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凯硕:中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的长期战略
关键字: 中美关系中国崛起中国外交特朗普朝核问题钓鱼岛南海一带一路战略【翻译/ 观察者网张成】
2017年1月20日唐纳德·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的时候,世界本来极有可能见证中美关系的恶化。毕竟,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曾激烈地批评中国:“我们不能继续放任中国‘强奸’我们的国家,而这正是目前的情况。”他还宣称未来将给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的标签”。
然而一年后,中美关系的稳定程度令人惊叹。到底发生了什么?是特朗普做出了改变?还是中国进行了调整?什么事情影响了两国关系走向?朝鲜问题促进还是破坏了中美关系?
实际情况很复杂。正如中国古代中原帝王精于管制“蛮夷”那样,当代中国领导人也深谙“管理美国”的艺术。他们知道,美国总统候选人在竞选期间必然会批判中国。好比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于1992年威胁中国,但仅仅一年后便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晤期间与中国领导人形成良好互动,其面目转换之快令旁观者难以置信。
这解释了为什么即便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屡次挑衅中国,胜选后又与蔡英文通电话,但中国仍然决定主动采取措施稳定中美关系,并于2017年4月顺利达成海湖庄园会晤。考虑到特朗普反复无常的个性,中美两国元首的会晤原本很可能遭遇挫折,但事实上却进行得十分顺利。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朝鲜半岛的事态甚至可能对中美关系起到了促进作用。2016年至2017年间,朝鲜屡次通过核试验和洲际弹道导弹试射发起挑衅。按理,中国被美国视为朝鲜的盟友,朝鲜的这些举动本应扩大中美两国之间的嫌隙。但与此相反,它反而使中美认识到防止核扩散、维持东北亚稳定的共同利益。特朗普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曾坦承:“在听了(习主席解释中国和朝鲜半岛历史)十多分钟后,我意识到事情并不简单。我强烈感受到他们对朝鲜有强大的控制能力,但事情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正因如此,特朗普和习近平在佛罗里达声明称将就朝鲜问题展开合作。
然而随着朝鲜继续挑衅,美国一次次宣称将进行报复性打击。特朗普在推特上发文:“如果朝鲜做出不明智的举动,军事解决方案已经就位,且已锁定、上膛。”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妮基·黑莉也放出狠话:“一旦战争爆发,毫无疑问,朝鲜政权将被彻底摧毁。”到2017年末,原本很可能爆发冲突的朝鲜半岛却仍然维持着和平。中美两国经过各自考量,都认为战争的代价实在太高昂。据估计,冲突爆发头一天,韩国首尔就可能有100万居民要丧命于朝鲜的炮火之下。
在东亚安全事务中,难解之结比比皆是:中日两国围绕钓鱼岛的争议依然存在;中国与四个东盟国家(文莱、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在南海的分歧尚未解决;“萨德”雷达系统给中韩关系带来的阴霾仍未散去。中国冷淡处理中韩关系,导致去年1月至8月中国访韩游客数量骤降近50%。中国工程队去年在洞朗地区修建道路时,曾与印度危险对峙。这也可能导致爆发冲突,但最终两国同意回归原状。
观察中国如何应对边境问题,我们可以总结出一套清晰的规律。在涉及根本利益的地方,中国必将牢牢站稳立场,但同时也愿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为双边争端降温。例如,尽管中日属于地区竞争对手,互信水平未得到改善,但两国关系却保持了平稳。
为什么中国的短期行为如此务实?答案很简单。中国领导人与西方领导人不同,更关心长期利益,他们清楚时间在自己这一边。中国经济将在未来十年里变得更加强大,而且各国都会逐步采取务实态度调整对华政策,以适应中国作为头号强国的世界。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杨晗轶
- 最后更新: 2018-03-28 07:47:25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64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19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49“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50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