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冲突可能持续百年,你有思想准备吗?
美国的经济、外交和安全政策统统开始把与中国全面敌对竞争作为核心原则。至于特朗普,他不需要理解原则,只需跟随直觉,自有人为他提供零和冲突的框架、填充细节。[全文]
-
若帮着流氓超级大国打压中国,就太没良心了
美国已经成为连盟友都欺凌的流氓超级大国,它对中国的敌意不仅来自中国某些具体行动,更来自于中国崛起这一事实。在两个大国关系恶化的情况下,美国曾经的盟友应该如何自处?[全文]
-
中国能够成为高收入经济体吗?
中共具有看清高收入民主国家政治经济问题的敏锐眼光,全球金融危机、日益下滑的生产率增速、选出特朗普等不适任的国家领导人以及结果注定悲剧的脱欧等等,所有这些都被中国人看在眼里。对于数量庞大的中国人来说,西方民主制度的吸引力恐怕已经降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点。[全文]
-
避免冷战,美国先得明白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
中美两国之间正在开启一场旷日持久的冲突,美国希望改造中国,而中国则担心美国试图遏制自己的崛起。如果任凭中美冲突升级,全球经济与公共事务都会蒙受巨大损失。若要避免这样的结局,美国得明白几条道理。[全文]
-
北京精英如何看世界?(附赠西方读者留言精选)
北京的精英们是如何看待当下这个世界的呢?4月28日上午,我参加了“2018中国与世界思想对话会”。在过去25年里,我曾多次在中国参加此类活动,上个周末的这场对话会可以说是与会者在表达观点时态度最为坦诚的一场。[全文]
-
中国该如何应对美国的贸易战?
中国应如何应对唐纳德·特朗普近日宣布的那些极具侵略性的贸易政策?答案是:以战略取胜。中国应当制定长远的策略以应对美国日益高涨的敌意。特朗普的贸易政策是当下国际关系中极度不稳定的因素,但中国应当为自己和世界的利益着想,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当下。[全文]
-
文明冲突,也许会在西方内部应验
在全球合作体系中,西方可能暂时依然是最响亮的声音,但这个前提是西方要团结起来。如果美国与当代欧洲观点最反动最沙文主义的人站在一起,那么西方就不复存在了。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欧洲人不应与美国人并肩,而要与更开明的人为伍。[全文]
-
50年后中国需思考五大问题
中国人喜欢思考很长远的事情,喜欢向远处看,我很赞赏这一点,但50年后的中国会如何,很难想象。50年后,中国想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中国在世界上的角色将是从未有过的、全新的,当它第一次真正处于世界的中心,就需要很好地定位。[全文]
-
我是难民的儿子,但是说到现在的欧洲难民潮嘛……
我是难民的孩子,我坚信欧洲有保护难民的道义责任,我们的国家既不会彻底封闭,也不能完全开放,而要尽量取得微妙的平衡。与此同时,国家永远把本国公民摆在第一位是无可指摘的。[全文]
-
中国站上世界之巅了吗?别怕
世界银行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或将在今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对此,《金融时报》两位专栏作家就“站在世界巅峰的中国”一题分别撰文。“中国崛起已经改变了世界。中国对世界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如果美国治理得当,中国这个崛起中的大国想要像美国那样影响世界,那还得等待很长一段时间。”[全文]
-
主流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当前局势
马丁·伍尔夫提到很多经济学家语言到了这场危机,比如努里尔·鲁比尼很早就警告过物价泡沫化,指出资产价值被高估和高负债间的危险联系;罗伯特·希勒比任何人都更好地解析了房地产危局及其爆炸性影响;拉古拉迈·拉詹也曾指出了金融业十分脆弱,将威胁全球稳定;保罗·克鲁格曼也很有先见之明。但这些人毕竟是少数,除了他们之外,其他人不值一提。我认为主流经济学理论明显无法解释当前的局势,也不能提供解决途径。马丁·伍尔夫还月旦了各国领导人应对危机的表现。他认为布什明显不及格。奥巴马和温家宝及格了,默克尔是个合格的德国领袖,但却是不合格的欧洲领袖。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