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杰·科恩:奥巴马做人要更诚实些
关键字: 乌克兰乌克兰局势普京奥巴马布鲁塞尔奥巴马布鲁塞尔演讲西方民主国家西方价值观巴拉克·奥巴马宣布重返亚洲以后,数年来无所作为,跨太平洋联盟苟延残喘;本周,他突然精神一震,让欧洲的老朋友们大为惊讶。奥巴马首度作为美国总统访问布鲁塞尔,高呼“牢不可破的盟友”应团结一致,防范俄罗斯“践踏邻国”。
奥巴马大谈自由,大谈美欧共同对抗独裁与“残暴势力”的“理念斗争”——在欧洲看来,这是属于20世纪的老调子。奥巴马否认现在正上演“另一场冷战”,俄罗斯总统普京代表不了任何“全球性意识形态”——这话还不算离谱。
他不失时机地强调《北大西洋公约》第5条,即成员国一旦遭受攻击,其他成员国将做出军事反应。这十分重要,尤其对于波罗的海国家而言。北约的军事承诺还有另外一条,用于制定“紧急预案”保护中欧和东欧的成员国。迄今为止,这些预案的实际作用远远不够。总而言之,对俄罗斯的制裁,对乌克兰的经济援助,以及军事力量东移,西方的这些动作向普京明确发出信号:他们不会改变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的现状,但不允许得寸进尺。
奥巴马在布鲁塞尔继续推行西方价值观
有信号总比没信号好。然而,俄罗斯总统在以下各方面占尽便宜:美国战事频扰、军费骤降;美国先画出一条红线,然后红线居然变绿了;欧盟分歧严重;北约与其说是21世纪机构,不如说是活在空洞的历史记忆中。奥巴马现在的工作是亡羊补牢。
不过,他在布鲁塞尔被视为访欧之行焦点、企图用言语代替实际行动的演讲,大体上是一次糟糕的表演。奥巴马摆出一大堆空洞的灵丹妙药,试图向包括乌克兰在内的全世界人民(和钱袋子)灌输西方社会自由市场的价值观。
问题不是说那些价值观不对。美国和欧盟仍然对全世界的穷人和受压迫群体具有吸引力。问题也不是说伊拉克战争(及其伤亡人数)比克里米亚争端更加具有正当性。问题是,奥巴马做人要更加诚实些。
他所称颂的西方民主国家事实上并未践行自己的价值观,其光环逐渐褪去颜色,而世界上的独裁者,包括赤膊上阵的普京在内,间接地从中受益。
不单是欧洲失业率大增(今年欧洲议会选举可能诞生一波反对移民的右翼政党)。不单是(暂时稳住的)欧元危机和欧洲货币如何整合的老问题。不单是外界对自以为是的欧盟已经失去信心,认为它过于官僚、不够民主。不单是欧洲和美国的收入不平等状况愈加严重,中产阶级没落,金钱侵蚀了民主国家内部的公正原则与选举程序。不单是两极分化的美国民主政体陷入僵局,共和党采用“焦土政策”阻挠政府,不惜让政府去年陷入停摆;一个CEO工作几个星期便可获得8千万美元,而大多数美国人的收入停滞不前。不单是美国国安局被曝监听和窃取数据。不单是年轻人失去了梦想的欲望。
上述全部问题统统加起来,才是他们所面对的现实。西方社会除非能够摆脱陈见、消除劣势、重新发现奥巴马所谓的“一切男人、女人、造物皆平等的简单道理”,否则,他们将很难赢得他所谓的“理念斗争”。
与其花费心思堆砌辞藻,他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振兴自己任内长期忽视的欧洲盟友关系;美国和欧洲的民主国家如何扬长避短,凭借开放社会的高尚品质实现复兴。
“此刻不宜夸夸其谈”奥巴马吟诵道,“乌克兰局势和许多国际危机一样,无法轻易解决,单凭武力无济于事。”
诚哉斯言。但此刻亦非唠叨民主、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法治等西方基本价值观之机。更何况,如今西方社会民主不畅、自由不灵、市场不公、法治不仁之现状。
(本文原载《纽约时报》国际版3月28日,原标题Obama’s Anemic Speech in Europe;观察者网朱新伟/译)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美国对中国生气,我们就要跟着?!” 评论 8“特朗普想全盘赢中国,唯独这个战场主动认输” 评论 32特朗普团队急了:正和中国谈着呢,不能取消 评论 84低空经济,如何赋能中国物流升维? 评论 61两名以色列驻美使馆人员遭枪杀 评论 206最新闻 Hot
-
“美国对中国生气,我们就要跟着?!”
-
“特朗普想全盘赢中国,唯独这个战场主动认输”
-
莫迪:巴基斯坦不会从印度河水中获得水资源
-
首次!比亚迪在欧洲超越特斯拉
-
尴尬了…特朗普举着刚果(金)的照片指控南非
-
“特朗普对以色列愈发不满,扭头联系哈马斯”
-
特朗普团队急了:正和中国谈着呢,不能取消
-
82%→86%,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市场份额还在上升
-
低空经济,如何赋能中国物流升维?
-
“关键时刻,中国东盟谈妥了”
-
美高级官员:听了,但没完全听
-
澳总理还想访华,“这肯定是件好事”
-
“AI教母”警告:特朗普这么干危及美国科技主导地位
-
马斯克:中国实力不一般,大多数人并不了解
-
“俄罗斯士兵渴望和平,但还想继续前进”
-
细节曝光:枪手装成路人,要求保安报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