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鞍钢、鄢一龙:老龄化、少子化的双重挑战
关键字: 中国老龄化趋势中国老龄化程度中国老龄化少子化老龄化社会从2000年之后,中国率先在发展中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
老龄社会是指65岁以及以上的占总人口的大于7%;当这个比例大于14%叫做严重的老龄化;如果大于20%或者是25%,叫做超老龄化。2000年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7.0%,2010年又上升为8.87%,2000年为8872万人,2010年增加至11883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3.0%,大大高于同期全国总人口(0.57%)。在城镇退休人员从2000年3170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6826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7.2%,这标志着中国进入老年人口第一个高峰期,主要是受第一次生育高峰期(1949-1959)的影响,这将持续至少到2020年左右。
到2020年之后,中国将进入老年人口第二个高峰期,这是受第二次生育高峰期的影响。根据联合国人口数据库(2012)预测,到2020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2.42亿人,占总人口比重达16.9%,到2030年分别增加至3.46亿人和23.8%;2020年65岁以上老龄人口达到1.67亿人,占总人口的11.7%,到2030 年分别增加至2.35亿人和16.2%;2020年80岁以上老龄人口达到2622万人,到2030年增加至3700万人。到2050年中国将形成老龄人口高峰,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4.54亿人,比重达32.8%;65岁以上老龄人口将增加到3.31亿人,占总人口比重的23.9%;80岁以上老龄人口将增加到9043人,占总人口的6.5%。
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不仅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在2010年之前60岁及以上人口就超过了欧洲,在2010年之后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欧洲,到2030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相当于1.58倍,65岁及以上人口相当于欧洲的1.8倍,分别占世界总数的24.6%和23.5%(表6-3)
未来中国人口最大的挑战就是老年人口负担。人口老龄化的迅速来临使得老年抚养系数迅速提高。2000年,中国平均9.1个劳动力供应一个老人,2020年平均5.9个劳动年龄人口供养一个老人,到2050年平均2.7个劳动年龄人口就要供养一个老年人。
20世纪80年代以来少儿人口(指0-14岁人口)数就开始大幅度减少。由1982年的34156万人减少至2005年的26543万人,减少了7613万人,下降幅度为22.3%。这意味着从1997-2020年期间15-30岁人口减少了7600万人。少儿人口比重于1965年达到40%的峰值,随后不断下降,到2010年已经下降到16.60%,已经低于日本1990年的水平(为18.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妇女总和生育率持续下降,明显低于妇女生育更替水平(TFR为2.1),进入“少子化”。根据联合国人口数据库, 1995-2000年期间中国妇女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2.1,为1.56,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少子化”;2000-2010年期间中国妇女总和生又降为1.77。根据联合国人口数据库,中国妇女总和生育率,2000-2005年期间为1.55,2005-2010年期间降为1.63,大大低于妇女生育更替水平。其中城镇妇女总和生育率已经进入“超少子化”(低于1.3),农村也进入“少子化”(低于TFR为1.8)阶段。从1980年之后出生人口中独生子女进入婚育阶段,根据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计算,0-30岁独生子女为15589万人,占同龄人口比重的29.30%。
2011年4月底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大陆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的现象比原先估计的更为严重。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总人口数相比,10年共增加7390万人,年均增长率0.57%,增速相当于1990-2000年期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04%)的一半。这反映了中国进入了比较严重的少子化,估计妇女总生育率已经低至1.6左右,大大低于生育更替水平(为2.1)。
随着生育率惯性下降,今后十年(指2010-2020年)人口增长率还会进一步下降,不仅明显低于刚刚通过对《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所提出的(2011-2015年)0.72%,而且总人口规模还明显低于该规划所提出的139000万人的约束性目标,估计可能为136500-137000万人之间,少了2100-2500万人。
老龄化和少子化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中国人口基本国情,使我国劳动力年龄结构、人口抚养比例、代际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将对中国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影响。中国的少子化的现实严重程度和未来严峻形势将对我国长期可持续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令人特别关注的是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决定,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妇女总和生育率在1.8左右。研究人员发现90年代末,地方政策所限定的全国生育水平应该是1.47,根据这些政策,63.1%的中国夫妇只能生育一胎,35.6%的夫妇可以生育二胎,1.3%的夫妇可以生育三胎。这是人为地加速人口“少子化”战略,对中国长期发展则是“弊大于利”。
少子化的一个后果就是人口总数将出现下降,由于长期人口生育率低于2.0,根据联合国预测(2013),到2030年中国人口总数达到14.53亿,达到峰值,占世界总人口比重的17.5%,已经低于印度总人口(为14.76亿人)以及占世界总人口比重(为17.5%);随后中国总人口数开始下降,到2050年中国人口下降至13.85亿人,占世界14.5%,低于印度的17.0%。从少儿人口规模来看,1990年印度已经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少儿人口第一大国,虽然人口总数还低于中国,两者的差距持续拉大,到2050年印度的少儿人口将接近中国的2倍。这也表明,中国一方面需要遏制过快的少子化,以保持人口适度规模,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从人口数量的竞争,转向人口质量的竞争。
(本文出自胡鞍钢、鄢一龙:《中国国情与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 原标题:胡鞍钢 鄢一龙 | 老龄化、少子化的双重挑战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李泠
-
国家医保局:逐步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评论 46美方宣称击落中国无人飞艇,我外交部:强烈不满 评论 959“我们都依赖中国,事实就是这么简单” 评论 128王毅应约同布林肯通电话 评论 507武契奇:西方犯下最大错误,一天之内团结所有俄罗斯人 评论 138最新闻 Hot
-
“我们都依赖中国,事实就是这么简单”
-
“加拿大的行为堪比第三帝国试图摧毁‘非德国精神’”
-
“美国大使,把你的脏手从土耳其拿开!”
-
历史首次!美国将没收的俄寡头财产援助乌克兰
-
美国最新对乌军援:首次包含远程精确制导火箭弹,射程150千米
-
澳运煤船正驶向中国,阿尔巴尼斯有望年内访华
-
“中国人从不向我们发号施令,美国官员倒是经常提条件”
-
中吉乌铁路筹建加速,吉乌项目办公室设在吉国首都
-
成都一商场女厕设无遮挡男童便池,涉事方回应
-
“若盟友援乌远程导弹,我们保证不打击俄领土”
-
普京:80年后再遭德坦克威胁,俄回应力度将远超坦克
-
生育登记与结婚“脱钩”,挑战伦理、助长黑产业?
-
美军火商拟1美元卖乌克兰两架无人机,但…
-
布林肯刚走,以色列就立刻发动空袭
-
白宫幕僚长在交接仪式上哭了,称赞拜登是“好父亲”
-
美国奥委会:支持俄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