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边:曾经那么强大的苏联工业,怎么沦落到如今地步?
台湾对大陆制造业的影响也大到离谱,台湾企业在大陆的规模大家可能没法想象,我随便说几个数据,2020年大陆外贸出口的前15名里,台湾企业占了9个,制造业百强企业里,有三分之一是台企。
疫情三年,这个趋势不但没降低,反而有所提升,因为出入境受影响,那些销售部门在香港台湾的企业就特别占便宜,大陆的竞争对手出不了国,他们可不是非常爽?这可能也是为啥我国要调整出入境政策的原因吧。更关键的是,香港和台湾带进来的不仅仅是投资,更是管理知识。
就跟现在让你去开个饭店,99%会倒闭一样,因为成本控制是个非常复杂的技术活。开工厂也是一件极其复杂的事,需要有人手把手带,等学会了,再去别的地方复制一个。我们并不是天生会搞工厂,改开后之前的模式基本都用不上,之前的那些厂子,在20世纪90年代基本都重组和破产了。中国工厂学重新学习了港台管理工厂、物流、人力的方法,才把成本控制住,才有了后来的大爆发。
这也是为啥后来其实俄罗斯有钱后,也一直没好好搞工业,因为没人带,他们自己也不会,索性继续钻油了,这个是老本行。不过连钻油的设备,也不是他们自己产的,基本都是德国、加拿大和法国进口。这段时间北溪管道的新闻大家没少听吧,他们那个关键部件涡轮机,俄罗斯自己也不能生产,正在想办法从加拿大引入。
也正是因为一直没太发展起来,导致俄罗斯的营商环境一直问题很大,比印度都差,这也是为啥大家经常听说中国企业去印度投资建厂,极少听说去俄罗斯建厂一样,这绝对是地狱级难度的事。
大家知道,苏联工业化主要是从美国买了大量的设备,当时美国正在大萧条,工人找不到工作,很多公司也实在是没订单,正好苏联愿意购买。那时候苏联没收了大量的沙俄旧贵族的黄金、艺术品,还有石油木材什么的,可以用这些向美国购买。此外也靠国营企业利润、高额农业税、压低国民消费以及大量吸收外资四个渠道筹集。
所以美国人二话不说就把产线装上轮船,去给苏联人搞工业化。比如一个叫卡恩的美国工程师,以前是福特工厂的一个主管,苏联和他签了合同,在底特律买了全套的美国设备,去苏联建成了当时最大的工厂——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这个厂子平时造拖拉机,战时造坦克。
福特不甘示弱,亲自下场,在苏联复制了美国的产线,搞出来了著名的高尔基汽车厂。还有著名的斯大林汽车厂,前身是沙俄用意大利技术搞出来的,后来又用全套美国的技术替代。这个厂子生产出来了毛主席的座驾“吉斯115”。
这还没完,再后来苏联支援中国工业项目,从中国“一汽”产线上下来的解放汽车,其实就是“吉斯150”。也就是说,美国技术绕了一大圈,又跑中国来了。还有很多,我国的第一拖拉机厂,也是从美国进入苏联,再后来又从苏联来了中国,生产出来了著名的东方红拖拉机。后来每次西方经济危机,东方就会去西方采购一波。
但是这些技术在计划经济下进化极其缓慢,等到苏联解体前,不仅苏联的技术老掉牙了,连美国已经进化了好几轮的技术的老牌造车国家,在日本和德国车面前也抬不起头。所以俄罗斯的这些厂子生产出来的产品连俄罗斯老百姓自己都看不上,更别说卖到海外了。
苏联还有个问题,从现在来看,应该是科技树点歪了,或者说侧重点有点歪了,苏联把科研重点放在了原子能和太空科技上。20 世纪 50 年代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动力发电站,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建造了第一艘原子能动力破冰船;60年代实现人类第一次载人宇宙飞行;70年代星际自动站在火星完成软着陆。
这些技术看着酷炫,成绩有目共睹,对人类整体也很有价值,但是效益不太好,投入一百块,最后只能出来二十、甚至都不到;也没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条件,更重要的是这些领域没法实现自循环,也就是做不到国家不投钱的情况下越做越大,一直在吞金吃财政,却没啥实际产出,再大的家底也经不住耗。
而美国主要点计算机去了,也不是美国政府想点,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美国政府一开始在搞原子能,后来看到苏联发了个卫星,他们惊呆了,他们也想搞,计算机一直都不是主力。
可是民间企业很快意识到计算机这个方向有利可图,无数天才们自发投入研究,很快出了成果,提前实现了“自循环”和“正反馈”,爆炸式地膨胀起来了。美国政府在操作系统和芯片上的投入非常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为政府也不太懂。
问题是美苏技术代差主要在计算机和芯片上,毕竟没有这两样,就没有高端数控机床什么的,慢慢上限被锁死了。
某种意义上讲,除了有限的军工科技(而且信息化还很差,之前很多人不接受,这次俄乌战争之后估计也认了),苏联留给俄罗斯一堆不太好经营的项目。有点像别人的爹留给自己的孩子几套房,他可以出租出去产生现金流,你爹留给你一辆维护费用极高的车,这车还卖不掉,你最后唯一的选择就是把车丢在那里让它自生自灭。
废弃的苏联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图片来源:社交媒体)
那为啥不再来一波技术转移呢?一方面没钱,苏联要是有钱就不解体了。另一方面西方也不愿意,没有“大萧条”那么好的事了,中国想要德国的技术,还得用市场来换。不过从后来的情况来看,技术也没太换到,合资企业变成了既得利益阶层,自觉维护宗主利益,甚至压制本国民间发展新技术。
其实苏联解体后,德国一度考虑过去俄罗斯建厂,不过德国工程师去考察了半年,得出来的结论是不如去波兰和罗马尼亚,此外还可以往东德转移。俄罗斯太冷了,冬天取暖开支太高,而且没港口。除了上边的这些原因,今年还知道一个关键原因,可能跟民族性也有关系。
这也是跟一个俄罗斯工程师聊天的时候意识到的,他其实不是俄罗斯人,他爹就是前苏联的航天专家,他在2015年全家移民德国。他之前工作的公司在克里米亚公投后就搬回了德国,把公司里的骨干都带走了。德国有百万俄国人,俄罗斯移民德国难度非常低。
他跟我说,俄罗斯肯定走不了中国那条路。中国在2000年的时候,一个中国工人一个月的收入不到100美元,俄罗斯最苦的时候,这个收入在俄罗斯也雇佣不到工人每天给工厂干十几个小时。所以无论是西方还是香港台湾,都不可能往俄罗斯转移产能。
他说哪怕现在的中国绝大部分工厂已经工资涨了二十多年,到了俄罗斯根本雇不到人,因为工资太低了,而且俄罗斯人是非常懒散的,根本不进厂。
我还专门查了下,以比较有代表性的富士康为例,2010年6月,在发生连续跳楼事件后,富士康将深圳工厂的基本工资从最低每月900元人民币(约132美元)提高到1200元人民币(约176美元)。
换句话说,俄罗斯的人力成本一直比中国高的多,他们人口也少得多,怎么都能混下去。他还跟我说了一句俄罗斯最近几十年的谚语,大概意思是,宁愿去砍树也不进厂。俄罗斯比较冷,从古到今都有个保底职业就是去砍柴火,不是太体面,但是他们依旧觉得比进厂强。
他的意思是,中国非常低的人力成本,才让中国有机会走“自下而上”的工业化,俄罗斯人的人力成本从一开始就决定了他们高不成低不就。其实高盛经济学家一开始就看穿了,二十多年前就说俄罗斯今后是消费国,做加油站赚钱,赚到钱去工业国(也就是中国)买东西。只是他们一系列骚操作,连加油站也做不好了。
不出意外的话,俄罗斯的未来基本被封死了,话又说回来,除了中美,其他的也都差不多。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九边”】
- 原标题:曾经那么强大的苏联工业,怎么沦落到了如今地步?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孙甜甜 
-
清代宫廷比明代更节俭?宫女的待遇是……
2022-10-31 08:15 -
清代选秀女就是选妃?其实皇帝更在意的是“防汉化”
2022-10-19 08:43 -
为了“去中国化”,日本考古还出过这样的大乌龙
2022-10-03 08:29 -
清代盛行“厚嫁”,对女性是福是祸?
2022-09-19 08:02 -
日本拍历史剧,就不用忌讳历史虚无主义?
2022-08-29 08:14 -
从世官世禄到有爵无官——古代爵位制的演变
2022-08-01 17:38 -
【观网直播间】科举时代:从世袭制到科举制
2022-07-25 19:25 -
一五一十:宋朝为什么弱?
2022-07-18 18:46 -
跨越3000年,三星堆这件青铜文明“巅峰之作”终于合体
2022-06-16 14:42 考古 -
直播:持续上新!直击三星堆考古发掘进程
2022-06-14 13:23 -
98岁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巫吉英去世,在册在世幸存者仅剩56位
2022-05-25 18:54 -
在乌克兰,反法西斯女英雄卓娅再一次被“绞杀”
2022-04-24 10:15 乌克兰之殇 -
“定远”沉舰残骸遗址水下考古调查工作今年将继续
2022-02-13 22:33 考古 -
苏联亡于科技?
2022-01-25 08:00 -
“大帅币”与张作霖:作为旅游资源的历史名人
2022-01-21 14:34 -
观网直播间:苏联为什么由盛转衰
2022-01-07 17:57 -
“连无助的老兵都要欺负!?”日本的历史虚无主义很“优雅”
2022-01-04 07:51 -
海昏侯去世时间首次被揭示:公元前59年九月初八
2021-12-30 15:33 考古 -
考古新发现!江西樟树国字山大墓或为越国王室贵族墓
2021-12-25 13:36 考古 -
分久何以必合?中国为何总是走向统一
2021-11-01 07:43
相关推荐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74“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52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评论 395“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128“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203最新闻 Hot
-
普京阅兵式演讲:绝不接受歪曲历史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
印度称军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袭击,巴方否认
-
特朗普:可能找中国帮忙
-
大搞家庭式腐败,甘肃省原副省长赵金云被决定逮捕
-
盖茨怒怼:马斯克就是在杀死儿童
-
微软总裁瞎操心:不让员工用DeepSee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