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毅夫: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看起来逻辑清晰,用起来却屡屡失败
关键字: 理论创新改革开放经济学理论经济发展现代化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为何在发展中国家屡屡失败
中国与绝大多数其他转型国家经济发展成就的巨大反差,让经济学者不得不认真思考:理论的作用是为了帮助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但为什么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看起来逻辑清晰,用起来却屡屡失败?
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理论来自发达国家,以发达国家为参照系,忽视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例如,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通常是劳动力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发达国家的产业则主要是资本密集、技术先进的产业,生产力水平较高。这种产业结构的差异性是内生的,是二者比较优势不同造成的——发达国家资本相对丰富、劳动力相对短缺,发展中国家资本相对短缺、劳动力或自然资源相对丰富。
在开放竞争的市场中,一国若着力发展本身没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其结果必然是企业缺乏竞争力,离不开政府保护和补贴。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形成的西方主流发展理论对此缺乏充分认知,导致结构主义理论给出的发展重工业的建议如同拔苗助长。新自由主义则忽视了原来所存在的扭曲是内生于维护不符合比较优势产业的需要,所主张的全面消除政府干预,实行市场化、私有化、宏观稳定化改革的休克疗法也必然惨遭失败。因为一旦“三化”同步实行,原来那些不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和国有企业就无法在市场上生存,大量企业会因此破产,大量工人会失业,造成社会不稳定和政治不稳定,经济崩溃也就难以避免。
上世纪90年代,笔者就曾和国内外许多经济学家有过争论。当时一些人的看法是,国有企业之所以效率低、国家会给补贴,是因为企业是国有的,因此,国有企业要进行私有化改革,取消补贴,提高效率。其实不然,许多大型国有企业承担着维护国防安全、保障国计民生等重大责任,私有化只会带来更高的补贴。因为私有化以后,企业会以同样的理由向国家要保护、要补贴。当时这种看法只是理论推论,如今已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得到大量事实证明。
图源:视觉中国
相比之下,在中国推行的渐进式改革中,由于对原来缺乏比较优势、缺乏竞争力的企业继续给予转型期的保护补贴,所以维持了经济与社会大局稳定。同时,政府对于符合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放开准入,还积极因势利导,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随着资本快速积累,原来不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逐渐具备了比较优势,对国有企业的补贴也逐渐减少,为进一步消除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创造了必要条件。
很多西方经济学理论讲起来头头是道,但用于指导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实践却屡屡失败,类似的情况并不鲜见。例如,金融对现代经济运行至关重要,但西方主流经济学教科书里讨论的金融制度安排一般只对发达国家适用,比如大银行、风险资本、公司债等适合于发达国家资本密集、生产经营活动需要大量资金、资本投入风险较大的情况。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绝大多数生产活动集中在中小微企业和农户,需要的资本规模非常小,风险也主要集中在经营者的能力和信用上。如果按照西方主流经济学教科书的主张去做,引进大银行、风险资本、公司债等,就会造成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不匹配,导致金融没有办法服务实体经济。
关键在于实事求是进行理论创新
回溯7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在各国经济发展实践中的应用,不难发现,西方主流经济学一般把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作为外生给定的最优结构,忽视了不同发展程度国家经济结构差异的内生性。若将其主张用于发展中国家经济改革实践,就会遭遇“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困境,实行的结果事与愿违。
经济学理论要在发展中国家发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作用,就要推进理论创新,以充分反映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差异。新的理论只能来自于新的实践,中国过去70年的发展实践就是推进理论创新的金矿。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发展程度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并没有多大差异,但在40多年改革开放中,中国探索出了适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创造了人类经济史上不曾有过的发展奇迹。
所谓奇迹,就是不能用现有理论解释的现象。如果用西方经济学理论来看中国,到处是问题,只要中国经济增长稍微放慢一点,国际学界和舆论界就会出现“中国崩溃论”。但实际上,中国经济不仅没有崩溃,还一直保持稳定快速发展,而且也不曾出现过系统性经济金融危机。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市场主体数量增长222倍(@新华社)
显然,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发展奇迹非常值得我们去探寻其中蕴藏的新道理。正如习近平同志2016年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所指出的那样,“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
把中国的改革与发展经验作为理论创新的来源,最重要的是了解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的结构差异性在哪里,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同时,也要了解这些内生差异性对经济运行、经济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影响是什么?这种思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等研究范式在现代经济学研究上的运用。作为经济学家,应当知道,理论创新只有把握住一种现象的内生性,才能帮助人们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个目标的统一。
今后,中国的发展还会遇到像中美经贸摩擦、技术革命、金融风险、国际格局不确定性等新的挑战。但不管面对什么挑战,我们都不能盲目崇拜西方理论,而是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通过观察和分析新现象研究其背后的本质和逻辑,通过自主理论创新来指导实践、应对挑战。
(原载《 人民日报 》2019年06月12日09版)
- 原标题: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创新 科学应对新挑战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武守哲
- 最后更新: 2019-06-12 08:34:11
-
房产中介炒作?南京天价学区房房主多次更改口径
2019-06-12 08:05 -
上海市交通委制定措施,落实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要求立行立改
2019-06-12 07:57 扫黑除恶 -
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深入上海九亭镇、泗泾镇等地明察暗访
2019-06-12 07:54 扫黑除恶 -
上海司法局:进一步发挥司法行政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的作用
2019-06-12 07:50 扫黑除恶 -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不忘初心 继往开来再出发
2019-06-12 07:38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
上海市委中心组学习会上,李强说要答好践行初心使命“四问”
2019-06-12 07:28 上海观察 -
一家5人出游1人还:3老人遗体被藏冰柜,警方初步排除刑案
2019-06-12 07:26 -
给全班包网吧的班主任:还要和学生从山西骑行到上海
2019-06-12 07:23 高考 -
海底捞整改:垃圾分类不当或被拒运
2019-06-12 07:22 -
“我的外国朋友说做好自己:撼山易,撼中国难”
2019-06-12 07:09 中美关系 -
“20年后打老师”案今开庭 学生的律师称将做无罪辩护
2019-06-12 07:01 -
林毅夫人民日报撰文:通过自主理论创新应对挑战
2019-06-12 06:44 -
格力当场开箱检测奥克斯空调 称几个月前已实名举报
2019-06-11 22:06 商业 -
别的公司diss领导会被离职,这家公司领导躺平任嘲…
2019-06-11 19:47 -
葛军:冤枉!今年数学不是我出题
2019-06-11 18:43 中西教育 -
《航拍上海》杨浦篇,有太多"国际范""创新范"
2019-06-11 18:33 航拍上海 -
中央扫黑除恶第16督导组赴嘉定工业区、安亭镇现场督导
2019-06-11 18:26 扫黑除恶 -
金山区从源头掐灭黑恶势力气焰清除不法行为温床
2019-06-11 18:24 扫黑除恶 -
上海扫黑除恶多个区严厉打击“套路贷”,数十名被告人被公诉
2019-06-11 18:17 扫黑除恶 -
中央扫黑除恶第16督导组赴上海青浦区金泽镇开展下沉督导
2019-06-11 18:13 扫黑除恶
相关推荐 -
美乌终于签了矿产协议,最后一刻仍在“拉扯” 评论 168美国一季度GDP萎缩0.3%,特朗普嘴硬:关税没错 评论 105“损失惨重的100天”,他俩会掰吗? 评论 83男频一哥身陷“霍去病”危机?别回头!戏说时代结束了 评论 311最新闻 Hot
-
挑起对华贸易战,“特朗普让美国娃准备:为国牺牲”
-
美乌终于签了矿产协议,最后一刻仍在“拉扯”
-
黄仁勋劝特朗普:得改,中国紧追其后
-
爱尔兰瑞安航空想买C919,美国有人先跳起来
-
特朗普:他们都讨厌我
-
“美国鼓励印巴合作”
-
美国一季度GDP萎缩0.3%,特朗普嘴硬:关税没错
-
“如果没有人口大国愿意派遣兵力,这一计划将是死路一条”
-
泽连斯基暗示要袭击俄胜利日阅兵式?俄方回应
-
“美国负债超33万亿美元,没钱补贴欧洲了”
-
“纺织业是过去式,美国不需要”,业界怒了
-
男频一哥身陷“霍去病”危机?别回头!戏说时代结束了
-
“上台100天,说100个谎√”
-
特朗普吹破天,白宫备忘录没敢提对华关税…
-
加拿大人突然对华更友好:中国制造比美国制造强多了
-
“拜登这损招反逼他人找中国买”,特朗普想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