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峰:西方的教育方法真是比我们先进很多吗?
关键字: 澳大利亚教育澳大利亚小学澳大利亚中学中西教育澳大利亚重点学校澳洲国家广播公司今10月9日报道:悉尼大学DUNN教授谈到为什么医科大学除了对考生有考分的要求外,还要有严格的面试,最主要是现代医生不单要智力优秀,具备良好的科学训练,还要有能与人建立关系和有效沟通的能力。
国内对国外教育的认知差异
现在再谈一下因材施教的问题。虽说每个州都有自己的教学大纲,但每个州基本上没有像我们国内一样有统一教材,咱们国内是一个学年语文和数学各两套书。但澳洲基本上每科都没有教科书,比如英文,都是本校或老师按大纲, 看学生水平列计划, 找教材,然后教学生。比如EN班,老师就教的多些,快些,老师每周教他们20个单词;但其它的班可能就是15个,甚至10个单词。
数学有一些统一的练习册,但老师更是按学生水平施教。6年级还在做加法题,不过就是数大点,我们刚来时听到这个,都觉得不可思议,但当我们老大上5年级时,就知道了,这不是什么新闻。
这个问题的另一面是因人施教。悉尼基本上是20至30个学生一个班,而我们是40-60学生一个班,据报道个别地方的班级有上百学生的,因人施教根本不可能。因为学生太多,可能水平又相差很多,老师根本照顾不过来。
我儿子上小学时,新州教育局曾在悉尼的一些小学里试办过混合班,就是2,3年级的,或者3,4年级的,甚至于2,3和4年级的,各挑出一些来,混合在一起上课。一开始我们还挺高兴,觉得孩子真棒,和高一年级的学生一起上课,后来才发现,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太大。因为在他们这个年龄段,差一学年的学习,还真是差很多,特别是老师也没法教。等我女儿上学时,这个政策就取消了。
另一个国内谈论很多的是,西方的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到图书馆找图书做作业了。是,这是事实,我两个小孩2,3年级时,老师留的一些作业便需要在图书馆或上网找资料做作业。 因为在澳大利亚每个中小学校都有图书馆和专业图书管理员,而且每个社区也都有图书馆。比如我小孩上学的学校,不管小学还是中学都有上万册藏书,中学更有几百种音像制品,几十种报刊杂志,几十台电脑供学生选择借阅和使用,而这些学校的学生都不足1000个学生。
公立学校教育名义上是免费的,但每个学校都对学生收费,其中一项收费就是图书馆费用,同时一些老校友每年也做捐赠,这样也保证了学校除了能得到政府的拨款,还有一些其它的收入来更新图书馆的藏书。
在我们居住的社区,图书馆有十几名员工,14万册藏书,50-60种报纸和杂志,上千盘各种音像制品,以及几十台电脑供大家借阅和使用。如果本图书馆没有这本书,在别的图书馆有,本图书馆可以为我们与那个图书馆联系,为我们借这本书。而我们的社区才2万多人。这也就是为什么澳大利亚老师可以留这样的作业。
但是我们国内不是每个中小学校都有如此规模的图书馆,也不是每个社区都有图书馆。即使在北京,中小学校都有图书馆,但都不是很大,也没有那么多的图书,报刊杂志,电脑供学生借阅和使用。因为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我上学的时候,小学和中学都没有图书馆,最起码现在有了。但还需要提高,不光是硬件,还有软件,包括图书管理员的培训和充实。
2015年教育部明确提出了“”努力抓好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五大关键要素“。我坚信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教育的持续投入,并且一些成功人士开始回馈社会,老校友开始向自己的母校展开捐赠,特别是电子图书的出现,中小学校图书馆藏书和电子书籍会快速增加,并随着学校图书管理员的专业化培训,我们小学老师给学生也留研究作业的日子不远了。
在本篇最后,我想说我们的教育有改进的空间,但更有很多优点(比如最近有新闻说英国将我国上海小学数学教材全部翻成了英文,并准备在一些小学应用),所以我们既不应该妄自菲薄,也不应该盲目自大。
参考文章:
http://www.smh.com.au/good-weekend/testing-times-selective-schools-and-tiger-parents-20150108-12kecw.html
http://www.theaustralian.com.au/national-affairs/state-politics/nsw-selective-school-review-to-foil-coaching/news-story/9d1d9f5a9795c0b7cd27436bbdccc9e1
http://www.abc.net.au/news/2017-07-26/why-we-dont-need-more-selective-schools/8745560
http://www.abc.net.au/news/2017-09-28/high-school-students-paying-thousands-for-tutoring/8994644
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2082/zl_2015n/2015_zl17/201506/t20150601_188779.html
http://www.observersnews.com/XuLingyu/2017_03_23_400140.shtml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轩甫
-
“中国行动计划”重启?FBI突袭知名华裔教授住宅 评论 279“这个禁令,欧洲企业也得听” 评论 101万斯“强登”,丹麦坐不住了 评论 165“我们很快会看到中国救援队,而美国却不见踪影” 评论 135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