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平:用21世纪的方式,去看21世纪的奇迹
关键字: 射电望远镜天文望远镜贵州【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马平】
按照活动安排,我7月30日从贵阳出发,去看一口500米口径的“锅”——世界最大的射电天文望远镜。虽然我是一个天文外行,虽然望远镜还没有启用,虽然只能在外围的观景台上俯瞰“天眼”,我还是抱着“朝圣”的心态向望远镜前进,来怀念我童年的一段记忆:
80年代中期,刚刚拥有阅读能力的我得到了一本科普书:《通向宇宙的新窗口》
(原书压在地下室里,图片来自孔夫子旧书网)
虽然时至今日我也不知道作者何一平的真实身份,但我不得不感叹一句写得好。全书从太阳对雷达的干扰写起,对射电天文学娓娓道来,一直讲到最新(当时)的成果和发展预期。读何先生的文字,让你感觉自己并不是一个正襟危坐听报告的学生,而是与作者同车出行的老友,听他一路介绍沿途景色,在亲切而平等的对话中增加见闻。从此我就知道人眼能看到的星空并不是宇宙的全部,知道人类为了超越可见光谱,建造了几百台没有透明镜片的巨型射电望远镜,知道美国科研机构已经在波多黎各建设几百米的射电“大锅”,知道我国规划中的望远镜也只有几十米口径……30年后的今天,不用出国,就能看到无可争议的世界第一射电望远镜,虽然自己不是天文工作者,也会对童年的记忆感慨万千。
从贵阳到望远镜所在的平塘县,汽车要开两三个小时——恰好赶上建军90周年大阅兵。如此精彩的直播,看不到实在可惜。同车的朋友忽然想到,比亚迪的车配了4g网卡,还有车载电脑的大屏幕,不如一试。
打开车载电脑,是安卓系统,临时下载了一个央视的app,打开直播……惊喜扑面而来!
有直播可看,我放弃了试驾的想法,安心看沙场阅兵。否则的话,看着微信群里惊呼不断,看着别人赞叹新装备,就算是朝圣之旅,也不会安心享受旅行的。坐了几十年的车,在车里看直播(大屏),这还是头一次。
到了景区,换乘旅游区的内部车辆,手机和照相机就必须交出来了,因为望远镜虽大,探测的信号却十分微弱。之前有人指出,全世界射电望远镜工作几十年,接受的全部信号都不如几个雨滴落地能量强,融化不了一片雪花。现在平塘“大锅”投入使用,就算能在总接受能量上加一两个雨滴,也经不起现代无线电的“污染”。所以,我理解景区的安排,只是遗憾不能和大锅来一张自拍合影。
再往里走,就要加几句吐槽了。射电望远镜算得上世界级的科学工程,借旅游开发的机会,本应建设一个世界级的科普基地,但就目前的布置来看,这个“科”字很值得怀疑。在通往观景台的路上,每个休息平台中间都竖了一根巨大的浮雕柱,上面刻着星座图样和……星座运程。上下通道各六个,正好是12黄道星座算命法。在距离“天眼”几百米的地方看到这个布置,我无言以对。
当然,络绎不绝的游客,很多也不介意这一点,因为从他们的交谈中可以听到,他们在盛夏带孩子来此,就是要“开天眼”,改运程,提高成绩的。星座运程什么的可能正合他们的心意。走到山下的旅游服务部,除了一两个望远镜模型之外,其他的纪念品和天文、科普没有任何关联。无论有意无意,景区似乎也在很大程度上利用了“开天眼”的口彩来宣传自己。至于当地旅游局拿出来和“天眼”并称的“天坑”与……“天书”,更是难以直视。大家可以自己去查查。中国的科普工作和旅游业的发展还是任重道远啊。
(近景为建设中的观景台,现已建成)
抛开这些不快,天眼本身还是非常壮观的。观景台距离望远镜只有一二百米,500米直径的视觉冲击,加上直指苍穹之外的意向,即便只看一眼,也足以让我感慨“不虚此行”。
虽然在贵州平塘选址,很重要的一点是看上了底部近乎球面的凹地,但“大锅”并不是紧密固定在地面上的,而是由4000多块正三角型活动反射板拼合而成。三角形每个顶点上都有一个“下拉索促动器”即计算机统一控制每个顶点和地面之间的距离,可以在百分之一秒内做出变化。从示意图上可以看到,每个三角形有3个顶点,而每6个顶点共享一个促动器,所以一共有2000多个促动器,控制着整个曲面随时变化。
(三角形反射板,薄到几乎透明)
(安装在三角形反射板顶点的促动器)
为何要让曲面不断变化呢?
- 原标题:用21世纪的方式,去看21世纪的奇迹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宋煜昊
-
王毅应约同布林肯通电话 评论 288卢拉:期待同中方密切高层交往,深化互利合作 评论 27外交部:中国民用无人飞艇因不可抗力误入美国领空 评论 966中吉乌铁路筹建加速,吉乌项目办公室设在吉国首都 评论 275最新闻 Hot
-
澳运煤船正驶向中国,阿尔巴尼斯有望年内访华
-
“中国人从不向我们发号施令,美国官员倒是经常提条件”
-
中吉乌铁路筹建加速,吉乌项目办公室在比什凯克设立
-
成都一商场女厕设无遮挡男童便池,涉事方回应
-
“若盟友援乌远程导弹,我们保证不打击俄领土”
-
普京:80年后再遭德坦克威胁,俄回应力度将远超坦克
-
生育登记与结婚“脱钩”,挑战伦理、助长黑产业?
-
美军火商拟1美元卖乌克兰两架无人机,但…
-
布林肯刚走,以色列就立刻发动空袭
-
白宫幕僚长在交接仪式上哭了,称赞拜登是“好父亲”
-
美国奥委会:支持俄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但...
-
为抗衡中国,美国30年后重开这个大使馆
-
美债上限首回合“交锋”,无果
-
澳大利亚新钞票将不再印英王像,澳财长:我希望看到一个共和国
-
俄大使困惑:布林肯就不能直接给我们外长打电话?
-
俄外长:沙利文这话太可怕,想把所有人变成美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