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球时报:浦志强判三缓三体现中国法律尊严
关键字: 浦志强浦志强案浦志强判三缓三依法治国西方舆论言论自由违法言论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2日上午对浦志强案做出一审判决,法庭以煽动民族仇恨罪、寻衅滋事罪两罪并罚判处浦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据新华社报道,浦志强认罪悔罪,表示服从判决不上诉。
这一判决与很多法律人士之前的预测大致吻合。一方面浦在互联网上的表现对法律秩序造成了损害,打击此类行为是中国法律必须尽的职责。另一方面经过反复调查取证,浦志强涉嫌触犯法律的证据最终缩小到他通过多个账号发布的一些微博,因而对他的判决不会很重。判三缓三可以看成权衡各种法律因素的结果。
2013年7月,代理律师浦志强和委托人唐慧交谈
西方舆论高度关注浦志强案,包括国内浦的一些支持者,一直宣称浦“无罪”。法院的判决坚持了司法原则,这在西方热衷干预中国国内事务的时代很重要。与此同时,国内有一些人从价值观出发,主张“重判”浦志强,认为判他越重,“政治越正确”,这也千万要不得。司法应独立于各种意识形态的考虑和影响,坚守它自身的公正。
浦志强被关押已经一年多,现在判三缓三,他有可能从此失去律师从业资格,他总体上为自己的违法表现付出了相应代价。这个案件将产生多方面的长远影响,为进一步的法治建设提供标志性案例。
言论自由是有边界的,互联网上的言论自由同样如此,浦案为此设立了最新的界桩。我们希望,言论自由的边界能够通过近年的著名案例变得愈发清晰,这当中有个要素不可缺少,那就是舆论活跃人士、尤其是异见人士们同意存在这样的边界,并且有认真总结这条边界究竟在哪的集体意愿。
浦案也告诉官方,给用违法言论破坏社会秩序者定罪,在当前的现实环境下面临什么样的舆论不确定性。西方把反对中国此类司法行动作为对华政治及舆论斗争的关键战场之一,它们在这个领域调集资源的能力很强,也最容易在中国聚集起西方价值观的“粉丝”,形成有一定声势的压力。这要求中国司法机关审理此类案件必须有高度的准确性。
法律的力量很强大,对于厘清言论自由边界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来自外部和舆论场的压力从大环境和长效看,也客观上起到监督、限制公权力的作用。我们希望在历史的长河中,所有这些因素会形成正面的合力效果,让中国的言论自由受到法律的真正规制及保护。
浦案大概会受到境内外各种力量的不同解读,但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它是法律的胜利。很多因素都试图影响此案判决,它们反而进一步促成了坚守法律原则的绝对必要性。只有依法办案才能最有效地回应争议,才能让判决经得起各种检验和挑战。
支持中国的法治建设,这至少应是国内所有人关心浦案的出发点和回归处。这是中国社会的共同利益所在,我们决不可因为局部和临时性因素的干扰,忘了自己利益的根。
(本文原发于12月23日《环球时报》)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小婷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24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68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05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8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315最新闻 Hot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
英国快和美国谈成了?条件是…
-
改道、停飞,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军方公布回击细节:两国战机均未侵入对方领空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