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全球观察:俄两男子向列宁墓泼水被拘 72岁拜登也要参选美国总统 朝鲜称《采访》幼稚下流
关键字: 奥巴马国情咨文法国查理周刊反恐恐怖主义斯里兰卡中国恐怖袭击在欧洲引发的余震还在继续,法国总理瓦尔斯21日宣布,法国将新增近3000个反恐岗位,监控该国超过3000名极端分子。20日,两名俄罗斯男子向红场列宁墓泼洒教堂“圣水”,似乎想借此令伟人起死回生,二人随后遭到警方10天拘禁的处罚。俄罗斯的老对头美国方面,又有一人放出风声称可能参加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72岁的副总统拜登“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或将成为“大热门”希拉里的有力对手。
《刺杀金正恩》再次挑动了朝鲜的神经。除了在国内公映,美国方面还要把它送上柏林电影节。对此,朝鲜外务省21日愤而发表声明,用“幼稚下流”形容该片,并且称此举是“明目张胆的煽动恐怖主义行为”。
更多资讯,请看观察者网今日环球观察。
欧美
1、法国宣布将新增近3000个反恐岗位监控极端分子
据外媒报道,在经历了巴黎多起恐袭案并造成17人死亡的惨剧后,法国总理瓦尔斯当地时间21日在一场会议中宣布该国最新反恐计划,他表示未来3年内法国将再创造2680个反恐工作岗位,以监控该国超过3000名极端伊斯兰主义分子,这一计划需要4.25亿欧元的财政支持。据悉,被监控的极端分子中,有曾在巴基斯坦、阿富汗、也门等地作战的经历,现在还有差不多1300人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参加志愿军。
除此之外,瓦尔斯还称政府将建立一个“防止极端主义”特殊网站并向社会公布。法国教育部还会根据此项要求出台具体措施。在谈到反恐计划所需的费用时,瓦尔斯称由于新的计划是临时提出,因此不会占用公共开支,只会从每年节约的费用中支付。
巴黎近期接连发生数起袭击事件。法国当局展开反恐行动,逮捕了12名疑似向袭击案枪手提供帮助的嫌疑人。目前,法国警方已经释放了其中8人。17日,奥朗德在外省视察时号召国民要坚决维护“言论自由”和“世俗化”的法国价值观,强调法国不会向恐怖主义和暴力屈服,并向民众传达了“生活应该继续”的信息。
法国总理:新增3千反恐岗位,监视该国超过3000名极端分子(资料图)
2、比利时首相谈“反恐”:形势在掌控之中
比利时首相查尔斯·米歇尔1月21日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的联线采访,他披露,比利时警方在1月15日晚间的反恐搜捕行动可谓是“恰逢其时”。根据情报分析,恐怖分子正预谋在搜捕行动后的数小时内实施恐怖袭击。米歇尔说:“目前的形势在我们的掌控之中。情报显示恐怖分子有一些针对警察、司法机构以及平民的袭击预谋。但是,我们的反恐行动取得了成功。”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主持人在问及比利时警方1月15日的成功行动是否得益于美国情报部门提供的信息。米歇尔表示自己无法透露细节内容,但他认为欧美之间在反恐问题上的情报交换需要进一步加强。
比利时警方1月15日傍晚在东部城市韦尔维耶实施反恐行动,与三名恐怖分子在该市中心发生枪战,两人当场被击毙、一人受伤被擒。比利时警方此后还在布鲁塞尔、莫伦贝克、菲尔福尔德、韦尔维耶等地进行了12次搜查行动,先后拘捕了13名可疑分子。
米歇尔在采访中还提到,比利时监狱的确成为了极端分子的“温床”。他说:“我们已经意识到了监狱存在的问题,并将在不久的未来进行改进。”
比利时内政部长扬·让邦当天在布鲁塞尔表示,比利时的反恐级别目前处于次高级(三级)的状态直至1月26日。这一状态清楚地表明:零风险的情况不再存在。比利时政府将尽一切手段确保百姓的安全。
3、美国副总统拜登表示可能再次竞选总统
曾说漏嘴称“当副总统真烦人”的拜登在当地时间21日表示,自己可能会竞选总统,挑战另一位热门候选人、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但尚未做出决定,目前有许多工作要做,仍有“充足时间”(做出决定)。72岁的拜登对美国媒体说,他会在今年夏天决定是否再次参选。他还评价希拉里是“一位真正有能力的人、一位朋友”。
拜登曾长时间担任特拉华州联邦参议员,担任过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司法委员会主席。他曾参加1988年美国总统选举民主党内初选,但最后失败。拜登2007年1月向联邦选举委员会备案,正式参加2008年总统选举,他在艾奥瓦州初选失利后退出大选。时任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随后选择拜登为竞选伙伴。
自拜登2009年宣誓就任副总统后,有关他将再次竞选总统的传闻一直未曾中断。虽然拜登在内政外交各领域拥有丰富经验,但目前他在党内的支持度落后于希拉里·克林顿,后者尚未宣布参选总统。
共和党方面,前佛罗里达州州长杰布·布什正在“积极探索”参加2016年总统大选的可能性,他已经辞掉所有企业和非盈利组织董事会的职位,并成立了一个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前马萨诸塞州州长罗姆尼也在考虑三度角逐白宫,此间舆论认为,如果罗姆尼确定参选,他将是共和党内最有实力的竞争者。
拜登:希拉里是真正的朋友~
4、普京:俄罗斯能够克服经济困难
俄罗斯总统普京21日表示,俄罗斯完全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克服经济困难。
据新华网报道,普京当天在一个政府工作会议上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刚开始时俄罗斯面临的压力更大,没有任何国际机构愿意向俄罗斯金融机构提供贷款,但俄罗斯还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克服了危机。当前,俄罗斯虽然面临西方制裁的不利环境,但照样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所有问题。
普京表示,俄罗斯在应对经济困境时会遵循市场经济原则,更多地利用市场手段解决经济问题。同时,俄政府在居民社会福利方面的投入不会有任何减少,所有社会福利项目都会如期进行。
受西方制裁和国际油价下跌影响,俄罗斯经济发展面临巨大的下行压力。根据俄罗斯经济发展部最新预测,如果油价在每桶40美元至60美元之间,2015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将萎缩3%至5%。
5、俄外长回应俄军“入侵”乌克兰:先拿出证据来
据俄媒报道,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的年度记者会于21日在俄外交部会议厅正式召开,他就2014年俄罗斯的外交做总结,并回答记者提问。在谈及有关“俄出兵乌克兰”一事时,拉夫罗夫表示,那些指责俄罗斯向乌克兰派遣部队和武器的人首先应该找到证明这些活动的证据。
“关于俄罗斯向乌克兰派遣部队和武器的说法我听到很多次了,我只说一点,如果你们这样确定,那么先把证据拿出来。没有人能够或者想给我们看事实”,“我们的伙伴,无论是乌克兰还是美国都没有办法出示证据,就像2014年7月发生的马航客机坠机事件一样。”
乌克兰总理亚采纽克19日再次声称遭到“俄军入侵”。乌军方甚至宣称,在顿巴斯地区有8500多名俄军人。这种说法遭到俄方否认。据乌克兰国家通讯社20日报道,乌东部城市顿涅茨克一个区出现“恐怖分子”的火炮战斗群;而顿涅茨克另一个区还有“俄罗斯恐怖势力”的另一个装甲群,包括6辆装甲车和4辆坦克。
19日,乌总理亚采纽克与波兰总理会晤后表示:“乌军情报部门确认,俄罗斯向乌克兰派了军人和军事装备”。他称,有坦克、“冰雹”式多管火箭炮系统、“山毛榉”防空导弹及无线电对抗设备,而无线电对抗设备在顿涅茨克市场是没有售卖的,只有俄国防部拥有这种装备。
6、2014年俄罗斯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0.5%
俄罗斯财政部21日说,2014年俄罗斯财政赤字为3279.63亿卢布(约合50.5亿美元),约占2014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GDP)的0.5%。
据新华网报道,俄罗斯财政部当天公布的数据显示,根据初步计算,2014年全年俄罗斯的财政收入为14.496万亿卢布(约合2230.6亿美元),比2014年俄罗斯财政预算中规定的财政收入高1.8%。2014年全年俄罗斯的财政支出为14.824万亿卢布(约合2281亿美元),比2014年俄罗斯财政预算中规定的财政支出高6.2%。
去年12月俄罗斯财政部长西卢安诺夫曾表示,2014年俄罗斯财政会出现盈余,财政盈余约占全年GDP的0.5%。但去年年底俄罗斯为帮助国内银行业融资,发行了总额为1万亿卢布(约合153.9亿美元)的国家借贷债券,考虑到这一因素,2014年俄罗斯财政将出现赤字。
另外,截至2015年1月1日,俄罗斯的储备基金共计4.945万亿卢布(约合761亿美元),国家福利基金共计4.388万亿卢布(约合675亿美元)。俄罗斯自2003年起将石油出口超额收入积累起来建立政府稳定基金,并于2008年2月1日将其拆分为储备基金和国家福利基金。储备基金用于补贴财政开支不足和偿还国家外债,国家福利基金则主要用于补贴养老金。
7、俄两男子向列宁墓泼水遭拘禁10天
据台湾“中央社”20日援引俄罗斯媒体报道,两名俄罗斯表演艺术家在红场朝苏联领导人列宁陵墓泼水,并大喊“起身离开”,被警方逮捕并拘留10天。两人的行为被拍摄并上传至网络。影片显示,这两名俄艺术家19日从教堂走出,手里提着桶装水,直接跨过护栏、朝陵墓泼水。直到有人出面制止并被逮捕,才结束他们的脱序行为。和他们来自同个艺术团体的杜米兹卡亚(Irina Dumitskaya)告诉记者,这两名男子分别是舞蹈老师与电脑程式工程师,他们被判拘禁10天。
观察者网注意到,视频中二人提着的水桶上画着黑色十字架,《莫斯科时报》称,二人似乎希望通过泼洒圣水,能让这为苏联领导人起死回生。
视频截图,水桶上的十字清晰可见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隆洋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924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56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58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27最新闻 Hot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中方严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狱中赢得市长选举”
-
石破茂再强硬表态:美国,还不降
-
美方吹风会:中美都不想“脱钩”,同意税率下调115%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