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建宗:疫情以来首次往返内地和香港,内地朋友都在问一个问题
导读新冠疫情暴发以来,香港和内地之间的“封关”状态也持续数月。
也许是去年以来“修例风波”街头暴乱余波未了,再加上今年中央政府坚决实施香港国安法,香港一小撮反对派和“港独”便借机将疫情与政治搅和在一起,屡屡散布荒谬言论,挑拨离间,制造不信任,企图阻碍两地合作抗疫及香港国安法的落实。
一国两制青年论坛创办人兼主席何建宗先生,近日因公务往返内地和香港,这是他自今年1月疫情暴发后首次来内地。观察者网借此机会,邀请何老师做了一个简短访谈。采访时何老师返港不久,正在家中进行14天隔离,近日已结束隔离期。以下为全文内容。
【采访、整理/朱敏洁】
观察者网:何老师,您好,您本次往返内地和香港,是疫情发生以来首次吗?疫情之下行程的变化,两地通关、疫情隔离、管理有什么异同吗?
何建宗:从今年1月份以来,我是首次回内地。因为公务需要,我在8月28日从上海入境,隔离以后到了北京、广东等多个城市,对两地抗疫策略和措施的差异有很大感受。这些差异与两地体制不同有很大关系,对于我们研究“一国两制”的学者来说也很有启示。
内地抗疫的一个最重要概念,是“闭环”,以严密管控、庞大的资源投入和有效的社区力量作支撑。“闭环”的核心要素,是任何人自境外入境以后,从检测、分流、隔离到结束隔离都不能与社区有任何接触。我踏入上海浦东机场开始,无论是排队接受检疫人员询问,到采集鼻咽拭子进行检测,再到机场内上海各个区的登记柜台,最后分派到隔离酒店,整个流程都与外界或社区零接触。上海人办事专业,个别城市对港澳入境人士过度反应的态度,也令我留下深刻印象。
中央在疫情初已定性为阻击战,因此整个抗疫工作都强调集中所有组织和资源,统一调度;所有民众都必须服从指挥。当一个地方出现疫情时,中央也会调动其他地方的力量去支援。武汉能在一个多月内把疫情控制住,就是全国支援的最佳例子。
反观香港,我们未能如内地一般实行闭环管理,也没有像内地那样强大的社区力量去执行严厉的封锁措施。我们的居家隔离是可以与家人同住的,他们可以自由外出,访客也可以自由出入。
因为去年“修例运动”余波未了,香港市民对政府的信任度较低,也曾发生恶意抹黑内地支援香港医护人员的劣行。但无论如何,特区政府没有法理依据、也缺乏社区资源去执行像内地一样的闭环措施。
可能内地民众也必须认识体制上的一些差异:用内地的视角来看,香港处理疫情有点拖拉,未能清零;但以香港比较接近西式的治理模式来看,现在每天十个左右病例,包含本地和输入个案,与西方国家比已经是很好的成绩。从这个角度看,如果强求香港长期实现病例清零才可以与内地通关,或许并不切实际。只要我们认为检测结果是科学的,我想凭阴性检测结果往来内地与香港应该没什么问题。
香港于2月8日起正式“封关”,内地抵港人士须接受强制检疫14天;稍早前的通知是强制隔离措施延长至10月7日。
观察者网:您这次在内地转了好几个城市,参加了什么项目或活动吗,交流情况如何?一圈转下来,有没有较深的感受?
何建宗:我主要是来参加一些有关港澳问题的会议,到访了几个大学,讲讲香港国安法实施后的最新情况;另外,在广州参加一国两制青年论坛属下的“内地港澳青年学生之家”举办的大湾区青年活动。
顶着疫情往返两地,最大的感受就是,内地在疫情控制方面可以做到收放自如,但香港是收得慢、放得也慢。这次内地朋友跟我说得最多的,便是为什么现在内地几十天没有本地病例、但香港还是继续对我们执行2月以来的来港检疫14天的措施。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是说不通的。把现在内地的抗疫成绩跟今年2月份相比,或者跟当前欧美国家的情况相比,都不可能得出风险程度一样、同样需要隔离14天的结论。
观察者网:那您返回香港后,还是需要隔离流程吧?此前,香港约有180万市民自愿接受核酸检测,稍后林郑称第三波疫情已得到控制。其实,关于核酸检测引发不少纷争,其中更冒出荒谬传言,不知您现在回头看这波疫情的处理过程,有些什么感触?在内地,人们分析美国疫情防控问题时,时常会指出社会的反智主义和政治干扰因素,您担心类似状况在香港也出现吗,或者说出现酝酿这些情况的土壤?
何建宗:我现在正在香港居家隔离,还有几天就结束了,所以是实地了解了两地抗疫措施的差异。香港的检疫人士首先是自己坐公交回家的,检疫期内需要带电子手环,手环与手机的APP连接,如果离开住所的话,理论上系统是可以侦察到的。但由于香港没有社区力量去执行检疫,只能靠政府人员抽查,所以基本依靠检疫者自律。
香港也有像美国那样的民粹主义,有共同点也有差异。共同之处是,两地都有人罔顾事实,将无法控制疫情的责任推卸给中国内地。事实上,从2月开始已经没有内地游客可以去美国,过去半年通过内地关口输入香港的个案是零。我过去的文章中经常说,抗疫要做到科学为本,避免“仇恨为本”和“惊吓为本”,但很不幸的是,香港和美国都有借着抗疫散布仇恨的情况。只不过两地的差异在于,香港人对内地的了解始终比美国人深入得多,内地支援队的专业和出色的表现也使香港人留下深刻印象。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台军包机飞东沙,被香港区管中心要求返航
2020-10-15 22:35 台湾 -
习近平: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
2020-10-15 21:41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一张白纸如何演绎人类奇迹
2020-10-15 21:36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扎实做好这三条,勇当新时代的“拓荒牛”
2020-10-15 21:32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香港特区政府回应美所谓“制裁”:无惧任何恐吓
2020-10-15 21:32 香港 -
黄之锋“举报”胡锡进?又是个骗钱的把戏
2020-10-15 21:17 香港 -
两张图告诉你中外检测能力差距
2020-10-15 20:4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国家网信办拟修订公众账号管理规定:应禁止已关闭账号重新注册
2020-10-15 20:37 网络战线 -
华夏航空:百架国产飞机十年内交付完成,半数为ARJ21
2020-10-15 19:58 中国大飞机 -
男子站太庙御道上拍婚纱照,北京警方:行拘
2020-10-15 19:41 -
十九届中央第六轮巡视完成进驻 (一览表)
2020-10-15 19:20 中央巡视组 -
这些地方,有好消息向总书记“数”说
2020-10-15 19:02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深圳庆生,如何理解总书记“一张白纸”的比喻
2020-10-15 18:57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深圳40年 致敬改革者
2020-10-15 18:51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这回,青岛“赢了”美国
2020-10-15 17:4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西藏党委书记:从来没有限制过外国人来西藏
2020-10-15 15:55 -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2020-10-15 15:4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2020-10-15 15:4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党委书记疑失联,成都大学:正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调查
2020-10-15 15:31 -
港警突击搜查黎智英办公室,带走一批证物
2020-10-15 15:24 香港
相关推荐 -
“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评论 77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103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97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72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63最新闻 Hot
-
“纯关税壁垒最粗暴,欧盟快和中国谈吧”
-
总计7亿欧元,欧盟对苹果、Meta“罚酒三杯”
-
“俄乌都得在领土上让步,再不同意美国就退出”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
普京送给特朗普的肖像画长这样
-
美欧倒逼肯尼亚“转头”,“中国又拿下一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