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建华、顾定国: 恐怖袭击抵达摧毁西方战役临界点
关键字: 英国恐怖袭击英国伦敦恐袭欧洲难民恐怖袭击英国反恐英国伦敦 三起恐怖袭击事件【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何建华、顾定国】
6月19日凌晨,英国伦敦北部芬斯伯里公园清真寺附近发生货车冲撞行人事件,造成1人死亡、10人受伤。这是过去四个月来英国发生的第四起袭击事件。证人说,他们听到司机在警方到达之前被公众人员扣留,大声喊叫:“我要杀死穆斯林。”
这起事件自然而然将全球关注的目光引向英国:这个被视为欧洲最安全的国家到底怎么了?频频发生的恐怖袭击是不是正在演化成“以夷制夷”、“以暴制暴”恶性循环之中?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是否正在践行恐袭“路线图”?口号大于行动的政客能不能找到“快准狠”反恐对策?
欧洲最安全国家变得越来越不安全
英国《明星日报》网站今年1月3日刊发报道称,2017年整个欧洲大陆都将生活在恐怖主义威胁之下,袭击事件估计会更加频繁、更加惨烈。这一预言不幸言中:2017年还未过半,世界各地已爆发多桩恐怖袭击,而欧洲更遭恐袭不断。
据粗略统计,近年造成大规模伤亡恐袭,2015年西欧发生3起,2016年亦是3起,2017年才过一半已发生6起,其中4起在英国。英国相继发生的恐袭事件已造成200多人伤亡,英国俨然已从“欧洲最安全国家”变成世人眼中“恐袭不断”的国家。
伦敦市长萨迪克·汗同公众一起默哀一分钟,悼念6月3日死于恐怖袭击的受害者。(图/PA)
英国警方防范、应急能力在欧洲首屈一指,常处于“战争”状态的英国反恐部门对付恐怖主义的能力在欧洲属于翘楚,在2001年“9.11事件”后成功遏制基地组织策划的多次袭击。军情五处(MI5)、军情六处 (MI6)、国家安全局(GCHQ)与警方一起,自2013年6月以来共破坏并有效阻止13次针对英国的恐怖袭击,今年英国警方还挫败了5起未遂阴谋。
如果仅从反恐作战经验来看,英国强力部门算是经验丰富的老牌反恐劲旅了。而且,英国现首相特雷莎·梅曾于2010年至2016年担任英国内政大臣,主管警察和国内情报机构事务,打击犯罪、反对恐怖主义以及移民控制等是其“看家本领”。伦敦有“反恐模范城市”之称,摄像头遍布全城,密度之高举世闻名。更何况,曼彻斯特恐袭案过去才10多天、距英国大选仅剩6天,警方处在最高戒备状态,但伦敦却连续遭袭,这对于自命不凡的英国情报部门是一个极大讽刺。
多维视点看“内生性”恐怖主义威胁
英国今年发生的恐怖袭击不过是近年来欧洲一系列恐袭事件的延续而已。从去年的法国到今年的英国,极端分子袭击“路线图”似乎在漂移切换,欧洲面临的恐袭形势难有好转。欧洲以及英国究竟要到何时才能走出恐怖主义泥沼,避免“下一个”悲剧呢?究其深刻原因,英国恐怖袭击案频繁发生,既有欧洲整体性根源,也有其自身因素特点。
法国前高级公务员、反恐问题专家皮埃尔·科内萨6月5日在《世界报》网站发表题为《欧洲各国的反激进化政策都存在同样的错误》文章称,面对恐怖主义,欧洲国家不仅反应过于迟缓、方式方法太缺乏协调,欧洲几乎各地的反激进化政策都存在判断错误、方法错误和处理错误。
透析欧洲及英国恐怖活动频繁根源,可从以下多维视点加以观察——
其一,贫富和就业机会不均,仍然是产生社会仇恨的基础。尽管英国等西欧、北欧国家属于高福利国家,但贫富差异仍然明显,加上这些国家和地区失业率较高,一些失业人群尽管可依靠国家福利维持生活,但与富人相比仍有很大生活差距,这就造成了某些底层群众的巨大心理落差,甚至产生仇恨心理。这为恐怖主义滋生提供了社会基础。
其二,大量外来移民涌入,引发众多社会问题。非洲和中东地区移民大量进入欧洲以后,由于语言文化和种族差异,长期以来不能够很好地融入当地主流社会,尤其在就业和发展方面存在客观障碍,也受到某种主观歧视,长此以往产生不满和对立情绪。很明显,“生于斯长于斯”二代移民社会融入问题,正是近年来暴恐事件的根源,这种问题其实比单纯的外来威胁更难应付。
难民在火车站停留(图/EPA)
其三,某些宗教信徒和欧洲主流社会文化意识形态产生摩擦和对立,导致信仰与文化层面落差,成为产生恐怖主义的文化基础。欧洲宽容的文化氛围,助长某些非基督教和天主教信仰的其他宗教人群与主流宗教和主流文化的隔阂,相互之间长期缺乏交流、长期孤立发展。这种排他性的、唯我独尊的宗教意识与主流宗教、主流文化形成巨大隔阂和反差。再加上某些信仰宗教人群对自身信奉的宗教教义存在某些误读和极端理解,认为从事“圣战”可得到救赎,把“圣战”直接理解为进行恐怖袭击,这就成为恐怖分子进行恐怖袭击的精神动力源泉。因此,欧洲大多数恐怖袭击,其主导者和实施者都和某些宗教信仰有直接关联。
其四,英国“脱欧”引发不稳定因素,整个社会弥漫较混乱情绪,给恐怖分子造成可乘之机。英国自去年通过公投走上“脱欧”轨道,社会生活照旧,但民众情绪、社会冲突、政治争斗加剧,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恐怖袭击提供缝隙。英国“脱欧”进程会提速,而在反恐上搞独善其身此路不通,只会自食恶果。
其五,缺乏必要的安检措施和警力,热点地段监管力度远远不够。英国乃至欧洲大陆,在除飞机以外的公共交通上没有任何安全检查,火车、地铁没有安检,也没有实名制,警力也显严重缺乏。在伦敦桥、大本钟、圣保罗教堂、金融城等热点地段,的确可以看到持MP5武装警察巡逻的身影,但警力非常有限,一个火车站只有2名,地铁里几乎没有警力,覆盖范围低较,且很多警察只能持有警棍,没有持枪,这很大程度其实反映的是成本问题。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网站分析认为,拥有180多年历史的伦敦警方对严重暴力事件应对不力,原因之一是佩枪率过低。自1829年成立以来,伦敦警察厅强调尽量避免武力执法,以减少公众不安,这一工作准则在恐怖袭击多发的当下正面临挑战。
其六,监管失范,造成对恐怖分子的深度调查盲区。从几次恐袭案分析评估来看,英国政府其实是有潜在恐怖分子黑名单的。曼城事件、威斯敏斯特事件以及伦敦桥事件,罪犯都在黑名单上。但是对需要被监控的人甚至之前巴黎的恐怖分子,英国政府和警察仅仅是有了他们的名单,未作进一步深度调查,很大程度上还是警力与成本问题。还有就是民主自由价值观问题,成为绑架西方社会的道德概念,对如何管制可能危害社会的人难以达成共识。
目前最为突出的现实问题是,难民危机与移民融合难题叠加,欧洲想彻底消除本土“内生性”恐怖主义威胁,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原标题:何建华、顾定国: 恐怖袭击抵达摧毁西方战役临界点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泠
-
“遣返非法移民,夺回美国”,共和党警长们准备出手 评论 57特朗普:救救TikTok,周一我就签新命令恢复 评论 259特朗普时代要来了,第一天他就要让人“头晕目眩” 评论 59TikTok停止在美服务,“我的心碎了” 评论 216最新闻 Hot
-
“遣返非法移民,夺回美国”,共和党警长们准备出手
-
“中国可以‘智胜’特朗普”
-
TikTok在美仍无法下载,“未与美国政府达成协议”
-
巴以互换人质,加沙迎来“充满希望但脆弱的时刻”
-
欧尔班:“索罗斯党”在美国输了,灰溜溜撤回欧洲
-
特朗普时代要来了,第一天他就要让人“头晕目眩”
-
美民调:民众对特朗普政策的支持超过对其本人的支持
-
2025年了,谁还在看蜡笔小新和柯南?
-
TikTok停止在美服务,“我的心碎了”
-
尹锡悦在拘留所发声
-
美国新“边境沙皇”:全国大搜捕即将开始
-
“泰国考虑调整计划,寻求接待更多日韩游客”
-
特朗普:“很可能”将TikTok的禁令推迟90天
-
韩国宪政史首次!尹锡悦被正式批捕
-
“太疯狂了”,特朗普发布个人加密货币
-
“美国关税阴影下,印尼寻求中企带来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