平等的伙伴”,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专家卢涅夫表示,就战略问题,印度不会脱离自己的既定路线,也就是说,与美国的潜在冲突还将持续下去。而印度将会继续与俄中巩固关系,比如参加金砖国家和上合组织的活动。美国自己也知道,印度是一个平衡性的国家,“像钟摆一样”,而它的摆动总是理性的、符合自己利益的。
巴基斯坦《黎明报》26日对此评论称,不可否认,美国在亚洲能够为印度提供安全保证,印度在由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中找到了安慰。但不清楚的是,印度是否有能力或者资源对崛起的中国构成挑战。布鲁金斯学院印度项目主任马丹日前对美媒说,美印走近也许是因为“彼此在对方的中国战略中看到自己的角色”,但双方也都不愿在中国与另一方之间,做出“二选一”的抉择。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梁福龙
-
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0“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34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03“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84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91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