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婷:做制衣厂老板,赚的是辛苦钱
在广州服装制造重镇康鹭片区,制衣厂老板老颜的25年打拼,是无数产业工人奋斗的缩影。如今,经济下行与片区拆迁转型双重夹击之下,老颜的工厂深陷困局:订单骤减、成本攀升,而“康鹭毛货”的标签更让昔日优势瓦解。他的挣扎,映照着广州众多中小服装企业在转型浪潮中的真实处境。
【文/李婷】
像坐牢一样
远华服饰老颜,是康鹭的一位制衣厂老板。他1985年出生于湖北松滋,在制衣业已经做了25个年头。
从广州康鹭村拍摄的广州夜景。图:作者提供
15岁那年,他跟着亲戚到石家庄的一个制衣厂里,开始学习做大烫,这一干就是8年。用老颜的话说,那段日子“和坐牢差不多”:一两百号人吃住在一个工厂里,大部分时间大门紧锁,每天只有中午一个小时能出去“放风”。赶工的时候,为了避免工人们不按时回来,老板连那一个小时的门都不给开。那时工资是按年结的,每个月只给一点零花钱。能够申请到多少零花钱,还要看个人表现。老颜勤快能干,却很少申请零花钱。刚开始工作时,兜里揣着一百块,几个月都没花出去。
做大烫是个体力活,消耗也很大。天气热的时候尤其难熬,因为风扇几乎不起作用,体力消耗更是大幅增加。但工厂的伙食并不好,不仅没有肉,甚至菜里都不见油星。十五六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不饱、饿得快,是常有的事,但即便如此,老颜也很少开口要零花钱,因为年底能多拿点工资,贴补家用——这是他最开心的事。刚去那会儿,月薪虽然只有四百多元,但老颜第一年就带了3800元回家。除了给自己买了几件新衣服、给父母家人买了点礼品外,他几乎没花什么钱——最根本的原因,是家里太穷了。
老颜家属于贫困地区的贫困家庭,住的是土坯房,父母挣不到什么钱,父亲还爱打牌,好不容易挣点钱,有时也会输掉。他还有一个在读书的弟弟。小时候,老颜也挨过不少饿。因为家里的土地又少又零碎,还经常被水淹,种出来的粮食经常不够吃。让他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家里连着吃了三个月的疙瘩汤,这导致他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愿再碰这道菜。老颜两兄弟基本上没穿过新衣服,夏天就靠两条大裤衩凑合穿,就这还是用父亲帮人杀猪时别人送的红布做的。
打工时,老颜大多数同事的处境都差不多,赚钱是他们的唯一目标,要么是供孩子、弟弟妹妹上学,要么是攒钱盖房子、娶媳妇。大家几乎都在为此埋头苦干。那时候的工人也是四处找活,希望找到更加赚钱的工作。因为听老乡说深圳更赚钱,而且伙食更好,老颜曾在2006年去深圳龙华干过一个月,但后来老板跑路了,他只好又回到了石家庄。幸运的是,在深圳的制衣厂里,他找到了女朋友,后来更成为了他的老婆。她是湖南人,做衣服是一把好手。
在康鹭,拼命挣钱
2009年两人结婚了。婚后老婆怀孕,留在老家养胎。老颜自己一个人辗转郑州、广州、湖南等地,做过服装、保安和泥水工等,赚的钱不多,仅仅够贴补家用。直到孩子一岁多,将孩子交给母亲后,两人才开始一起在广州康鹭片区的城中村做车位。(在制衣业中,“车位”指的是缝制车间的工人,负责把裁片用平车缝合起来制成成衣。作者注)
一开始,他们在朋友表哥、表嫂的工厂做。康鹭大部分制衣厂都是计件制,夫妻两人以合伙做整件为主。妻子在广东这边做衣服的时间长,经验丰富,就做难度较大的上流水;老颜因为长期做的是男装,以大烫为主,做女装(康鹭以女装为主)和车位还不熟练,因此做比较简单的下流水,边做边学。用老颜的话说,就是“在老婆手下当徒弟”。做的多了,他也学会了大部分的工艺,而且做的越来越好,夫妻间的合作也越来越好。为了挣钱,两人每天拼命干活,从早上九点干到晚上两三点。连上厕所都算着时间。为了节省打水的时间,他们专门买了一个超大的水壶,打一壶就够两人喝一整天。
那时工厂不缺订单,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每件衣服的工价也高,两个人第一个月就挣了2.2万元。一个月能够存下2万元。因为厂里包吃包住,每天忙于干活,也没有什么花钱的机会,手里那没存的2000元都花不完。
辛苦自不用说。每天工作压力很大,整个工厂环境也不好,气氛十分压抑。夫妻俩每天一起做衣服,遇到不好做的工序或是哪道工序没做好,再偶尔聊起家庭琐事,你一句我一句,就很容易吵起来。有一次,“因为妻子话多了些”,两人吵得厉害,最后甚至还动了手。老颜实在受不了,就拎包跑到网吧待了两天。后来,因为网吧的椅子不好睡,再加上担心耽误了出货,他就回来了。之后两人谁也没道歉,也没有专门谈这事,只是像往常一样继续一起干活——要么递件衣服,要么让对方帮忙拿个东西——两人又自然而然地和好了。
办厂了,更加辛苦
夫妻俩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要挣钱开厂。两个人最开心的就是存钱的时候。那时,发工资都是现金,他们要每个月拿着几万元钞票去银行的ATM机里存钱。对他们夫妻而言,钱在机器里“哒哒哒”的声音,是最悦耳、最舒心的,日子也过得让人觉得特别有奔头。三年时间里,除去家庭开支,他们一共赚了36万元,加上结婚时收到的2万元茶钱,手头上一共攒下了38万。
2015年,他们决定和一对朋友夫妻合伙办厂。由每家拿出21万元,分别带上各自的亲戚和朋友,一共30人,他们把朋友表哥、表嫂家两个厂子中的一个盘了下来。从此,老颜也成了制衣厂的老板。
康鹭村内的寻找客户的广告。图:作者提供
在朋友表哥、表嫂的支持下,四个人开始了分工合作:老颜和那位朋友负责跑客户,内外兼顾;两位妻子则主要负责车间管理。整体上,进展还算顺利,但确实也比以前更辛苦。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要操心的事情实在太多了。最大的问题是缺乏稳定的客户,订单波动大——因为订单不稳定,就养不起车位等固定工人;因为没有固定工人,客户也不愿意长期下单——这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一开始,为了稳住车位工,保证他们每月能挣到1万元左右,老颜他们只能尽量提高单价,甚至不惜亏本接单。其他方面的降本压力也非常大,还有很多事情不熟悉,临时出现的问题也不少,不少工作还得他们亲力亲为,哪里缺人就得补哪里。
最难以忍受的是睡不好觉。为了尽快出货,工厂下半夜要裁片,因此上半夜要督促工人赶尾部工序;在缺工人的情况下,工厂还要临时招人。因此,老颜他们基本上不能离开工厂,只能睡在办公室里。由于厂里不允许住人,老颜就只能睡在沙发上,一年来从没睡过一个整觉。就这样没日没夜地干了一年,夫妻俩挣了22万多,和当时做车位的收入差不了多少。
两家人合伙,还免不了遇到矛盾,最核心的就是办厂理念不同。在合作过程中,两家人难免争执,时间一长,彼此之间就产生了隔阂。合伙了2年9个月后,朋友带着最初投入的22万元,到番禺另起炉灶,老颜夫妻便开始独立办厂。虽然没有了决策上反复争论的矛盾,但也少了两家人分担管理压力的好处。
最直接的影响是——他们晚上更加睡不好了。原来,两家人还能轮流守夜,如今只能靠老颜一个人。晚上,他要在一楼守布料,还得防止裁床工裁错款式,因此只能睡在布料上,经常睡不到两三个小时就被叫醒。不仅如此,为了稳住更多工人,老颜不仅要继续支付高工价,还主动改善工人的宿舍条件,导致资金上的压力更大。最困难的时候,他得靠微信和支付宝的贷款来周转资金。
好在,通过老颜夫妇的努力,工厂接单数量不断增多,能够养的起30个固定工人,也具备了承接“十三行”订单的能力。再加上当时整个服装行业仍处于上行期,老颜夫妇的付出很快就有了回报。高峰期,一个厂一年就做到了700万元的产值,年收入有五六十万元。疫情那几年,老颜的订单几乎没有减少。虽然依旧辛苦,但也确实赚了不少钱。日子逐渐好起来了。
随着订单量的不断增长,需求已超出了单厂的产能负荷,于是老颜夫妇便萌生了扩厂的想法。但他们一直苦于在附近找不到合适的厂房。直到2022年,楼上的一家工厂不做了,老颜便立刻盘了下来。两个厂加起来总面积约七八百平方米,高峰期工人超过100人,固定车位工就有50个左右,在康鹭也算是中等偏上的规模了。
等到两个厂都基本理顺、运营步入正轨后,工厂的生产定位也逐渐清晰了:一个主要做“十三行”订单,另一个则专注于日益扩张的网单,比如拼多多等平台。
但就在这时,他们又开始遭遇经济下行的冲击,客单价越来越低。2024年,他们辛辛苦苦做了1200万元的产值,收入却还不如当初一个厂做700万元时赚得多。
而成本却是刚性的,压都压不下去:工人是一定要养的,不然接单能力就会下降;基本盘至少要保住,两个厂得维持60个长期工;光是车位工资,一个月就要支出80万元,还不包括裁床等其他固定开支;仅工人的生活费,每月就要花去3万多元;房租方面更是只涨不降,除了管理费、卫生费、碎布费、水电费,每个月还得给房东支付10到12万元租金,而且每年递增10%,去年甚至涨了两次。
更棘手的问题是订单骤减,很多客户不再下单。上个月产值还有160万元,这个月可能只剩80万,提前进入淡季。工厂的资金压力越来越大,老颜甚至不得不将之前买的车处理掉。
为了寻找更多订单,他开始运营抖音账号,并和周边的朋友们成立了服装自媒体联盟,希望通过抱团取暖,共同渡过难关。
老颜在社交媒体平台的账号。图:作者提供
让他更加忧心的是,康鹭正在拆迁。他身处康鹭,主打的是“十三行”路线的质量货,而现在的康鹭却已经被贴上了“做毛货”的标签。
谈及未来,他坦言自己没法畅想,眼下只能咬牙坚持,挣扎向前。
2025年6月,康鹭片区旧改补偿方案正式获批,康鹭旧改进入快车道。图:作者提供
- 原标题:李婷:做制衣厂老板,赚的是辛苦钱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全球PC出货量逆势增长,联想苹果等抢跑关税窗口期
2025-07-10 08:52 观网财经-科创 -
网信公安联合整治AI制假;智元否认借壳上市;英伟达总市值超英法德股市
2025-07-10 08:44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英伟达成全球首个达到4万亿美元市值的公司
2025-07-10 08:36 观网财经-科创 -
金种子酒总经理提前辞任,过去三年亏损超4.67亿元
2025-07-09 19:19 观网财经-消费 -
“好想来”店员对顾客下跪道歉,万辰集团:坚定维护员工尊严和权益
2025-07-09 18:17 观网财经-消费 -
字节首款AI医疗助手App上线,大厂鏖战AI医疗市场
2025-07-09 14:21 观网财经-互联网 -
Win11成为全球第一大桌面操作系统
2025-07-09 13:39 观网财经-科创 -
英国芯片IP巨头辟谣被中芯国际收购
2025-07-09 12:03 观网财经-科创 -
抖音回应周杰伦入驻抖音:账号属实
2025-07-09 11:52 观网财经-互联网 -
Manus裁员并转移至海外;余承东首度回应“开车睡觉”;智元收购上市公司
2025-07-09 08:53 观网财经-宏观 -
可口可乐与蒙牛的“可牛了”,牛不起来
2025-07-09 07:46 观网财经-消费 -
余承东回应“开车睡觉”:在低头看手机,已“自首”
2025-07-08 22:46 观网财经-科创 -
珠海万达元老谢幕,“太盟系”全面掌舵
2025-07-08 21:31 观网财经-消费 -
“长得比我姥姥年纪都大”,奈雪的茶兼职员工称遭职场霸凌
2025-07-08 20:17 观网财经-消费 -
京东外卖:正式启动“双百计划”扶持品质商家
2025-07-08 18:56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全国首家厂货选品中心落地义乌,京喜自营启动“产业带厂货优选计划”
2025-07-08 18:56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九位数挖角周杰伦?抖音独家回应!
2025-07-08 18:55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蜜雪冰城被曝员工用脚关直饮水桶?当事人道歉
2025-07-08 18:54 观网财经-消费 -
罗马仕关闭多个电商平台旗舰店
2025-07-08 18:44 观网财经-科创 -
中国手机季度激活量:米VO前三,华为增长11%,苹果第五
2025-07-08 16:49 观网财经-科创
相关推荐 -
“别掺和印太!”他当面叫停英航母部署,英方震惊 评论 110这条铁路建成将缩短12天!中国和巴西签了 评论 119孟加拉国转向中国:对印关系从未如此紧张 评论 84“美国关税大棒落下,日本幻想破灭” 评论 198最新闻 Hot
-
美港口慌了:80%都是中国产,美国能造出来得10年
-
特朗普“垂涎”非洲这五国,自吹“我们比中国更好”
-
卢拉回应特朗普:巴西拒绝被控制,反制50%关税
-
呼吁起诉从加沙战争中获利的美国商人后,她被美国制裁
-
特朗普:对铜征50%关税,8月1日生效
-
这条铁路建成将缩短12天!中国和巴西签了
-
金砖国家民间理事会举行首次线下会议,卢拉高喊“万岁”
-
大湾区航空高层变动,曾志伟加入董事会
-
特朗普:对多国征收关税,巴西得交50%
-
捷克也对DeepSeek下手了
-
“别掺和印太!”他当面叫停英航母部署,英方震惊
-
BBC也叹:中国到达了一个里程碑,这值得庆祝
-
欧尔班喊话冯德莱恩……
-
印度拟砸250亿卢比扶持,“但不可能取代中国”
-
克宫回应:你们应该去问白宫
-
“震惊、沮丧、愤怒!特朗普只会把亚洲推向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