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丁·雅克:中国重视全人类文明,这是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
最后更新: 2024-05-09 03:27:21问:我们前面谈到了中国式现代化,这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启示?换句话说,打破殖民统治之后,想要发展得更好,他们应当在哪些领域重点建设,中国又该如何支持他们?
马丁·雅克:中国的经济增长率约为5%,按原始购买力计算,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比美国大25%左右。因此,中国仍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这对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件好事。
目前,中国经济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电动汽车。我们知道汽车最早由西方国家发明,他们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现在中国电动汽车发展强势,并且在西方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和关注。
在内燃机时代,中国汽车质量一般,出口也不多,所以世界各国对中国并不重视。但中国政府意识到了电动汽车发展的巨大潜力,并鼓励投资和发展电动汽车。所以现在中国的电动汽车产业已领先十年。其他国家在享受这一成果的同时,也要努力跟进实现自身发展。
我认为,中国的电动汽车可能会占据欧洲市场的三分之一。曾经欧洲的汽车制造,尤其是德国的汽车制造业要比美国好得多,因此这种反转是戏剧性的。当然,我不知道到底会发生什么,因为欧盟现在正在考虑给中国电动汽车增加关税。但不管怎么样,中国在电动汽车和锂电池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一战略选择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启迪意义。
另一个重要领域是绿色产业,即可再生能源。现在,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风力发电机以及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此方面需求仍在不断扩大,要实现将全球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工业化前1.5摄氏度以内的目标,我们还任重道远,所以未来这种需求会更大。以上是我强调的两个重要领域。
当然,中国经济正处于数字化和绿色化的进程中,而这两点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两个重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初,侧重于基础设施。在今年第三次“一带一路”合作高峰论坛上,基础设施仍是一个重点。但另外一方面,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绿色化、数字化发展正成为新的热点。
问:在之前对话中,您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并鼓励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吸引全球人才。所以您认为大湾区的城市如何?在未来,应该如何保持其对人才的吸引力?
马丁·雅克:大湾区这一发展理念,对中国和世界都非常重要。湾区发展有一个重要阻力就是香港。香港因其独特优势,本应在大湾区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在香港生活两年半后,我发现很多香港市民看不起中国内地居民。当然,这也是英国多年殖民遗留的问题。在过去的几年,情况已经有一些好转,所以我觉得大湾区已经具备全方面发展的可能性。如何吸引人才?近几年来确实有些困难,比如说疫情阻断了人才的交流往来。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包括香港、澳门和珠三角9个城市
2017年以后,西方对中国的敌意就越来越多,诋毁的言论也越来越多。可能西方国家确实在用冷战思维思考问题。在此之前,本世纪初一直到2016年,西方整体上对中国还是非常感兴趣的,但是现在更多地呈现出一种排斥态度,对中国的负面评价多于正面评价。但我认为,欧洲的形式正在好转,问题在于世界局势仍不稳定,难以预测。所以总体而言,条件要比之前好一点,是有利于整个大湾区发展的。
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吸引全球富有挑战精神的年轻一代,他们对中国的反对情绪并没有那么强,可以吸引他们来湾区学习工作,而且湾区有一些非常好的公司,比如华为,即使受到美国打压,也仍然坚持自主研发生产先进芯片。还有腾讯、比亚迪等公司,都对国际人才有很大的吸引力。
外国人才来到大湾区,面临很多障碍,比如语言障碍。国外学习中文的人并不多。一方面,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可以吸引很多外国人。但另一方面中文的复杂性以及中外文化巨大的差异,让很多外国人望而却步。
但不管怎么样,大湾区都可以放手一搏,它应当向世界展现出自信、开放的一面,努力把自己建设成全球经济发展的中心,说服吸引世界人才来此发展。当然,现在它不是一个梦想,而是一个现实了。
问:刚才你提到过中国在绿色能源和全球电子领域有优势,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经济表现将如何促进全球经济的增长呢?
马丁·雅克:在回答您这个问题前,对前一个问题我还有两个想法。
第一点是,我们如何更好吸引西方的明星人才,让他们愿意来大湾区工作学习一年、两年、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存在哪些壁垒?又该怎么消除这些壁垒?对于西方的青年才俊来说,他们去美国要比来中国容易,因此,我们要消除这些障碍,才能够确保大湾区能够成为大家都向往的人才聚集地。
第二点是,大湾区的吸引力还有待强化,我们需要有一些名人为湾区背书,在大湾区投资、建厂、设立公司。像马斯克在上海建立了超级工厂,这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同时这也是上海一个非常重要的名片,所以大湾区也需要做到这一点。
马斯克参观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
至于中国如何为世界经济贡献这一问题,我认为,首先,中国要保持现在的增长速度。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中国要保证每年5%的最低增长率,当然经济发展的质量也非常重要。像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大都有着发达的经济,但中国还有很大一部分地区经济不够发达,因此,国家要帮助这些贫困地区进一步发展。
其次,中国要在绿色、数字产业领域去引领世界发展。前两天我听说中国有可能会在2030年之前提前实现碳达峰的目标。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这将成为全球性的重磅新闻,因为很多国家都是在拖后腿,没有兑现自己的目标。如今,在全球气候变化这一关键议题上,中国能够取得如此大的进步,真是令人赞叹。
问:作为清华大学的客座教授,您对清华学生的印象如何?
马丁·雅克:总体来说,中国学生都非常勤奋努力,他们生活在一个非常鼓励创新的时代,从小到大他们都受到鼓励,要具有全球视野,并努力取得成就。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摆脱贫穷实现了小康。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新挑战,这些都进一步促进年轻一代的成长。这种环境难能可贵。二战后,我出生在英国,我觉得从二战后我们就一直在走下坡路。
所以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你们有深厚的教育传统,完善的教育保障,对教育重要性的共识。这创造了很好的环境。中国父母,尤其是母亲,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我唯一要对中国学生提出的批评或者建议是,出国后不要一直扎堆。我们出国就是为了更好地去了解其他的国家、文化,结交新朋友。我非常爱中国,我从90年代中期就一直经常来中国,我非常爱这个国家,也非常喜欢不同文化给我带来的挑战。所以我希望中国年轻学生有机会出国深造时,要保持好奇心,不断地去探究,当然,你会觉得和其他中国人在一起更自在,但不要因为不了解、不融入而不思进取。
问:那么,你对我们国家的年轻人有什么建议呢?
马丁·雅克:现在,中国的年轻一代处于一个非常好的时代,他们正在经历中国的各种变化和变革。可能很多人认为,1978年以来改革已持续几十年之久。但变革仍在进行,从历史长河看,这只是很小的一段时间。我并不是不鼓励年轻人出国,其实有时候出国工作、学习、历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非常好的。所以我认为中国年轻一代非常幸运,生逢其时,要抓住时代的机遇去研究探索,享受美好时光,为中国和全世界都作出贡献。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周子怡 
-
导演陈英雄出任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委会主席
2024-04-29 15:18 -
网络短剧,如何才能成为中国文化的“新质生产力”?
2024-04-26 11:58 -
知名女星演唱会全场喊退票?官方回应
2024-04-21 15:31 -
热搜第一!黄子韬就不当言论道歉
2024-04-21 11:51 -
真相?危害社会的毒瘤——依法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25年特稿之五
2024-04-19 09:06 反邪教 -
清明假期第一天,一组数据看出行新特点
2024-04-04 12:13 -
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结果揭晓
2024-03-22 10:45 考古 -
民进中央:建议加大教育捐赠的税收减免力度
2024-02-28 15:48 -
近3000件文物首次亮相!殷墟博物馆新馆下周开馆
2024-02-19 14:05 考古 -
原来年味在这道文化大餐里……
2024-02-11 22:17 -
“苦恼的不是图案不够多样,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太过于丰富”
2024-02-11 07:27 春晚 -
“我代表泰国人民,向所有中国游客发出最诚挚的邀请”
2024-02-01 14:34 -
我“嘉”年货带回家,亲戚家的小孩都馋哭了
2024-01-30 11:22 爱申活·暖心春 -
何立峰: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
2024-01-29 19:00 -
书生在官场的365天,建了座“不网红”的图书馆
2024-01-27 14:31 观察者头条 -
去年国外撤回大量中国学者论文,教育部:开展高校撤稿论文自查
2024-01-04 15:46 -
这次,他们要为“男声”正名!
2023-12-29 13:03 -
破译一个字奖10万元的甲骨文“悬赏令”,公布第二批获奖名单
2023-12-02 22:52 -
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遗址考古取得新突破
2023-11-29 11:30 考古 -
7名干部集中轮训期间到私企内部食堂违规吃喝,官方通报
2023-11-10 11:40 廉政风暴
相关推荐 -
“美方高估了自己,以为中国很急…” 评论 93“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评论 159“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评论 88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评论 67“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124最新闻 Hot
-
“美方高估了自己,以为中国很急…”
-
被中方约谈后,沃尔玛找补:积极响应号召
-
“为了和平,我们可能不得不放弃部分领土”
-
巴防长警告:可能爆发“全面战争”
-
“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
“西方企业从中国买零件,运到全球组装,太蠢了”
-
“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
暴跌72%!5年来,中国取消美国猪肉订单最大规模
-
“美国开始找台阶了,中国没停手”
-
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
日本也不跟,“拟抵制特朗普联手遏华贸易的计划”
-
日本和歌山县4只大熊猫,将于6月底送返中国
-
特朗普:俄罗斯没占领整个乌克兰,让步很大啦
-
日本:中国不买美国大豆,要么我们买?
-
“特朗普发现美国不再不可或缺”
-
特朗普再提“第51州”?加拿大总理:的确说了,但他称我为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