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晋京: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背后的升级故事
关键字: 中国经济经济结构供给侧改革经济增速宏观数据是不同行业加总的结果,总体增速可以看成“向前冲”与“拖后腿”的合力体现。三年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使新动能得以培育、新经济得到发展,与此同时,过剩产能、过高杠杆和“僵尸企业”有序退出,使中国经济结构“重心”向新经济转移的趋势加强,传统动能在继续出清。
在此背景下,总体增长仍保持中高速并处在合理区间来之不易,这说明,在两位数增长时代的主要动能已成为减速因素的情况下,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蓬勃发展,已能够为中国经济提供充足动能。
二、世界经济格局变化背后的中国市场崛起故事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短期看,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可能会增大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但放在长期大势中看,中国经济的攀升势头没有减弱,有利于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发展的因素没有减少,中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形势没有改变。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至今已超过十年。十年来,世界经济总的来说尚没有走出低增长、低需求、低通胀同高失业、高债务、高泡沫并存的状况,这与发达经济体总体上已不再作为全球增长主要动力源有关。发达国家总人口约十亿,占世界人口总数不到七分之一,却曾经长期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七成以上。因此,在既有的国际经济秩序中,规则与制度、货币与商业渠道等“上层建筑”都是围绕“发达经济体是全球核心市场”形成的。
然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发达经济体由于自身市场早已饱和,低需求状况无法改变,已难以为世界经济带来大量的新增需求。十年来,发达经济体持续依赖货币与财政刺激政策,结果却只得到注入了天量货币、推高了金融泡沫的效果,2018年更是出现债务加速膨胀、金融市场暴涨暴跌等危险状况,说明其“经济稳定依赖债务膨胀、债务膨胀压低增长潜力、低增长减弱经济稳定”的恶性循环仍在重复,并且正在成为长期态势。
目前,发达经济体出现了一种经济“新常态”,即以央行资产负债表扩张和主权债务攀升为代价,通过持续扩张性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维系数字上的增长,这种“新常态”既不可持续,同时也蕴藏着巨大风险。
如今,全球增长主要动力源已转移到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多年来,中国经济对全球增长的贡献率始终在30%以上,居世界第一位,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从2008年的7%上升到2018年的约16%。到本世纪中叶前,中国仍将实现至少新增3亿城镇化人口的发展进程,产业结构向中高端化迈进的步伐也将长期持续。从世界维度看,全球经济重心东移、全球价值链位置“东升西降”的格局变化仍将深入发展,以智能化、网络化、大数据化为技术创新与扩散主线的新产业革命,在中国最具备率先展开条件。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以及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国从“接入”国际市场之网到开始“组网”的趋势将日趋显著,中国将在未来长期作为全球最大市场,为世界经济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
中国有着世界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人均收入还在以快于GDP的速度不断增长,由此带来的消费增长潜力十分巨大。从长期大势来看,扩大消费的意义与潜力会更加清晰。“微笑曲线”理论把价值链划分为上中下游,研发与设计为上游、制造与组装为中游、销售与品牌为下游,越靠近上下游,则附加值越高,于是就形成了一条“两端高、中间低”的微笑形曲线。
作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中国在相当长时期内居于低附加值区域,因此出现资金来源与产品市场“两头在外”的格局。如今中国逐渐走出这一格局,对外贸顺差的依赖越来越低,国内消费带来的动力日益强劲。中国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和消费升级,直接扩大了中国市场,改变了全球价值链下游格局。消费又是研发与设计的动力来源,于是在国内消费的带动下,“中国智造”“中国创造”日渐崛起,中国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中国市场在全球市场地图中正在呈现出“板块崛起”态势。过去,仅占全球人口不到1/7的发达经济体市场,曾是各国企业的主要目标市场。如今,中国2018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超过38万亿元人民币,按汇率折算约5.6万亿美元,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国内商品市场。不但中国企业可以把国内作为最大目标市场,全球很多企业也将把中国市场作为最大目标市场,甚至通过中国市场来对接全球市场。中国消费者将享受到市场崛起带来的红利。
把握长期大势,研判当前形势,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产业正在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若干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正在形成。中国增长动能正在从投资拉动型转向消费驱动型、从工业主导型转向服务业主导型、从数量扩张型转向创新驱动型、从资源消耗型转向绿色低碳型。在国际形势严峻复杂、国内改革处在攻坚克难阶段的当前条件下,中国经济在较短期间内较好地实现了转变增长动力、走上新的发展轨道,为下一步长期向好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原标题:贾晋京: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背后的升级故事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周雪莹
- 最后更新: 2019-03-05 13:54:49
-
“两岸统一后 台湾同胞腰杆会更直”
2019-03-05 13:28 台湾 -
俩重犯计划越狱:用被单绳子做降落伞飞出去…
2019-03-05 13:27 中国雷人秀 -
以色列公司首次在这里拍到轰6,台媒又“惊”了
2019-03-05 13:23 台湾 -
军媒:看待中国国防预算,莫要太“敏感”
2019-03-05 13:00 2019两会 -
美公开赛又出娄子,大陆代表队抗议后撤下
2019-03-05 12:03 两岸关系 -
电影院掐掉片尾曲 观众投诉后获两倍赔偿
2019-03-05 11:42 中国电影 -
“友邦”动摇?台当局自己招了
2019-03-05 11:33 台湾 -
超猛!医生自己给自己做胃肠镜
2019-03-05 11:21 -
部长通道:钟山讲述中美贸易90天磋商期情况
2019-03-05 11:21 2019两会 -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京开幕
2019-03-05 11:18 2019两会 -
今年预算国防支出11899亿元,增长约7.5%
2019-03-05 11:12 习主席带领我们强军 -
首次“到团组”,习近平讲了4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2019-03-05 11:11 2019两会 -
600字,政府工作报告极简版来了
2019-03-05 11:09 2019两会 -
“心里要透亮透亮的”
2019-03-05 11:04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降低并统一大病保险起付线,报销比例提高”
2019-03-05 11:00 养老与社保 -
李克强:两年内基本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
2019-03-05 10:34 2019两会 -
《流浪地球》登地理试卷 导演:还挺难的…
2019-03-05 10:28 中国电影 -
李克强:今年手机流量费再降20%以上
2019-03-05 10:12 2019两会 -
2018年度政府成绩单
2019-03-05 09:48 2019两会 -
这组戏精文物表情包,了解一下?
2019-03-05 09:13
相关推荐 -
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13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176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11“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87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92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