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荫:在西藏听得到的幸福感——叫卖声和转经声
关键字: 2017两会拉萨幸福指数西藏拉萨藏历新年藏族民俗【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刘荫】
全国两会正在首都北京如火如荼地召开,而当我行走在距离其三千多公里的雪域“圣城”拉萨时,竟不止一次偶遇街边休息的路人手捧一份当地报纸阅读着,凑近一看还是两会专版。我好奇地询问眼前这位看似普通的藏族汉子“您也关注两会吗”?没想到他竟还能讲出此次参会的西藏代表,好似这是常识一般。
3月7日 李克强总理到西藏代表团参加审议
来到西藏后,我曾走访过一些西藏普通家庭,他们很多都保留着看新闻联播、读报纸的习惯。对他们来说,这是获取中央惠民政策的最直接的通道,读到的是盼得着、摸得到的实实在在的福利。
在从未涉足过这片土地的人们心中,西藏是一个神秘且不可妄及之地,始终保留着它不为外人所道的色彩。殊不知,雪域之上也并不似你我想象得这般模样。西藏的人与事,也有着现代化、国际化丰富多彩的一面。
西藏自治区的生产总值也已连续2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而拉萨已经连续五年被评为中国幸福指数最高的城市,安全指数也高居榜首。正如西藏自治区主席齐扎拉所说“幸福感是从变化中感受到的”。西藏在保留了特色民风民俗的同时,经济发展带来的现代化、国际化也为其增添了一份新的活力。
西藏自治区主席齐扎拉 接受“两会观察”专访
关于西藏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最近齐扎拉在“两会观察”专访中还分享了一个小故事。齐扎拉说他曾在老城区走访过一个盲人,盲人说光靠听就能感受到拉萨城几年来的变化,以前八廓街(位于拉萨市旧城区,是著名的转经道和商业中心)人很少也很安静,后来经济发展起来,“5块、10块、20块”的叫卖声变得多起来,不过现在又能听到转经的声音、朝佛的声音。
藏历新年与传统民俗
想要与西藏对话,就必须过一次藏历新年,今年藏历正月初一是2月27日。在拉萨市中心,虽有现代商业的气息,但沿街遍布的多还是藏装铺子、藏餐馆、藏式饰品等传统商铺。这些商铺店面很小,生意却很好。
藏历新年前一个月,购置藏装新衣、歇脚喝甜茶的客人络绎不绝,就连本是卖“老北京布鞋”、“浙江小笼包”的商铺也纷纷改头换面,拉起横幅盖住了原有的招牌,卖起了传统的藏历新年零食卡塞(一种油炸面食)。
传统的藏历新年零食“卡塞”
对这一现象我颇感有趣,便与“老北京布鞋”的藏族老板攀谈起来。老板见我一身游客样打扮,便开始向我一边热情地介绍藏历新年习俗,一边展示卡塞做法,临走还送了我香喷喷的一兜子。“过年了嘛,不卖别的就卖卡塞!”
在西藏遇到热情好客的藏族人并不是什么稀罕事。行至年货大街,街上遍布或大或小的摊位。最常见的摊位通常只有一两个人,面前竹筐里售卖着特色年货,比如五彩青稞穗、青稞苗、干果等等。这些物件大多是自家制作,赶在年前到城里来卖,十几年皆如此。
藏历新年前年货大街的热闹景象
藏历新年必备吉祥物五彩青稞穗
每当我向一个个卖家询问五花八门年货的由来,他们都会如数家珍般地介绍起来,看我一脸好奇还会害羞地笑笑。
我问过不少来西藏旅游的游客,西藏最打动你的是什么?所有人都与我说,是这里的人。的确,我也曾无数次走在拉萨的街头,与迎面而来淳朴的藏族阿妈或美丽的藏族姑娘相视一笑;也曾独自坐在满是藏族客人的藏餐馆中,旁边的大伯把自己的一壶甜茶与我分享……无论男女老少,他们的容颜都是那样放松舒展,步伐也是那样从容悠然,我似乎能看到他们的心灵,善良而没有芥蒂。
- 原标题:刘荫:在西藏听得到的幸福感——叫卖声和转经声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马密坤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98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6“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评论 407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
印度称军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袭击,巴方否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