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意骏:后“疫情”时代,西方主流媒体才发现鸡蛋扔在了自己脸上
导读就在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国内得到控制之时,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却不断拉响警报。如何分析西方媒体在抗疫新阶段时的表现,以及如何评价疫情相对比较严重国家的防疫措施,观察者网就此采访了定居沈阳的美国作家马意骏。(采访 观察者网/武守哲)
观察者网:马意骏先生您好,很高兴再次对您做一个采访。这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不但湖北武汉的局势稳定住了,而且全国的本土新增确诊数量归零。您所在的辽宁省也早已下调了应急响应。可否谈一下,这一个月以来,相比1月情况比较严重的时候,个人生活有没有什么变化?
马意骏:我也注意了一下官方公布的数据,当时辽宁省曾连续多天没有新增病例,就我所居住的沈阳市来说,差不多两个星期没有新增病例了,所以辽宁是全国比较早的下调应急响应的省份。我和我的家人的生活和以前相比有一点改变,但是变化并不多。每日的警觉性和戒备心也并没有降低。沈阳市民的最大变化并不是街道上的行人越来也多,或者商场内的摊铺是否都在逐渐复工,而是心境变了。大家的心情越来越放松,可以在有限范围内自娱自乐的活动,从脸上的表情看,逐渐摆脱了之前的焦虑不安。
日常生活的变化还和以前差不了多少,儿子还是每天线上学习。
观察者网:目前全球的疫情形势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越来越国际化了。从欧洲的角度看,意大利的情况最为严重,您是一位意大利裔美国人,可否分析一下,为何意大利在这段时间成了新冠状病毒肺炎的重灾区?
马意骏:确实现在疫情防控已经成了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具体到意大利,主要是北部地区病毒传播很快。意大利的伦巴第和威尼斯大区现在的情况和1月下旬的武汉情况很像,就是在一个人口很密集的地方突然爆发,而且瞬间占用了大量的医疗资源。中国做得很好的一点就是及时把武汉和湖北隔离开了,限制了省际人员的流动,所以中国除了湖北以外的情况一直很可控。但是对意大利如何应对疫情,我个人是有些信心不足。因为中国疫情爆发之后,意大利本来有至少两周的时间窗口期,他们完全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做好足够的防控准备,包括医疗设施建设,但很遗憾,时间被浪费了。
但是意大利疫情为何突然变得很严重,传播路径的追踪这一点还是个谜,而且只有我们进一步关注意大利疫情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才能判断意大利政府到底要负多大责任。
3月2日下午6点,观察者网视频连线了马意骏先生(观察者网视频编辑 张逸清)
观察者网:可否问一下,作为意大利后裔,您现在和意大利还有多少联系,是否还有亲戚在那边?
马意骏:在意大利还有一些远房亲戚。我一直强调,研究和消灭新冠状病毒,是全球各国必须共同承担的责任,这个议题必须要和政治意识形态切割,可是西方的主流媒体还是不停地在带各种节奏,他们对舆论的引导是很愚蠢的。
提及到我的个人家族史,我不想说太多,只想说一句“我爱中国”。我承认中国很多方面不够完美,但这就是我的家,我妻子就是土生土长的沈阳人。我祖先为了寻求更好的生活,漂洋过海从意大利移民去了美国,所以我对美国还是要保持足够的尊重。在大的疫情面前,身份认同突然变得不重要了,我们在灾难面前都是人类族群中的一员,有可以共通的情感。但出于西方主流媒体一贯对中国的偏见,他们的对华报道出现了一些很偏激和不理智的言论,这也并不反常。
有些所谓的中立媒体也在暗地里充当了美国政府的传声筒,表达了美国官方的一些看法。但是现在美国也出现了疫情扩大化的情况,该轮到美国人好好考虑,如何从中国汲取足够的经验,做好对新冠状病毒的防控工作。结束找替罪羊的游戏,认真把当前应该做的隔离和检测做好,才是美国政府应该做的事情。
观察者网:除中国、意大利之外疫情比较严重的国家还有伊朗、韩国和日本等。从地理位置上看,他们距离中国比较近。网友们也在讨论,中国现在到了严防外部输入的时候了,是否需要限制疫情严重地区的人来华旅行,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马意骏:我所在的辽宁省和韩国和日本的距离尤其近。提到这两国的疫情管控,我补充一点信息,我曾和美国商务部的某个朋友聊过,他们说在美国的日裔和韩裔都在忙着向他们本国援助运送一些口罩或者医疗设施。
而且我从当初的新闻了解到,中国疫情严重的时候,日本和韩国曾给了中国不少援助,所以现在我觉得有必要建立一个东亚防控联盟的体系,旅行限制不一定是最优解,因为中日韩的联系非常紧密。昨天我妻子还告诉我,在沈阳的韩国人很多,我们当地并没有对他们有任何敌意或者针对性隔离。因为疫情造成的排外和对特定人群的仇视不但违反了基本道德,也对整体的防疫大局没有任何帮助。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为大邱市紧急筹备的2.5万余个医用口罩(@中国驻韩大使馆)
观察者网:我们来聊一聊美国的情况。现在美国已经出现了许多因为新冠状病毒传播而致死的事件,而且确诊人数也在迅速升高。作为一个美国人,我觉得您应该有在美国就医的经历。美国对疫情的防控和其国民医疗和卫生健康体系息息相关。疑似病人的诊断费用和医疗保险关系也很大,可不可以说,目前美国对疑似、确诊病人的检测和隔离对收入有限的民众很不友好?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武守哲 
-
美方又倒打一耙!耿爽:不要装无辜
2020-03-23 23:05 -
15岁少年冲卡受阻打死防疫人员,警方回应
2020-03-23 22:4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李兰娟担心境外输入导致产生第二次大疫情
2020-03-23 22:43 -
深圳口岸:所有来深人员均需做核酸检测采样
2020-03-23 22:3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湖北武汉:重启恢复城市功能
2020-03-23 22:0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全国各地精准施策 加速推动复工复产
2020-03-23 21:53 聚焦安全返程复工 -
战“疫”每日观察丨瘟疫常改写人类历史 但并非随心所欲
2020-03-23 21:5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最高礼遇!各地欢迎英雄凯旋
2020-03-23 21:4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李强今天赴14号线工地、北外滩和锦江集团调研慰问,要求为奋力夺取“双胜利”作更大贡献
2020-03-23 21:14 上海观察 -
@高校毕业生,2020年这些就业渠道要知道
2020-03-23 20:42 -
万物复苏!湖北人的生活正在重启
2020-03-23 20:3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战疫成效证明中国制度优势(国际论坛)
2020-03-23 20:3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求是微理论:共和国的战“疫”时刻
2020-03-23 20:34 -
中国专家组谈抗疫:硝烟未散又逢病毒肆虐,中东打好阻击战
2020-03-23 20:3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一“网”无前 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2020-03-23 20:29 扶贫攻坚战 -
郑州恢复堂食后超过4人算聚餐?谣言
2020-03-23 20:28 -
全力阻击境外疫情!最新措施在这里
2020-03-23 20:26 -
中国支援非洲抗疫!埃航机组对话催泪 曼德拉名言励志
2020-03-23 20:2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驰援湖北,解码“苏大强”的战疫时刻
2020-03-23 20:2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地评线】南方网评:让科技创新为复工复产提速加油
2020-03-23 20:25
相关推荐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7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68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01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7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306最新闻 Hot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
英国快和美国谈成了?条件是…
-
改道、停飞,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军方公布回击细节:两国战机均未侵入对方领空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