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误判了自身的影响力
任何试图在既有体系之外,复制出一个更为复杂且同质的新架构的努力,最终都难以奏效。因此,我并不认为会出现“意外惊喜”式的平行系统。[全文]
-
新冠带来巨大损失后,一个潜在的积极因素正在显露……
尽管看起来令人惊讶,但只要从这次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中走出,一个生产力的大增长和大繁荣的新时代可能就要到来。至于这种情况是否会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就要看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政府和企业打算如何摆脱疫情的影响了。[全文]
-
博鳌现场| 凭什么中国数字经济能发展得这么好?
监管的核心目标是整体福祉的增加。除了要增加消费者的利益,还要保护竞争。互联网是新事物,我们应该拥抱和接受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牢牢把握底线,只要底线把握住了,让实践先跑一段,我们再总结,产生理论,再过来补课和监管。[全文]
-
中国模式下,该如何区分国家目标与商业利益
中国和西方的模式可能开始趋同,而主要差异在于——在中国,党和国家作为非所有权利益方,代表公共的利益。由于国家在私营部门中的角色没有得到明确阐释,中国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已经因此遭遇了阻碍,尤其是在涉及国家和网络安全的行业。[全文]
-
世界规则已改,华为这样的公司该如何自处?
如今发展中国家已经占到全球经济的55%,我们不知道中国的结构未来还会怎样演变,但是在重新设计合作形式时,需要包容这些差异。有人会说,随着发展中国家变得更富裕、人民收入更高,它们的组织形式会越来越像发达国家,然而这种说法与事实不符。[全文]
-
面对不友好的竞争对手,中国该如何发声?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有的国家对中国的态度越来越激烈。华为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甚至可能还有英国都收到了制约,所以华为必须要讲清楚,他们在海外发展项目时并不受其他因素控制,而且,华为必须发出可信的信号,证明他们是拥有市场准入权的。[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