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君达:否定白人至上就是否定历史,美国右翼这招玩得666
关键字: 弗吉尼亚州弗吉尼亚州骚乱另类右翼罗伯特·李白人至上南方文化美国右翼美国历史
南方文化成了白人文化符号
当然有人会认为符号只是极端思潮的载体,即使没有罗伯特·李、南方政府、老三K党和纳粹旗,白人右翼组织也会找出新的标志,例如本来不具有政治意义的4Chan卡通形象“青蛙佩佩”就被变成另类右翼的政治标志。然而有一些贴近美国本土文化的符号天生具有更好的广告效应,这与当年的企业家雷·克罗克不成立“克罗克快餐”,坚持买下名字更有美国味道的品牌“麦当劳快餐”是一个道理。
南方旗帜作为美国历史的一部分,更能赢得本土美国人的支持;2015年CNN发起的调查发现,57%的美国人和75%的南方白人对该旗持正面态度。
右翼组织通过持有南方文化遗产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地位,在遭遇抨击的时候以“历史而非仇恨”(Heritage, not Hatred)为理由维护这些文化遗产的合法性,同时激起南方本土主义情绪,宣传极端主张时则效仿当年的三K党,将南方历史人物作为“纯粹美国人”的代表招揽人气,将南方的政治主张,如种族隔离通过“重建联盟国”的口号进行宣传。
与此同时,多数黑人则对南方旗持有负面态度,这也使得南方历史遗产成为左右翼冲突的前线。
近年来的进步主义运动也客观上促使南方历史遗产与右翼种族主义合流。身份政治强调对少数族裔、弱势群体文化的尊重,却也使得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尤其是近年来美国左翼提出所谓“文化挪用”(Cultural Appropriation)的概念,反对外族人使用少数族裔的文化符号(如非洲发型、夏威夷草裙等),这一概念加剧了白人民族主义者对于所谓“外来族群”(讽刺的是,其中还包括平权法案所照顾的原住民即indigenous people)的仇恨。
由于大多数的白人文化符号如好莱坞、高科技企业和工业资本都或多或少代表了北方联邦政府、全球化和进步主义,南方历史文化遗产也就成为比较方便的白人右翼符号;既然左翼以文化多元化为理由推进身份政治,“保护历史文化”这面大盾就使得南方历史遗产成为右翼的集结地,也成为进步人士难以攻克的堡垒。
所以,我们很难得知那些对着新英格兰人蔑称“北佬”的南方人是否真的在意联盟国文化传统,很难得知那些模拟美国内战的Cosplay爱好者是否只是为了装酷,也很难得知究竟有多少要复兴联盟国的“联盟国人”真正能追溯自己的祖上八代。然而我们看到的是,目前的左右之争正让更多的极端分子聚集在南十字旗下;激进右翼的所作所为当然是借古讽今,然而南方历史遗产客观上已经是再方便不过的白人至上主义象征。
白人至上主义为何禁不了
此处需要指出,美国在历史上对以三K党为代表的白人至上主义曾经有过几次立法镇压,但几方面的原因使得这种极端思潮难以根除。首先是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言论自由”原则保护了三K党,在1969年三K党领袖克拉伦斯·布兰登堡诉俄亥俄政府的案例中,美国最高法院判决保护布兰登堡的言论自由,并认为除非“意图并有可能立即引发不法行为”,政府不应对极端言论加以干涉。
其次是地方政府的庇护,二战后的美国民权运动时期(1940s-1960s),南方部分州、市政府公开庇护极端分子,三K党线人对政府机构的渗透也影响了美国警察的治安能力。
再者是美国政府在战后的反共倾向,每当左右翼激烈冲突,联邦调查局往往认为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这种心理使得胡佛领导的联邦调查局在民权运动期间未能有效阻止三K党,甚至利用三K党破坏左翼进步组织的活动。虽然美国一些法律如Enforcement Act和Klan Act都在三K党的猖獗时期出台保护少数族裔,这些法律却多少有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性质,而且由于上述原因未能动摇激进组织的根本。
另外在涉及南方历史的问题上,南方的蓄奴制历史使得种族隔离等右翼主张往往与州政府自治权挂钩;从1948年的“狄西党”到近年的南方旗争论,政见冲突往往被右翼激进政客包装为联邦与州政府的权力争夺。甚至可以说,李将军本人虽然通过投降对美国的和平统一构成重大贡献,却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今天雕像被拆的尴尬局面:联盟国投降后,南方并没有像尤利西斯·格兰特将军(Ulysses Grant)所威胁的那样遭到严厉镇压,美国也从未能像现代德国对待法西斯主义那样真正通过立法抛弃南方文化中的糟粕。
当然,美国自身建国之初的“黑历史”也使得该国难以与南方传统割裂,弗吉尼亚的另一位名人、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和蓄奴制的关系就不清不楚,设计弗吉尼亚大学筒形图书馆(Rotunda)的杰佛逊不仅写过“created equal”这样授种族主义者以把柄的宣言,而且还起草了若干被联盟国当做宪法武器的决议。倘若美国左翼人士真正打算翻蓄奴制的黑账,连立场相对进步的罗伯特·李都不放过,那么恐怕美国人心中许多先贤的形象都会被“玷污”了。
美国弗吉尼亚州大规模冲突 汽车撞向人群致1死多伤,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中国不吃这套,特朗普只能试图从他们那里找面子” 评论 23“特朗普想挽救美国圣诞节,但问题还在后面” 评论 19“特斯拉中国员工4年反馈3次,美国总部都没听” 评论 170被盟友插刀:日本“遗憾”,韩国“认栽” 评论 134卢拉反驳特朗普:世界不需要皇帝 评论 72最新闻 Hot
-
有人用AI冒充鲁比奥联系美国高官,美国务院:彻查
-
“中国不吃这套,特朗普只能试图从他们那里找面子”
-
“特朗普想挽救美国圣诞节,但问题还在后面”
-
“欧洲最大港口正在对俄备战”
-
纽约明年或将执行ICC逮捕令?特朗普:我会救他出来
-
“强烈愤慨!美方此举极其无礼”
-
克宫:令人震惊,第一时间已报告普京
-
“特斯拉中国员工4年反馈3次,美国总部都没听”
-
“对华出口复苏,形势相当乐观”
-
澳总理:周六出发,期待中国行
-
不到一周,美国又变了...
-
内塔尼亚胡当面“献媚”:提名您角逐诺贝尔奖
-
爱泼斯坦案烂尾?“客户名单”“监控一分钟”双双消失
-
“以中国现在的实力,就算美国报复,英国也不能断联呀”
-
“加沙清空计划”,以色列人都怒了:种族清洗
-
被盟友插刀:日本“遗憾”,韩国“认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