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麦克·鲍尔:用美元计价比较中美经济?不,我们需要更立体的视角
最后更新: 2024-06-11 09:09:02根据非营利性组织“负责任的联邦预算委员会”(CRFB)2024年1月的最新预测,到2030年,公众持有债务占GDP之比将达到125%(预测中位数)。对于35.5万亿美元的GDP总量来说,这意味着总债务负担将从目前的34.1万亿美元上升至44.4万亿美元。即未来六年新增10万亿美元债务,平均每年1.7万亿美元。同样,这个预测也可能过度乐观,因为它只符合2023年的结果,并假设在此基础上没有继续增长!
只有最悲观的预测场景——2030年的公众持有债务占GDP之比为130%或总额146万亿美元,才相当于每年新增2万亿美元的赤字。但这也是假定在2024年的预测基础上不会进一步增加:回顾6年前,也就是在新冠疫情爆发前的2018年,美国的预算赤字为7790亿美元,只有今天的一半。
这里2万亿美元,那里2万亿美元,很快你就能谈到真实的数字!
2024年1月,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Jamie Dimon)和美国众议院前共和党籍议长保罗·瑞安(Paul Ryan)在智库两党政策中心的一次对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戴蒙预测,如果联邦赤字的失控得不到遏制,美国债券市场将会崩溃:“一旦这个进程启动,全世界的市场——顺便提一句,因为外国人持有7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最新估计为7.6万亿美元)——都会出现叛乱,这是最糟糕的结果。我们面对一座悬崖,已经看到了悬崖尽头,距离走到尽头还有10年的时间。”
资料图: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
瑞安也表示同意:“这是我们有史以来面临的最能被预测的危机。”(笔者个人对这个时间期限的看法更加不乐观。特别是唐纳德·特朗普的胜选很可能加速这个进程。“负责任的联邦预算委员会”估计,特朗普总统任内为美国增加了8.4万亿美元的赤字(占34万亿美元总额的25%),包括他到处宣扬的中产阶级减税政策带来的滞后效应。)
如果这场“最能够被预测的危机”变成现实,支撑全球金融体系的脆弱平衡将被打破。没有迹象显示,美国国会计划解决日益膨胀的预算赤字问题,民主党人一心想要增加联邦开支,而共和党人死心塌地地反对加税,甚至主张减税。
2024年1月,美国众议院以357比70票的结果通过了得到两党支持的“美国家庭和工人减税法案”,这将导致预算赤字进一步增加780亿美元:民主党为他们的选民基本盘争取到了儿童保育信贷;共和党为他们的基本盘争取到了企业税收减免。
如果戴蒙预测的债券市场叛乱爆发,其风险不仅仅包括外国投资者(通过他们为美国经常账户赤字提供资金)停止为美国现有的预算赤字填补新的资金,这些外国人甚至可能开始抛售美国资产。如果发生这种情况,美元的价值将很可能被削弱。
地平线上还存在着另一个悬崖,在美国很少有人敢提及:精算师预测,到2033年至2034年,美国的社会保障基金将会耗尽。2022年,该基金一共有1.24万亿美元的福利支出。2034年以后,受益人只能领到应得金额的77%。届时,美国国会是否会采取行动填补差额?基于2022年的水平,这意味着每年本应该增加3000亿美元的支出,进而算进赤字中。
如果发生这样的债券市场叛乱,预计以市场利率衡量的美元价值之间的差额将开始朝以购买力平价指数衡量的美元价值靠拢。这将缩小美国经济相对中国经济规模的差距。到那个时候,隐藏在《魔眼》图片中的巨龙形象将变得更加清晰。
然而,美国债券市场发生叛乱的影响远远超出了美元价值这个层面。美国国债是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关键一环。其地位源于10年期美国国债那被视作全世界无风险利率的收益率,即资本的机会成本。正如阿基米德的杠杆原理那样,这个收益率是全球金融活动赖以运作的支点。(彭博社最近重点报道了Gavekal集团联合创始人查尔斯·盖夫的研究,他发现,自2018年以来,中国政府债券是远比美国国债更优质的无风险资产:收益率高出30%,波动性却低很多。)
与此同时,在当代中国,国家面貌正在经历巨大的改变。许多观察中国的外籍人士(尤其是那些经常做出末日预言的人)都忽视了一点,那就是中国正在果断地转型。在邓小平时代,发展的主题词是“不增长则衰退……”到最后,中国确实实现了经济增长与房地产行业的萧条。
在新一代中国领导人的时代,发展的主题词是“国家安全”。这并不仅仅意味着西方传统意义上侧重军事领域的安全。事实上,中国现在关注的重点是实现技术、能源以及(与之相关的)环境领域的国家安全。
这些动力结合起来,将带来经济安全、军事安全,以及(哪怕低于2000年到2019年高速增长期的)经济增长。事实上,如下文所述,它们已经成为拉动GDP增长的最大单一驱动力。
对于那些准备好接受《魔眼》测试的人来说,一幅令人震惊的中国图片将映入眼帘。这不仅仅是因为中国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每年生产的产品是美国的三倍,甚至超过排在后面的8个国家之和。
中国也已经成为全球的科技大国。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每年两次发布的《关键技术跟踪》报告对64个技术领域进行评估,发现中国在其中53个技术领域领先,而美国只有11项领先。
美国依然在高端计算、芯片设计(但不包括令人感兴趣的光子学领域)、生物科技与太空技术领域领先。但在这11个美国领先的技术领域中,美国在其中5个领域相对中国的优势微乎其微;而中国在所有11个领域中几乎都位居第二。相应的,美国如果在某个领域不是第一名,也不一定就是第二名。印度在5个技术领域胜过美国,韩国在1个领域胜过美国。在每一个注重自动化生产和工业加工的领域,中国都处于领先地位。
而在2023年的热门科技赛道——人工智能的6个子行业中,中国在其中4个领域领先。即使在美国依然领先的2个领域——先进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自然语言处理,其相对中国的优势也十分有限。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刘姝威最新发声,谈及柔宇和华为
2024-06-10 10:32 -
英特尔半年两度更新至强,中国仍是美CPU巨头必争之地
2024-06-08 17:33 观网财经-科创 -
大跌17%,iPhone在欧洲也卖不动了
2024-06-08 07:34 观网财经-科创 -
小米紧急回应“SU7冲出停车场致1死3伤”
2024-06-07 14:50 -
对标Sora,快手发布视频生成大模型
2024-06-07 11:39 观网财经-科创 -
新业务减亏45%,美团稳了?
2024-06-06 18:16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财政部:6月14日将发行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
2024-06-06 18:00 观网财经-金融 -
盒马自有品牌出海,进驻美国超市和电商平台
2024-06-06 14:21 -
共享充电宝涨到每小时4元起步,“行业老大”却不赚钱了?
2024-06-06 12:05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英伟达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超苹果,是泡沫吗?
2024-06-06 10:24 观网财经-海外 -
为什么二战后亚洲不像欧洲那样热衷建立多边联盟?
2024-06-06 08:12 -
四川南江:探索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房屋抵押贷,用于县内购房
2024-06-06 07:15 观网财经-房产 -
斗鱼主动退缴涉主播非法收益超1亿
2024-06-05 18:57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交通银行:聘任张宝江为行长
2024-06-05 14:16 观网财经-金融 -
“70后”张毅正式就任建设银行行长
2024-06-05 14:12 观网财经-金融 -
金价飙升,为何周大福深圳工厂突然停工停产?
2024-06-05 13:22 黄金游戏 -
懂车帝将分拆IPO?消息称字节寻求筹资至多8亿美元
2024-06-05 11:41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央行主管媒体评普华永道“退单”风波
2024-06-05 08:45 观网财经-金融 -
英特尔CEO:如果美出口管制太严,中国就必须生产自己的芯片
2024-06-04 22:30 观网财经-科创 -
4月份全国共销售彩票554.57亿元,同比增长10.2%
2024-06-04 15:21
相关推荐 -
“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评论 18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442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64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66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100最新闻 Hot
-
“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
巴基斯坦发起“铜墙铁壁”行动:已打击20多处印度军事设施
-
华春莹:你好呀,丁真
-
克宫回应:支持30天停火,但得妥善安排“细节问题”
-
特朗普:鲍威尔不爱我
-
“讲真,印巴打仗我们管不着”
-
普京:welcome,卢卡申科:现在都用英语了?
-
X平台:印度要求封禁8000多个当地账户,否则重罚
-
4月中国对东盟出口激增20.8%,美媒惊了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