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高铁不能自废武功(二)
关键字: 高铁辩诬梅新育动车铁道部高铁辩诬之二:果真安全性能更差?
2011年7月23日的温州恶性动车追尾事故震动国内外,40人遇难,172人受伤,多年未见的特大交通安全事故令中国铁路一夜之间承受了空前的压力。
7月27日和8月10日,温家宝总理先后主持召开国务院第165次、第167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事故调查处理和铁路安全工作;事故调查组聘请了铁路运输、电力、自动化、通信、信号、安全管理、建筑等专业领域的12名专家组成专家组,其中全国人大代表2名、全国政协委员1名、两院院士2名,还邀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事故调查工作。
国务院还组织开展了高速铁路及其在建项目安全大检查,由相关部委、高校、科研院所、咨询机构的业务骨干和技术专家组成12个检查组,检查了10个铁路局内已开通运营的全部高铁线路、29个在建高铁项目以及相关设备生产厂家,铁道部同步组织开展了全路安全大检查。为听取事故调查和铁路安全大检查结果汇报,最终又专门于2011年12月28日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
如此级别的技术和安全检查,在我记忆中,近30年未曾有过。由于近年中国高铁突飞猛进举世瞩目,相应放大了这场事故的影响。尽管此次出事的是动车而不是高铁,中国高铁的形象仍然不可避免遭受重创,过激呼声一时高涨,中国高铁成为众多媒体和有一定知名度的社会人士口诛笔伐的对象。
然而,无论事故何其严重,解决问题都不可能靠发泄情绪,只能靠冷静理智运用科学,就事论事是解决问题的合理途径,外推太广,上纲上线太高,除了把事情搞乱之外别无用处。
事件过去近一年,我们客观冷静横向比较,不难发现,中国铁路的安全记录在全世界并不差,可说是相当好。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自是不能与中国相提并论,因为印度当月4天之内就发生了3起火车车祸。2009年一年火车事故就死亡25705人的印度(法新社报道),近两年一年铁路事故死亡1.5万人。
而根据英国《每日电讯报》2012年4月17日报道,印度重要铁路轨道上每年都能发现约6000具尸体,仅孟买通勤铁道线上每天就能找到12具尸体;由于死尸遍布铁轨,印度列车不得不时常减速行驶,导致列车到站时间表形同虚设。阿根廷1970年2月发生的严重铁路交通事故造成了236人死亡。
就是与中国之外铁路技术最先进的德国和日本相比,在发生事故的极端情况下,中国铁路的表现也相对要好得多。因为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发生于恶性大雷雨天气,而且发生在数十米高的桥梁上,车厢坠落,加大了伤亡损失。但与温州此次事故相比,德国、日本恶性列车事故发生于平地,天气也较好,伤亡却是温州此次事故的数倍:
德国埃舍德列车脱轨事故发生于1998年6月3日,由慕尼黑开往汉堡的ICE884次高速列车在运行至距汉诺威东北方向附近小镇埃舍德时脱轨,死亡100人,重伤88人。
2005年4月25日,日本兵库县尼崎市一列载有580多名乘客的列车出轨,107人罹难,400余人受伤。当年12月25日,日本列车“稻穗14号”在日本北部山形县庄内镇脱轨翻车。日本警方次日公布,这起出轨事故中的死亡人数当天已达4人,受伤人数达到33人。
进一步考察高铁技术最成熟、最系统的欧洲,除1998年埃舍德列车脱轨事故外,近20年来还发生了多起严重铁路事故:
1990年2月,德国鲁塞尔斯海姆(Rüsselsheim)两辆火车客车相撞,造成16人死亡 。
1991年10月,法国尼斯—巴黎高铁在梅伦(Melun)与一辆货运火车迎面相撞,造成16人死亡。
1992年11月,德国一辆从法兰克福开往汉堡的客运火车与一辆脱轨货运火车相撞,造成10人死亡
1993年8月,西班牙北部一辆客运火车在隧道内与另一辆火车迎面相撞,造成12人死亡。
1997年3月,西班牙北部纳瓦拉省(Navarra)火车出轨,造成18人死亡,94人受伤。
1999年10月,英国伦敦火车站附近两列车相撞,31人死亡 。
2000年11月11日,奥地利一列开往滑雪场的山地火车在隧道内部起火,造成这列火车上死亡155人,对面驶来列车中死亡游客1人,浓烟弥漫又造成山上车站3人被烟雾毒死。
2001年2月,英国铁路客车撞上一辆出了事故的汽车,造成10人死亡,多人受伤。
2002年11月,在法国铁路线上,一辆从巴黎开往德国慕尼黑的卧铺车厢起火,造成12人死亡。
2003年5月,匈牙利西部一辆火车在铁路、公路交道口撞上一辆巴士,造成34人死亡。
2003年6月,在西班牙马德里,一列客运列车撞上货运列车,造成19人死亡。
2005年1月,意大利铁路客货车相撞,造成17人死亡
2006年9月,德国高铁试验车在埃姆斯兰德(Emsland)路段撞上一辆停止轨道上的维修车,造成23人死亡
2009年6月,意大利北部维亚雷焦市(Viareggio)火车站内一辆加油车爆炸,造成 29人死亡。
2010年10月12日,乌克兰东部列车与旅游巴士相撞,造成45人死亡。
2011年1月底,德国客货列车在一条单行铁轨上迎面相撞,造成10人死亡,18人重伤,25人轻伤。
2012年4月21日,荷兰两列客运列车在首都阿姆斯特丹西郊一座火车站附近迎头相撞,125人受伤,其中重伤50余人,情况危急13人。该国1962年1月8日乌德勒支火车事故也是两列客车迎头相撞,死亡93人,受伤52人。
……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有多少煽情的报道和愤怒的叫骂,以温州事故为由否定中国铁路产业在逻辑上是站不住脚的。
生命诚然可贵,但死亡又无法挽回;技术进步必然带来相应的风险,以爱惜生命为由扼杀技术进步无助于挽回已逝生命,反而剥夺了后人的机会。假如把否定高铁上升到“爱惜生命”的高度,那么我们不难如此推而广之:
汽车问世时,质疑之声就不绝入耳,目前每年全世界车祸死亡人数比现在的任何一场战争都多,仅在印度这样一个汽车很不普及的国家,2007年一年车祸就死亡114590人,平均每天死亡300多人,请问各国为什么不禁止汽车?难道每年近百万死亡还不能打动他们冷酷的心?
根据专业论文数据,发达国家一般为每用电50×108kWh就要触电死亡1人。每年要死这么多人,为什么不全面禁止用电?发达国家老百姓的性命果如草芥一般?
……这样的模板还可以不断拷贝下去,可这样的逻辑有何意义?事故发生之后,关键是依据科学求实精神找出问题所在,全盘否定,除了毁灭自己的进步和前途之外别无用处。
更重要的是,假如借此无限上纲,否定中国铁路技术和管理体制的一切成就,推倒重来,那么不仅会使得中国铁路丧失业已取得的技术赶超成就,重新沦入落后境地,而且有可能因为无视实践结果而盲目推行的所谓“体制改革”而增加风险。
在这次事故之后,有人借机高叫“铁路民营化”;但且不说这么做势必造成的恐怖级腐败问题,欧洲和日本1980年代以来实践的结果早已表明,铁路民营化之后事故率均明显上升,原因是其它条件相同,民营企业有着更强的动机为了提高利润而减少安全投入、裁员等等。
1980年代撒切尔夫人操刀的英国铁路私有化堪称败笔,自不待言;就是在铁路技术在全世界最先进之一的日本,私有化恶化铁路安全记录的案例也不止一起。在2005年4月25日造成107人死亡、400余人受伤的日本兵库县尼崎市列车事故中,“铁路私营化”政策就被普遍视为祸根。
因为事故线路是连接关西商城大阪以及宝冢的热门铁路线,在铁路业界通称为“摇钱线路”,其所属的西日本铁道公司一年前私营,路线时间表异常紧凑,早上繁忙时刻每隔三四分钟就发一辆车,此举固然能够运载更多乘客,增加盈利,却令驾驶员压力大增而有失控之虞。
2010年8月至9月之交,南非大部分铁路长途客运服务停运,原因是服务运营商与铁路网拥有者Transnet之间发生纠纷。
阿根廷于1990年代推行铁路系统私有化,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1/3的轻轨系统被一家私营企业拿下。其结果是铁路系统缺乏维护,设备老化,事故多发。
2011年2月16日,两列火车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的圣米格尔相撞,造成4人死亡,上百人受伤。同年9月13日,布宜诺斯艾利斯西部的弗洛雷斯区发生城铁火车和公交车相撞事故,次日伤亡人数便增至239人,其中死亡11人,受伤228人,约20人伤势严重。2012年2月22日,布宜诺斯艾利斯一列城铁出轨,51人死亡,600多人受伤。当月27日,布宜诺斯艾利斯城铁再次发生意外,一列城铁进站后因为电路故障爆炸起火,一名司机受伤。
在铁路系统事故频发的现实压力下,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费尔南德斯于2012年2月27日发言,暗示可能重新国有化铁路系统,称政府是公众最佳保护人,应主导解决阿根廷面临的难题。
……
难道为了造就几家几户不劳而获神奇暴富的豪门,我们就该付出牺牲经济效率和众多人命安全的代价?此次事故后的声浪之所以如此之高,是因为有些人有些势力借机表演企图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而他们的目的并不符合绝大多数国民的切身利益,我们又何必让他们消费同胞苦难的图谋得逞!
(作者系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标签 旧文资料-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陆状飞
-
马斯克宣布“美国党”明年参选,共和党人警告 评论 202法国撺掇欧盟:加强关税壁垒,对抗中国 评论 261“美国一退再退,这里也要让给中国?” 评论 85又威胁上了!“最高70%,12国等着收信吧” 评论 146以军总长被曝与内塔尼亚胡激烈争吵:这么干局势会失控 评论 111最新闻 Hot
-
马斯克宣布“美国党”明年参选,共和党人警告
-
法国撺掇欧盟:加强关税壁垒,对抗中国
-
以伊冲突后,哈梅内伊首次公开露面
-
俄共通过决议:认定赫鲁晓夫关于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报告存在错误
-
梅德韦杰夫回怼吕特:有件事说对了,你该学习俄语
-
“美国一退再退,这里也要让给中国?”
-
“24死超20名女童失踪”,特朗普“震惊”,地方官却…
-
又威胁上了!“最高70%,12国等着收信吧”
-
特朗普:这方面,普京很“专业”
-
特朗普玩爽了,美国人傻眼了…
-
以军总长被曝与内塔尼亚胡激烈争吵:这么干局势会失控
-
“是特朗普向媒体爆料:马斯克吸毒”
-
哈马斯接受停火框架,特朗普:好事
-
江苏:县级以下禁止开发政务服务APP
-
“家庭主义者”卢特尼克,把欧盟鸽了
-
通话通了个寂寞?特朗普不满,克宫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