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捷:如果美国违约,我们的8000多亿美债怎么办?
最后更新: 2024-05-08 21:26:50美债上限问题迫在眉睫,但美国两党仍未达成一致。不得已,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将最后期限从最初的6月1日延后至6月5日。
自1939年美国国会设置450亿美元债务上限以来,特别是1960年以来,美国债务上限危机频繁发作,但每每有惊无险,安稳度过。
然而这一次,3年剧增8万亿美元债务、已触及31.4万亿美元债务上限的拜登政府,还能惊险过关吗?中国会否受到美债上限危机影响?对此,观察者网对话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实践教授胡捷,其曾在美联储担任高级经济学家。
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实践教授胡捷接受观察者网对话
【对话/观察者网 高艳平】
美债问题有多严重?
观察者网:美债上限危机是一个老问题,您认为跟以往的危机相比,比如2013年,此次美债上限谈判和危机有何不同和相同点?
胡捷:当然首先历史背景不太一样。美债上限最早可以追朔到1917年美国国会立法,它给行政当局设置了债务上限。这种安排给行政当局提供一个便利,只要你不超过这个上限就可以发债。
但是自1960年至今,随着经济规模的增长和财政支出的膨胀,国会已经陆续提高债务上限78次,共和党执政时49次,民主党执政时29次。每次触碰债务上限之后,直接的应对措施当然就是提升上限,否则政府就没钱可用了。一般来说每次提升上限的时候,都会在国会进行一番讨论。
财政部当然可以举债,但是大的基本原则就是保持收支平衡,所以说每次都会面临一场大辩论:财政部是不是花费过度了;如果提升债务上限,再次触碰上限又该怎么办,等等,这些问题反反复复出现。
问题复杂在哪呢?在于党争,美国的政治体制决定了每次国会讨论债务上限的时候,两党都会争论不休,特别是当行政当局和国会的多数党派观点不一致的时候,这种争论就会异常激烈,无法在财政耗尽之前达成一致意见,甚至出现政府停摆的情况。
回到问题本身,这次跟以前一个比较明显的一个差异点在于,疫情以来的这三年美国国债增长非常快,增长了当下余额的25%,也就是说,美国现有债务余额的1/4都是这三年增加的,达到8万亿美元,平均每年提高3万亿美元债务。这让所有人都比较担忧了,所以共和党的意思是,如果拿不出一个具体的缩减开支的方案,就不要想过关。
从民主党的表态来看,债务上限该提得提,如何缩减开支,另议。很显然共和党是不会同意的,所以说现在双方就在拉锯。
观察者网:那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最重要的不同点在于,此次的债务危机要比以往更加严重?
胡捷:对的,因为这事本身某种意义上是老生常谈,你看1960年来有78次突破了债务上限。
但是,这三年确实是美国政府债务增长最快的。这在某种意义上也不难理解,疫情发生以来,美国财政部实行前所未有的大手笔财政刺激计划,导致三年累积债务余额增长8万亿的局面出现。
100年来,美国联邦政府债务从1992年的4080亿美元增加到了2022年的30.93 万亿美元
观察者网:不少材料里提到,从2001年开始美国出现财政赤字,至今二十多年都是如此,债务雪球累积越来越大;您还提到,其实在1970年代到2000年的约三十年间,美国也一直处在财政赤字状态,2000年短暂出现过财政平衡,2001年之后,再次陷入财政赤字状态。如果看美国经济走势,财政赤字的年份经济大体上是在平稳增长的,是什么导致美国的财政平衡被打破,赤字越来越大,发债上瘾寅吃卯粮越来越严重?
胡捷:这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有一点就是1960年代以后,美国所谓福利社会的理念不断增强。简单说对穷人的照顾、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从上个世纪60年代以后增长比较快。税收每年都在递增,但是支出太多了。也就是说收入的增长速度,赶不上花费增长的速度。所以就逐渐就形成了赤字财政。
2022年的美国财政支出各部分占比,社会保障、健康、收入保障共占了48%,其次是国防占比12%
无论政策界还是学界都存在一个共识:适当的举债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但什么才是“适当”的呢?
欧元区在接纳新成员时要求满足三个条件:第一,债务余额与GDP的比例不能超过60%;第二,每年赤字占GDP的比例不能超过3%;第三,每年政府的利息支出不能超过GDP的2%。
经合组织40多个国家的年均利息支出占GDP的比例大概不到1.8%,而美国2022年是2.4%。债务占GDP的比例已经达到120%左右,在60%理想比例的基础上已经翻了一倍了。赤字率过去几年也都超过了3%。所以从这些指标来看,美国的财政情况明显已经很不理想了。
回到你的问题,美国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就进入赤字状态,是不是可以接受呢?适当的赤字是可以接受的,而且客观上讲,美国的国债给全世界的金融市场提供了一个无风险的基准资产,这是它在全球金融市场中发挥的特殊作用。
但是债务太多了肯定就是问题。财政的基本原则是必须量入为出,如果做不到,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在2008年之前,美国国债总额与GDP的比例基本控制在60%之下,属于比较健康的状态。过去这14年以来,这个比例不断上升,至今已达到120%,引起了各界更大的忧虑。
比如说疫情的时候,美国推出了天量刺激计划,包括向中低收入美国人发放现金援助以及支援中小型企业的措施。花钱的时候都很高兴,但是现在代价就来了。所以从财政平衡角度来说,美国现在的财政危机已经到了一个比较严重的时候了,现在是必须要认真去面对的时候了。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苏堤 
-
王炸芯片,难再成苹果救星
2024-05-08 18:18 观网财经-科创 -
ST阳光:控股股东涉嫌内幕交易被证监会拟罚款2.32亿元
2024-05-07 20:57 -
华为苹果同日对决,背后还有中韩面板之争
2024-05-07 17:23 观网财经-科创 -
历史性一幕!iPhone在华市场份额跌出前五
2024-05-07 11:13 观网财经-科创 -
45亿加码“五五购物节”,拼多多助力上海“拼”出精彩
2024-05-06 19:32 -
美国Tiktok法案的起草人,引火烧身了
2024-05-06 18:47 观网财经-金融 -
舒适赛道红利释放,红豆股份品牌转型出成效
2024-05-06 13:33 -
“五一”近3亿人次出游,较2019年同期增长28.2%
2024-05-06 12:16 观察者头条 -
巴菲特股东大会要点来了!回应减持苹果、巨额现金储备等
2024-05-05 08:28 -
武广高铁、沪杭客专等4条高铁线涨价,涨幅近20%
2024-05-04 14:13 高铁世纪 -
深圳将取消福田、南山之外区域住房限购?深圳住建局回应
2024-05-04 10:27 观网财经-房产 -
-
20张营业执照只有3家实存?央媒:问题在下头,根子在上头
2024-05-03 11:21 基层治理 -
上海推出商品住房“以旧换新”活动
2024-05-03 09:39 观网财经-房产 -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最新进展
2024-05-03 09:30 国企备忘录 -
31省份“一季报”:苏鲁浙增速超6%,山西总量下滑
2024-05-02 21:39 宏观经济 -
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纳指两连跌星巴克重挫
2024-05-02 07:42 观网财经-海外 -
南京公积金新政:包括宣城、马鞍山在内的南京都市圈9城互认互贷
2024-05-01 19:50 观网财经-房产 -
美国当前经济数据中,也许藏着高官接连访华的答案
2024-05-01 09:24 -
余承东不再担任华为终端BG CEO
2024-05-01 08:53 观网财经-科创
相关推荐 -
“荒谬言论”,默兹:我会跟特朗普谈谈这个 评论 0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62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00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7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299最新闻 Hot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
英国快和美国谈成了?条件是…
-
改道、停飞,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军方公布回击细节:两国战机均未侵入对方领空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
印度称向这几个国家通报了行动
-
巴军方:印度袭击已致26死46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