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入世不平等条款该修改了
《中国入世议定书》的若干条款早已为人所诟病,因为这些条款准许其他世贸组织成员方在中国入世后15年内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12年内可对中国特定产品实施过渡性保障机制,令不少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摩擦中颇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之感。[全文]
-
新兴经济体危机会重演吗
未来必然到来的以重新收紧货币政策为特征的货币战争第二阶段,有很大风险引发大规模的资本流动逆转和债务危机。作为全世界外贸依存度最高的大国,我们不能无视其它国家潜在的国际收支和货币危机传染的风险。[全文]
-
给奢侈品进口降税论“泼点冷水”
在奢侈品进口税论战中,主张降低奢侈品进口税者的主要论点是通过降低奢侈品进口税消除洋品牌奢侈品国内外市场价差,以便消除对国内消费者的歧视,并将赴海外采购者的购买力留在国内。这一论点忽视了境内外销售周期错位因素和发展中国家国内消费者盲目追捧发达国家品牌与时尚的作用,是站不住脚的。[全文]
-
资本市场是否正在透支中国消费概念
中国消费可持续增长只能立足于改善收入分配格局、缩小两极分化之上,而奢侈品消费主要源于富裕群体,让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快于高收入群体收入增长,其结果必然是奢侈品消费增长速度不如整个消费增速。[全文]
-
美国真的希望人民币升值吗
人民币汇率问题其实只是美国对华政策的一个抓手而已,之所以抓住不放,是因为现阶段这个工具用起来最为顺手。[全文]
-
梅新育:中国在利比亚的损失没那么多
中国在利比亚直接投资甚少,中国公司在利比亚的项目大部分是承包工程;姚坚所说的188亿美元指的是合同金额,而不是我们在那里的直接投资。[全文]
-
中国输美新技术打开能源合作新局
这次绿色合作伙伴四方合作协议,中国是输出方,让我们信心大增:我们有能力在能源技术领域取得局部优势,而这能让中美双方合作建立在更平衡的基础上,实现更大程度的互利。[全文]
-
房地产反暴利的必要与局限
在运用限制房地产融资、反暴利等手段调控房地产市场时,不宜对其订立过高的期望目标值,能够将房地产泡沫抑制在一定程度之内,熬到全球货币政策变调,那就是成功。[全文]
-
逆周期金融监管的难点
经过这场由次贷危机发展而成的全球性金融经济危机,至少就主要经济体而言,构建逆周期金融监管体系以降低市场波动性,已成共识和发展潮流。[全文]
-
冷静看待特别提款权邀约
权、行政权力,其影响力归根结底还是依附于主权国家。要改革国际货币体系,降低对美元的过度依赖,还是要靠其它国家货币崛起成为国际货币。[全文]
-
冷静评估收入差距
我国行业间工资差距的确比较大,但并非全球第一。看看美国、欧洲金融业高薪在刚刚过去的次贷危机中引发的国际性争议和在他们本国的民愤,便不难明白这一点。[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