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毓海:毛泽东在中国深刻的传统中诞生
关键字: 毛泽东毛泽东逝世毛泽东思想法家儒家理学心学经世致用按劳分配湖南毛泽东的母亲文氏,1867年生于湖南湘乡四都唐家坨,此地与韶山冲相距10余华里,仅一山之隔。因在家中排行第七,又名文七妹,她没有念过书,也没有自己的名字,文家家境小康,因为祖先葬在韶山冲,每年总要祭拜扫墓,就想在当地找个落脚点,于是,便将七妹许配给了毛贻昌。
毛泽东的母亲善良、宽厚、美丽、智慧,长着中国女性最羡慕的梨子型脸庞和佛陀一样感人的眼睛,哲学家梁漱溟初识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即为他俊美的形象所震动,称其“貌如妇人好女”。的确,毛泽东长得完全像母亲,竟然没有一丝一毫像他的父亲。
在毛泽东诞生之前,文氏生下了2男2女,但是,长子、次子和两个女儿都不幸夭折了,这对文氏造成了很大的打击,毛泽东刚刚出生,母亲便抱着襁褓里的婴儿,拜韶山龙潭前的一块巨石为“干娘”,并当即发愿:为保此子平安,立誓从此食素,永不杀生。
这块巨石名为“观音石”,从此,毛泽东有了乳名“石三伢子”。
毛泽东的母亲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她虔诚的信仰对毛泽东影响巨大,毛泽东少年时代,文氏得了重病,于是,虔诚的儿子便一步一叩首,上南岳拜佛以求母亲平安。
毛泽东在中国深刻的传统中诞生,这种传统包括在湖南兴起的新儒学,而且这种新儒学中更融合进了强烈的佛学因素。这就特别表现为“理学”与“心学”的不同。朱熹认为,每个人通过刻苦学习便可成为圣贤,而王阳明则因为受到佛学的影响,转而认为劳动就是修行,而那些毕生辛勤劳动的人,就是圣人,因此,他方才说“满街皆是圣人”。
众生平等,卑贱者最聪明,劳动者是最高贵的人,“六亿神州尽舜尧”,毛泽东后来对埃德加·斯诺这样说:我成为一个革命者,就是受到我母亲的影响。
1910年,16岁的毛泽东挑着简单的行李,开始了人生第一次远行,从韶山出发,去邻县湘乡,就读于湘乡东山高等小学。父亲阻挠他,甚至逼迫他交出因为去湘乡上学而“误工”的工钱,而母亲支持他,于是,文家的亲戚帮助他筹措了这笔“工钱”。
描绘毛泽东远行的油画
临行前,毛泽东把一首诗悄悄夹在了父亲精心保管的账簿里: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必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据说,这是西乡隆盛的诗,西乡隆盛,被称为日本乃至世界上“最后一个武士”。而实际上,这本是一位日本高僧的诗作,西乡隆盛只是抄写了它。而毛泽东却把这首诗改了一个字,即把学不成名“死不还”,改为了“誓不还”,
曾国藩是湘乡人,他极为重视在湖南和湘乡推行“新学”,东乡高等小学堂便是一所新学堂,而毛泽东则是这所学堂里唯一的湘潭人,他口音不同且衣着寒酸。但毛泽东入学时写的一首命题诗,却使举坐皆惊,这首诗叫《咏蛙》: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
毛泽东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在当时阅读的《新民丛报》关于“国家”问题处,留下了他如下批写:“正式而成立者,立宪国家也,宪法为人民所制定,君主为人民所拥戴;不以正式而成立者,专制国家也,法令为君主所制定,君主非人民所心悦诚服者。前者,如现今之英、日诸国;后者,如中国数千年来盗窃得国之列朝也。”
这是他第一次讨论传统王朝与现代国家的区别,以及宪法与人民的关系。
毛泽东在东山高等小学堂只读了半年,便就继续挑着他简单的行李,去了更远的地方——湖南的省城长沙,那一年,辛亥革命爆发了,毛泽东受到革命的鼓舞,短暂地参加了新军,退伍后,他花了一块钱投考了湖南省立第一中学,并以考试成绩第一名被录取。在那里,他写了一篇题为《商鞅徙木立信论》的作文,而这是目前所见毛泽东早年唯一一篇作文。
在这篇作文中,毛泽东继续讨论了法律、国家和人民之间的关系问题。毛泽东认为:中国之衰落,乃是因为执政者与人民之间缺乏信任,这就集中表现为人民不相信法律,因为法律建立在社会不平等的基础上,而那样的法律,只是分裂国家与社会、人民与执政者的工具。
根据这样的观点,毛泽东高度评价了商鞅的“农战”法令,他认为商君法的实质,就是“农战”面前的人人平等:
商鞅之法,良法也。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记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之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其法惩奸尻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人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
尽管饱受儒家和佛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中最为毛泽东青睐的一家,无疑便是法家。在留下的第一篇作文里,毛泽东之所以高度肯定了商鞅和法家,是因为商鞅颁布的“农战”法令具有深刻的平等思想,“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王子犯法与民同罪,没有谁是天生高贵的,只有那些辛勤劳动和英勇战斗的人,才是值得尊重的,而商君法的实质,就类似于毛泽东后来所说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1973年8月5日,毛泽东在与江青谈话时说:历代有作为、有成就的政治家都是法家,他们都主张法治,厚今薄古。接着,毛泽东念了新写的《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像历史上那些开天辟地的伟人一样,毛泽东的思想是早熟的,更是特立独行的。而他的思想就形成于湖南这片人杰地灵的沃土,如果说有一个经世致用的“湖湘学派”,或者有一种“湖南学风”,毛泽东毫无疑问是集大成者。
毛泽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者,但更是最伟大的继承者,而且,他对于传统的态度和理解,一旦形成,终生没有发生过根本性的变化。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轩甫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