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久华:银行不良率上升 该不该担心?
关键字:
用放大镜看 被掩盖的糊涂账
真实的风险贷款数字,可能高于5.4%。在贷款管理链条上,从贷款企业到银行支行、分行、总行,都有掩盖风险的动机。客户有风险就捂着不让银行知道,万一让银行客户经理知道了,也是极力轻描淡写。类似地在银行体系内,支行会对分行捂着、分行会对总行捂着、总行会对银监捂着。
经过层层掩盖,数据很可能存在低估,附带的结果是:最后谁也不清楚银行的潜在风险贷款到底有多少。你要是去问银行行长,他自己也想知道。
“次级”贷款
不同于公众的直觉,已逾期、违约的贷款并不一定都计入不良。中国的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后三类是不良贷款。而进入后三类的条件,简单来说就是:逾期超90天(实际定义复杂很多,且各家银行有差异)。因而,如果你信用卡还款迟了一个月,是不会被算入不良贷款的。这部分逾期贷款只会计入 “关注”。
那么2015年末关注贷款有多少呢?银监会给出的数据是3.79%,再加上1.67%的不良贷款,风险贷款已经超过5.4%了。
过桥融通
对于如何藏不良,各方都有神通可显。对企业来说,他只需在还钱时找到“过桥资金”就好。还款后企业往往能重新获得贷款(甚至额度还能提升)。过桥资金风险其实挺大,万一银行收回本金后不续贷,就栽手里了。因而过桥资金往往是熟人借贷,或者干脆民间高利贷,成本较高。
这在民营中小企业中是普遍现象,尤其对于运营资金比较吃紧的企业,很难在账面上躺着那么多现金给银行备着。银行基层工作人员对此也习以为常。要是企业遇到经营危机,用这样的方法还是很能撑一段时间的,大家都不会觉得有任何异样。
助贷还息与展期
企业家要是实在撑不住,就只能跟银行坦白了。银行分支行的领导或出于分行表明业绩考虑、或因政府协调、或因对客户的信心甚至私人关系,也可能会想办法过渡。对于看起来信誉很好、尚能还得出利息的客户,可以直接给办“展期”。而要是干脆利息也付不出来。就只能“助贷还息”了。
“助贷还息”操作起来也简单,在给其他企业贷款时候,多批一点点额度,让他转给需要还款的企业就好了。如果没有合适的居间企业,弄个壳公司或直接给客户小额授信都是可以的。
腾挪与认定
若客户和分支行都搞不定,就要总行出马进行不良腾挪了。银行若想要暂时藏一藏不良,可以找人“代持”不良资产。
例如,银行可以先给资产管理公司放笔款,然后资管公司用这笔款买银行的不良贷款,银行再承诺到期回购(或者做收益互换)。会计上,银行这笔不良资产就卖掉了,虽然风险并未转移,但报表上已经看不到,眼不见为净。而资产管理公司既不承担风险,又不出钱,躺着挣回购的差价就是了。
最近银监会发的《关于规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收购业务的通知》就是要整治这个事情。如果代持也不行的话,银行还可以调整下不良认定的尺度。例如,某些逾期90天以上贷款,银行可以认定抵押担保措施到位,就暂时不纳入不良。但抵押担保到底怎么样其实很难说。
僵尸企业的资金黑洞
除了上述说贷款风险的层层迷雾,银行还有给地方企业放款的“政治任务”。银行传统上喜欢给地方上的大企业放贷款,在经济好的时候也不需要犹豫太多。而地方政府为保障就业、增加税收,也会希望银行扶持当地大企业(即使已经大幅亏损)。
如果是地方的城商行、农商行,还会被要求积极发放小微企业、涉农贷款。这些企业里面,有许多在亏损严重的制造业、批发零售业,或者是最近要去产能的产能过剩行业。经济好的时候能维持,经济差的时候就巨额亏损,成为了我们现在说的“僵尸企业”,
亏损到什么程度呢?以前面提到的“熔盛重工”为例,它在2012年底净资产151亿,结果2013/2014/2015年分别亏了86.8亿、77.5、65.4亿,前两年把净资产亏了个干净,第三年就要债转股亏债主的钱了。
即使如此,银行想从里面退出来也相当不容易。省政府的父母官还是爱护企业家,就业和税收都是政治任务,出面给协调了个债转股方案。银行放贷放成了股东,想在当地发展下去,还是要听从省政府的指导。
而亏损不那么严重的企业,其实也都是一个个资金黑洞,银行资金一直往里填,虽然不良贷款没有大量爆发,但早已是利润不能覆盖利息的“庞氏融资”了。这些“庞氏融资”的风险,也还没有被反映到不良贷款率中。
提高警惕 提前做预案
综上所述,1.67%的不良贷款率,可能很难反映目前银行业的真实风险水平。至于真实的风险有多少,谁也说不清。金融市场上有许多银行潜在风险贷款数字估计,可能也都是雾里看花。
从国际经验看,银行不良贷款的爆发,呈现两个特点。一是滞后性,即在危机开始时看不出来,在某个滞后时点突然出现。二是急涨缓跌,例如美国次贷危机后不良率曾快速飙升到5%以上(2010年),是危机前的6倍多。而不良率下降则慢得多,到现在仍未回到危机前的水平。
面对经济增速的下降、企业负债率的积累、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中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可能也会出现快速上升。掩盖在贷款风险上的层层迷雾,以及僵尸企业的资金黑洞,都需要我们提高警惕,及早做好处置预案。
不过,中国目前的账面不良率在历史上和国际上都还处于低位,我国也已经历过一轮银行不良贷款的大规模处置,我们有信心面对供给侧改革提出的挑战。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更多精彩,请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羽扇观经”(ID:guanchacaijing),重磅财经新闻深度解析,有趣有态度。资本长袖善舞,事关你我她!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苏堤
-
机器人国足能拿世界杯?这里也是中国科创的试验田 评论 57“特朗普都没见到,你就往中国跑?”,澳总理黑脸… 评论 70佩通坦被停职,泰国副总理出任看守总理 评论 251加拿大“怂”了,欧盟也要让步? 评论 97最新闻 Hot
-
又闹翻了!特朗普喊话马斯克:补贴你拿的最多,DOGE应该查查
-
“特朗普都没见到,你就往中国跑?”,澳总理黑脸…
-
“在中国果断反制时,欧洲在为美国买单”
-
佩通坦被停职,泰国副总理出任看守总理
-
中国披露新型“石墨炸弹”?“可致目标区全面断电”
-
加拿大“怂”了,欧盟也要让步?
-
特朗普开炮:如果没有补贴,马斯克可能早就回南非老家了
-
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回应带头下馆子:我们都不消费,民生就没有钱了
-
急急急!特朗普拉了一张表,再怼美联储
-
俄方宣称完全占领卢甘斯克州
-
贬值超10%,美元今年开局表现创52年来最差
-
水均益晒新身份证,辟谣移民
-
伊朗警告乌克兰:这么做,将产生严重后果
-
立菲防长沆瀣一气:我们都有个“敌对邻居”
-
“稀土禁令让全球面临抉择:买中国的,不然没得用”
-
小布什、奥巴马罕见联手谴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